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依托优势全力谋划信息经济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4-05-28

 抢占先机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2014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今日在汕头召开

5月28日上午,2014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在汕头召开,年会由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年度盛会。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中国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年初中央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就是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样的时间点举办本次年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本次年会选择汕头作为举办地,同样颇具意味。

作为国家首批经济特区、著名侨乡、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以及粤东中心城市,汕头近年来信息业发展迅猛,更具备国家最重要海缆登陆站所在地的优势。当前,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信息经济面临着绝佳发展机遇,汕头顺应时势,依托海缆资源优势、电力敞开供应的能源保障优势以及作为全国首个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签订网络安全合作协议城市的网络安全保障优势,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着力推进顶层设计工程、大数据创新工程、航空航天应用工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物联网产业化工程、电子政务推进工程等几大工程建设。

通过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汕头再度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汕头正全力打造面向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时空信息化的重要节点和平台。

发展大数据产业

基础厚实优势明显

近年来,汕头在信息产业领域已硕果累累。

2008 年、2010年和2012年,汕头连续三届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行列,还率先建设起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汕头政府在线。2013年底,汕头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目前,汕头全市已形成由软件和系统集成业、信息内容业以及通信运营业等构成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

据统计,2013年汕头全市信息消费业务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宽带互联网用户数超过9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3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0万户,信息消费能力与规模在广东省和全国中等城市排列前茅。

基于以上发展基础,汕头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从去年开始提出抢占前沿产业发展先机,全力谋划信息经济特别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汕头谋求经济转型,再度腾飞的重要依托。

发展大数据产业,汕头有着外地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

首先是电力供应保障优势。汕头是粤东电源基地,目前区域内省统调火电厂3座,装机容量544.4万千瓦。电力不仅能敞开供应,还每年窝电达100亿度,可以支持200万—300万个CPU的正常运作,完全可以保障大数据企业发展的用电需求。

其次是运维服务和网络安全保障优势。汕头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2013年8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对汕头大数据产业园区的网络信息安全予以认证,确保大数据产业园区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日益激烈的大数据业务竞争环境中树立以“安全可靠”为特色的汕头大数据服务品牌。

第三是通信海底光缆资源优势。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是国际高速信息网络的核心节点。目前已有亚欧国际海底光缆、中美国际海底光缆、亚太二号国际海底光缆和东南亚—日本国际海缆共4条国际海底光缆在此登陆并开通运营,这4条国际海缆出口带宽约占中国大陆国际海缆出口总带宽的45%。

第四是人文优势。目前有近1000万潮裔乡亲旅居世界各地,华侨经济、潮人经济蕴藏着海外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国外大型互联网企业落户汕头开展离岸数据业务,将为汕头数据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的用户需求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国内互联网企业借助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经济文化实力,建设支撑国内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试验区和桥头堡,使得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海外经营的权益得到保护。

第五是法律保障优势。汕头已先后颁布《汕头市信息化建设规定》、《汕头经济特区电子商务促进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信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由于享有特区立法权和实验权,汕头在发展数据产业链尤其是离岸数据业务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先行先试条件。

第六是人才保障优势。汕头拥有汕头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高职院校,能为汕头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级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

打造海缆登陆站经济

信息产业尤其是大数据产业虽然是一片市场蓝海,但也存在着激烈竞争。只有掌握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独门功夫”,才能抢得先机。去年,中央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此大背景下,汕头经过认真考虑反复权衡,决定利用独特的海缆资源优势,发展外向型大数据产业,打造21世纪“信息海上丝绸之路”。

当前,全球海缆建设和运营市场发展迅速,在发达国家,往往围绕一个海缆登陆点就会形成一个海缆登陆站群,进而形成以数据产业为主的海缆登陆站经济。而在我国,海缆登陆站本地没有交易、没有经济贡献,在发挥通信枢纽作用参与国际竞争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是国际高速信息网络的核心节点。利用独特的海缆资源,再加上电力供应保障、侨乡资源、网络安全保障等优势,在国家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的大环境下,汕头将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国内首家民营海缆登陆站运营体建设。

汕头提出,通过建设超大规模国际海缆资源交换平台,促进海缆产业链整合与通信资源的全球化调配,在汕头建立中国第一个“境内关外”的海缆登陆站和国际海缆一体化新型经济体。通过增加海缆和登陆站战略储备,完善海缆通信网络布局,把汕头建设成21世纪“信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信枢纽和外向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将海缆登陆站资源转化为海缆登陆站经济,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亚太、亚欧乃至全球海缆通信中心,保障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增加中国软实力。

