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和电子政务新阶段
来源:CIO时代网 更新时间:2014-05-28

     2014年5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暨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和各政府部门的CIO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论坛由北大信息管理系和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和北达软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先生为大家带来的题为《云服务和电子政务新阶段》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论坛,今天举行了“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的成立仪式,非常有意义。目前我们在政府部门讨论电子政务时也确实感受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以及刚才杨部长讲的五个“新”,不是光对产业、商业,对政府也有很大影响。但这个影响,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影响研究得不够,或者说仅仅从技术层面去研究,还没有完全从我们中国电子政务到底应该有个什么新的模式、架构、目标,这些东西研究不够。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高新民

    最近北京市目前在研究电子政务应该怎么做,现在北京市有四个面向公众服务的平台:首都之窗,北京网,还有一个是彭主任领导的、是国内一个出现的开放数据的平台--bj.data,还有一个是北京政府和中国移动基于移动互联网做的应用,叫北京市民主页。这四个平台到底怎么更好的发挥作用,定什么目标,互相之间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半年的研究,这些问题都是很具体的问题,但在目前新一代技术下面,特别是云服务的下面,电子政务到底应该怎么发展?由于今天时间有限,我就讲一些基本的观点:第一,电子政务阶段,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什么阶段?我认为跟技术有关系,同时跟政府本身的转型也有关系;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驱动;第三,为什么是云服务?
    我在2012年时曾经讲过一个意见,我说电子政务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部门型建设,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而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以机构为中心的建设;第二是整合型阶段,这是跨部门的,面向功能的;第三个阶段是平台型阶段,标志是以开放数据为转折点,利用社会资源,不仅用社会资金,还包括运用社会用户资源、互动资源等等;最后一个阶段是智慧型阶段包括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现在有提法是智慧型政府,更多的是参与性,而且是大数据决策型。我认为这四个阶段标志着信息化从单一机构运用走到跨部门协同,再走到社会广泛的参与和公共治理,再走到基于数据决策、驱动型政府。应该说这既是电子政务深化的规律也是政府转型的趋势。这不仅仅是技术,它有技术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政府转型、政府本身治理的现代化,这个概念里面融入了技术的因素在里面,发生了一些思考。2012年我讲了三个阶段:部门型、整合型、平台型,最近我考虑了一下,又增加了智慧型阶段。
    应该说现在我们做整合型电子政务,现在我们是整合型电子政务阶段,我们往往讲信息孤岛等弊病,但从历史上来看,部门型电子政务不可逾越,必须在部门电子政务做好的基础上做好才可能有整合型的电子政务。所以全世界各个国家电子政务都从部门开始,都是从机构业务信息化、自动化以提高办公效率为主要目的,所以这基本上是流程自动化阶段,但是我们转的比较慢,其实这个阶段我们做得很好,现阶段我们还在做,有些系统在国际上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譬如海关系统,我跟国外海关系统也交流过,我们海关系统也是电子政务金砖工程,1993年开始第一个做电子政务,应该说非常有水平的。但是在国外是什么呢?在2001年左右,发达国家就把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行政改革结合起来了,确定了电子政务的目标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整合型公共服务,所以那个时候就以网上协同办事为主要目标,还不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早就用了,主要是办事,实现了从办公自动化为主的电子政务转向整合型政府的转变。这在美国、欧盟都是比较早的,最典型的是新加坡,那个时候新加坡提出一个口号,电子政务目标是:物理上多个部门,逻辑上一个政府。我们现在离这个目标,虽然大家有这个理念和奔头,但是做起来还有一定的距离。
