修好“网上群众路线”这门课
来源:信息化建设杂志 更新时间:2014-05-1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和重要法宝。全民互联时代,民意上了网,群众路线也要搬上网。笔者以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民意在哪里,目光就要关注到哪里;人民的诉求在哪里,责任就要体现在哪里。在信息时代,不了解网络信息,就不能全面了解民意。

       新时期的干部,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熟练运用网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人民热切关心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践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现实情况是,网络问政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制度来保障,更需要党政干部加强学习。
“功课”成绩不合格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近6亿,我们正迎来“大众麦克风”的网络问政新时代。但由于思想观念滞后和制度机制缺失,包括网络问政在内的平台实际运行尚存在一些问题。
       “网上失语迟语”:不作为造成舆论被动局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驾驭得好,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驾驭得不好,有可能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面对网络纷繁乱象,我们的网上群众工作有时做得很被动:有的存在网络懒政思维,习惯性地选择沉默失声不作为;有的不敢坚持原则,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含糊其辞、躲躲闪闪,爱惜自己的“羽毛”;有的缺乏责任担当,不敢问、不敢管、遇事绕着走。这些不作为、慢作为造成网络秩序失范,消解凝聚人心的正能量。
       “网上官僚主义”:打官腔损害党政干部形象。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有的套用“万能回复”,复制一句“协调办理中”或“已责成有关部门”或“已阅”等官话敷衍搪塞;有的引用文件上的一句大话空话,让群众在“已作部署”中等待渺茫的希望;有的政务微博自说自话,对网民留言不闻不问,对群众关切避而不谈或澄而不清;有的政务网站和微博“僵尸化”,政务信息陈旧,监督网站打不开;有的缺乏网络民意及时梳理、办理回复机制,出现征求意见满满当当、办理回复寥寥无几或网上热热闹闹、网下冷冷清清的局面。这些“网上官僚主义”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还严重伤害群众感情,造成干群关系的隔膜。
       “网上素养短板”:舆论生态考验干部应对能力。网络“广场效应”下的“众声喧哗”,使得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舆论斗争更加直接尖锐。面对网络全新舆论格局和舆论生态,有的缺乏应对网络传播的认知力、敏感度和应对力,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患上“网络恐惧症”;或不懂装懂,雷人雷语频频出现;或熟视无睹,不屑一顾。面对瞬息万变的“网情”、“网声”、“网意”,面对网络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有的不懂得网上舆论场形成演化的规律,不懂得如何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学好“功课”还须有规矩
       “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新时期应对“网络赶考”之路,仅凭满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
       完善网民利益诉求回应机制。践行群众路线,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关键要搭建好党群联系密切、互动交流顺畅、群众有序参与的制度化平台。完善网络问政、理政、绩效考核机制,设立“回复率”、“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及时在网络上晒出回复意见和考评结果,确保群众利益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受理、解决,在网上良性互动中重塑干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建立网上舆论引导和利益调控机制。加强舆情研判,完善舆情引导机制,主动设置议题,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及时发出权威声音。对非理性心态主动应对、及时疏导;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快速反应、防患于未然;对突发事件引导,要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开放有序、管理有效,及时占领舆论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对少数造谣滋事、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要进行有理有节有力的网络斗争。
       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监督机制。网络问政的前提在“问”,重点则在于“行”,由“问”转为“行”,关键在于建立监督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网络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公仆信箱制度、领导干部留言板制度、网络实名举报制度、网络信访制度、限期办结回复制度等,健全网络懒政、网上责任事故问责制,确保网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
       创建网上网下联动对接机制。网络是联系党群政群关系的桥梁和媒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决不意味着放弃走群众路线的传统形式和方法,决不意味着要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事实上,网上群众反映的问题,最终还要在实践中落实、解决。因此,必须建立“网上察民意、网下解民忧”的网上网下联动对接机制。
党政干部的必修“功课”
       网络已经由少数精英发烧友的通信与娱乐工具,迅速演变成社情民意表达的一个广场。“网上群众路线”成为了新时期党政干部不可回避的现实考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掌握、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来做好群众工作,从文件堆中走出来,从规范用语、从硬邦邦的官腔中、从传统的固化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将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网上,不做网络“菜鸟”,带头“上线”、“触网”,通过开通个人微博、政务微博,开设在线聊天室、网络直播室、博客、微信等途径,将自己变成一个网民。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充分利用好网络来联系群众。
       当下,如何加强学习和创新对网络问政运用和管理,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迫切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必须比以往更加紧迫地致力于制度性的改革,深切领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道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要形成上网或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的习惯和制度,建立一整套公开的回复与处理的问责机制,接受公众和网民的监督,努力将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生产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