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政情,点评政策
“东莞会议现场的W IFI信号不错。”以这句话为开场白,上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东莞召开的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现场会上给各市领导上了一课———“以互联网思维重构政府权责和治理方式”。他提出了互联网思维的三大关键词“24小时”、“360度”和“全球化”,具体而言,他认为政府应该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永不掉线。
“互联网思维”这一民间热词,能在官方话语中出现,并引起政府的自省,这显然是让人欣慰的。事实上,在东莞乃至广东省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中,这种思维已经渗透至各个环节,从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互联到并联审批、从办事时限管理到各镇街办事站的覆盖,都无不体现互联网思维中效率至上的精神。
上述多为互联网思维在技术层面的显现,窃以为,实现这些,对掌握了大量资源的政府而言并非难事。最难在政府治理方式中体现的,应该是互联网思维中公开、透明、开放的特质。
上周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将先前公布的该局“三公”经费预算悄然撤下,在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之前,该局并未主动就这一举动向公众交代原因。或许该局认为,该信息的删除,并不会为公众知道,因而没有主动交代原因的必要。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留下痕迹,都有千万双眼睛在监督着,一个政府部门将先前公布的信息删除,相当于在告诉公众,“我之前的话说错了”,既然如此,怎能不公布个中原因?
当然,各政府部门也不要被此事打击了信息公开的积极性,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更是与互联网思维背道而驰。
此外,互联网思维中开放的特质,其实就是在鼓励互动。在政府治理方式中,“互动”既是指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互动,也是指部门之间的互动。在上周东莞市教育局长和市国土局长进行公开对话,双方就学校规划问题进行互动,这种景象在东莞政界中显得难能可贵。或许在政府内部的会议上,部门负责人之间会有类似的讨论和互动,但这种互动的公开化,会更具积极意义,它既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在政府议题成为社会话题的过程中,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显得更为紧密。“互联网思维”重构政府的权责和治理方式,既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优化,更是在政府角色和姿态方面的重新定位。
南都记者 严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