作为将海缆登陆站资源转化为海缆登陆站经济的载体,汕头正在该市濠江区南山湾规划建设汕头大数据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约6000亩,首期规划1700亩,距离汕头市中心区12公里,可在20分钟内到达火车站、客运港口、货运港口等区域性交通枢纽。园区内部及周边的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五通一平”条件良好


据介绍,汕头大数据产业园区将以数据存储、托管为起点,逐步聚集并打造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优势,开展外向型数据业务服务尝试,发掘国家互联网经济发展新领域,以结算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离岸数据外包服务试点,把汕头打造成为国际数据中心新技术、 新业务的使用和实验园区,成为国际高端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基地之一。

目前,汕头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总投资45亿元的广东移动粤东区域生产中心首期项目即将完工,该项目占地面积144亩,以大规模、高等级的数据中心为主,通信生产机楼为辅开展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通信业务将覆盖粤东地区,互联网业务将支撑华南乃至全国范围。总投资约100亿元的汕头大数据协同创新产业园首期启动项目已举行开工仪式,世纪互联第二运营中心即将正式运营。
明年信息消费

规模超过330亿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充分准备与科学谋划之下,汕头信息经济呈现出光明的前景。

汕头信息消费规模将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市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50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20亿元。

汕头信息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在汕头初步建成,“三网融合”取得实际进展。实现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家庭上网平均带宽达到30兆比特;高标准数据中心面积达30万平方米,提供数据业务服务的机柜超过15000个;传统产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汕头信息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健康活跃的局面。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创新更加活跃,市场竞争秩序规范透明,消费环境安全可信,信息消费示范效应明显,居民信息消费的选择更加丰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有效拓展,各类信息消费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在消费应用层面,整合优化信息资源,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信息内容服务业,建设完善“汕头政府在线”并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深化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拉动全市信息消费,提升信息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促进GDP健康、科学和绿色发展。同时进一步带动闽粤赣协作区信息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到2015年,汕头信息消费水平将达到国内中等城市领先水平,将建设成为信息消费总量大、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高、现代信息服务业发达、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国内信息通信枢纽作用突出的城市,基本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的“数字化智能化汕头” 框架,进一步巩固汕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并逐渐扩大在粤东和海西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影响范围,为汕头全面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袁丁黄学佳

编辑统筹:李国飞

以六大工程

创建信息消费

示范城市

■链接


汕头于2013年底以广东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成为全国68个试点市(县、区)之一,也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城市。当前,汕头正着手实施“六大工程”,积极创建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推动信息经济加速发展。

顶层设计工程

依托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特区立法权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制度优势,围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时空信息服务应用、数据园区建设、电子商务等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多渠道宣传,为全市信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成立汕头信息消费产业联盟,完善推广“潮汕IT智库”,依托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及国内外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统筹全市信息经济发展资源。

大数据园区创新工程
依托国际通信海缆登陆站,与业界权威机构、龙头企业共同创新推动汕头数据园区建设。以汕头大数据产业园区为载体,探索各类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应用模式,开展数据存储备份、挖掘加工等各种数据中心基础应用和推广开发服务,努力争取国家、省政策倾斜,开展外向型数据业务试点,着力引入基于信息经济的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力争更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服务中心落户汕头,打造信息经济发展高地。

航空航天应用工程

依托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推动汕头北斗导航和卫星遥感应用。开展服务于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和信息支撑服务试点的现代信息服务时空一体化平台规划、建设和试点应用。以时空一体化平台建设为核心,实现卫星定位导航和授时、高分遥感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与各行业业务数据进行时空化融合综合应用,逐渐形成面向社会信息资源的时空信息服务产业,抢占信息消费的高地。

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突出汕头的产业特色和地理优势,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平台与现代物流、会展业、专业市场等各种平台的融合。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加快建成一批国内知名的集研发、设计、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带动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的信息、交易、诚信、支付、物流、展览、培训、传播等产业发展,丰富区域产业经济业态,使园区所在区域成为信息集成、物流集散、资金集聚的超级“电子港口”,建设形成电子商务生态圈。

物联网产业化工程


以加快物联网产业集聚为重点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深化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成为推动汕头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市选取1-2个园区作为物联网产业基地,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积极引进优势企业,加快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通过提供技术、产品、应用和项目等园区配套,形成粤东物联网产业集聚平台,做大做强我市物联网产业。

电子政务推进工程

进一步加快“汕头政府在线”建设进度,分三期20个月完成全市97个单位的覆盖建设,将“网上办公、并联审批、电子监察、公共服务”汇集到统一的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实现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为后台支撑、网上办事大厅为前台窗口的政务全程电子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