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4-05-13
近十年,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神速。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不过,当初对电子政务使命——“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设想,的确已变为了现实: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全民信息素质有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电子政务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面对着更多挑战。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开始进一步向公众服务与信息共享方向倾斜,同时,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各种新的IT技术与模式,也逐渐在电子政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即将进入的云时代里,电子政务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畅捷网络,政务通达
“截止到2013年5月底,政务外网地(市)、县(区)通达率分别达到93.7%和71%,同比分别增长6.3和18.5个百分点。”作为承载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国家外网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尽管如此,网络建设依然是下一步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构建包括内网和外网平台在内的、完整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被摆在了重点任务的首位。
对此,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大目标,就是帮助政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能,实现各种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以十二金工程为例,其建设均以各纵向网络的建设为始,目的即“政通”。“要想富、先修路”理论,在电子政务领域同样适用。
而就下一步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网络将向着更完整、更统一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为面向公众的业务应用和资源开放提供信息支持。更为关键的是,网络的通达,是下一步开展政务云应用的必要前提。因此,“政通”这个方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务云服务社会民生
在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路通”并不能使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存储、提取、共享和使用。通过各政务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关联,形成“政务云”,实现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并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也重点规划了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五大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
要实现这一点,依靠传统的数据中心模式已难以实现,“云”模式将是最佳的选择。一方面,借助数据中心的“云合”,形成政务信息的横向拉通,实现重要信息系统的跨部门协同互动与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一些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政务应用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十分有助于加快系统建设步伐、提升应用效果。
例如丽水市“智慧政务”项目,以提高政府办公、服务、监管、决策四个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集约、高效、便捷、智能的新型政府为目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促进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政务业务的协同和数据共享,完善“政务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机制,为全体市民带来“一站式”、“一点通”的政务服务,为政府工作人员打造更轻松、更便捷的办公环境;为领导提供更准确、更智能的决策环境。绍兴市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借助云就绪网络,构建起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平台。
可以想见,云计算技术在其中还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相信未来数年,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政通云和”的逐步实现,我国的政务信息化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