    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因为公众对政府的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财政发生了很多困难,因此要用少量钱做这个同时要做得更好,所以提出来开放数据,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成本。同时,由于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所以就开始用云计算技术支撑平台型的电子政务建设。这个在2008年以后得到了发展。去年,G8包括俄罗斯通过了《开放数据宪章》,就是提倡各国政府要做平台型政府。所以开放数据是电子政务走向平台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我们国家总体上讲还在研究阶段。最近上海正式宣布开放一些数据,其实北京比上海做得早,但是动作比较小,老在下面做不在上面做,有点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感觉。到2012年,我认为在全球智慧城市推动下,智慧政府和智慧型治理的探索开始起步,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对互联网上的应用示范以及数据驱动型政府成为快速响应民意诉求、支持科学决策进行善治的现代化,这样一种模式,所以电子政务由平台型政府转向智慧型政府,大体是这么个过程。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规划,这个思路是做整合性政府的思路。这个规划应该说目前为止,我认为我们国家电子政务规划整合型电子政务的思想和目标,和工程项目的设计以至于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的,我觉得这点很值得我们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去参考一些这个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做法。包括需求分析,一直到最后项目完成之后介绍的评估,整个东西都贯彻用整合性思路来做,我认为这个规划做得很好。
    现在整合型政府转型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因为我也参加了工程的一些专家会,从立项开始一直到做需求分析,有些项目开了无数次会都没有协调下来,各说各的,所以观念转变是最大的问题。怎么样用原来部门型电子政务,从关心本部门的职能信息化转向为关心以政府国家战略目标为主要目标,把战略目标放前面,当然自己的本职责任也是对的,不是错的,但是谁服从谁这个观念现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建立起来。2011年17号文件里面写到四个基础部,到现在为止“十二五”还在做方案,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第二个困难是顶层设计。到底怎么做顶层设计变成跨部门问题,这里面有很大方法上的困难以及技术支撑上的困难。我们现在已经摸索出一套办法,这套办法工具化,也是很可贵;第三个困难是缺乏真正的高度协调的决策机制。
    信息技术就不讲了,大家已经讲得很多了。开放数据非常重要,有些同志提出来开放数据和信息公开是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现在电子政务是五件事:信息公开(除了内部办公,这是对外公众服务的);网上办事;网民互动;开放数据;还有一件事情是在开放数据的基础上怎么能够结合大家的智慧能够支持智慧的决策。这五件事是目前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背景下需要支持的。
    我刚才讲2008年以后美国在电子政务上面,每个阶段有非常鲜明的标志,2008年以后提出一个口号“三个优先”:共享优先、云服务优先、创新优先。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少花钱多办事,用更少的资源去创新。强调创新而不是光是办事,要有新的模式出来,但又不能多花钱。我们现在讲云服务、大数据,列了一大堆项目,这些项目到底达到什么目的,怎么解决电子政务决策的风险,考虑的很少,就是花钱多。所以电子政务背了个黑锅“花钱”,要转变这种观念,非常值得我们警示。
    为什么是云服务?为了使虚拟化技术整合应用技术,还包括资源调配的信息技术来解决复杂性问题,能够使它简化。我觉得主要的云服务虽然有技术支撑,但本质上是资源共享而不是分割,云服务主要是服务,不仅是技术。我们要强调服务的特点、本质性的东西。云服务强调分工,而不是全能。云服务更适宜有动态需求变化的。它的好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最主要一点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一点,有些地方的电子政务在这个地方考虑不够。现在我们讲云服务的数据中心也是这个问题,没有高效,或者已经建立起来,很多老的系统迁移扩展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观念认为云服务就有可能引导整合型电子政务。其实云服务本身不能够引导,它能够支撑更好的整合。首先要有整合,整合机制建立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所以这点是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认识。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比如无锡,第一是靠运营商硬件支持和平台支持,这是租用的方式。第二不是一刀切,利用率非常高,达到60%-70%。另外就是灵活,特别是应急和灾备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云服务的好处就是创新,能够把我们各个机关本身用硬件的维护,看机房看设备精力运用到模式的创新,去协调、整合。所以创新是云服务方面非常重要的。
    总体来说,我认为虽然我们现在主要在做整合型电子政务,但我们也应该探索怎么样把开放数据做起来,其实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这样在做,另外大数据也在应用,所以这几个也可以跨越式三步并一步走来推进,使电子政务更能够用比较少的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使科学决策得到电子政务更好的支持,使为民、为社会服务做到更加有效,提高满意度。这样的话使公共治理现代化步伐在电子政务的支持下,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支持下能够做得效果更好。这就是我的基本看法,讲的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