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扩大信息消费的新助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4-06-05

  与传统消费相比,除了覆盖面广、消费主体规模大、消费对象丰富等优势外,信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更具有突出的优势。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丁艺 黄铭建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国内互联网发展日益成熟的国内外大形势下,作为势头强劲的新兴消费热点,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因而逐渐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力,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信息消费:扩内需、促转型

  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所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数字生活空间中产生的消费就是信息消费。信息消费基本覆盖了生产、生活、管理等领域,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消费基础性通信服务 (例如消费者向电信运营商购买语音、短信、流量等基础的信息传递服务),二是消费信息化数字产品(如下载应用软件、获取资讯信息、消费数字内容等),三是消费信息化智能产品(如车联网、智能路灯、电梯卫士等加载了信息化能力的物联网产品),四是消费信息化终端产品(如手机、PAD、PC、上网卡等智能终端产品),五是消费信息化平台服务(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物,利用无线城市平台享用民生服务,借助应用商场等平台进行数字内容交易等)。信息消费覆盖面广,内涵丰富,同时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信息消费自然包括消费主体和消费对象的互动关系,近年来,消费主体的队伍迅速壮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1月16日发布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人,使用率达到48.9%,电子商务平台天猫和淘宝在“双十一”促销活动中24小时的销售额由2012年的191亿元暴涨至2013年的350亿元,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意愿不断增强。消费对象方面,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日益丰富,例如2013年12月4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

  与传统消费相比,除了覆盖面广、消费主体规模大、消费对象丰富等优势外,信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更具有突出的优势。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下称《意见》),对信息消费的总体布局进行全面部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中,信息消费在未来的消费格局中的作用必将会越来越突出,对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信息消费格局的重要模块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提高效率、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设方向。自2002年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中国的电子政务进程已迈过十余个年头。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高达100%,地市级达到99.1%,区县级超过85%,截至2013年11月政府域名网站(.gov.cn)达54896个。中央和地方的核心业务信息覆盖率均有明显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公信息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9.8%提高到100%,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区县的覆盖率也达到了30%左右。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中等水平且近几年来有小幅度下滑,据联合国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排名由2005年的57名下滑至2012年的78名。这就从侧面说明,中国的电子政务仍然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此外,与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相比,电子政务的发展则显得不温不火。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重要转变,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对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服务范式和行政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和再造,从工业化的政府形态和管理型体制结构,向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建构的、适应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转变。电子政务是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有对内的工作流程再造、工作信息数字化和对外的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服务虚拟化两个建设方向。从政府角色来看,在电子政务各个环节中,政府同时扮演着管理者、服务者、消费者三个角色,这就意味着政府的信息消费需求是巨大的。

  因此,《意见》在第五部分提出要从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此外,2013年10月19日工信部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选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的通知》(工信厅信函〔2013〕701号)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政府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统一政府云平台的目标,在贯彻落实 《意见》精神和实现信息消费格局规划的过程,电子政务将是强有力的推动器。

  打好三张牌:电子政务强力助推信息消费

  稳打“效率牌”,即加强专业数据库、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多部门资源,提高共享能力,促进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此,一方面要完善人口、企业、地理等一系列专业数据库,实现政府内部公开共享,协同采集,实时更新。另一方面要建设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整合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网上流转办理,强化跨部门协作,提高服务效率。青岛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最领先的城市之一,于2013年末建成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集约化模式的建设和应用发展,青岛市电子政务取得了低投入建设、大规模应用,低成本运行、高水平服务的效果,每年仅在核心技术系统维护费一项上就能节省3000多万元。青岛市通过网络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构建全国首例城际间直线距离达120公里的容灾双活云计算中心,实现对两地数据中心的资源统一调度、应用自动漂移和系统异地灾备。

  多打“民生牌”,即提高民生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要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推进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目前全国已发行3.5亿张社保卡,很多地区还将社保卡中加入金融支付、信息查询等功能,例如广州市民不仅可以凭借社保(市民)卡开通市民网页,并可以在广州市2000多个银行服务网点使用它,广州信息化项目以便民、惠民、利民为宗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而上海市则为市民提供上海市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电子账单”公共服务网站和热线,上海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上海所有公共费用的支付。

  巧打“智慧牌”,即利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契机,实现信息消费在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良性流动。《意见》中指出:“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指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技术实现系统化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度集成的智慧技术,以配套设施与相关政策促进、带动智慧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方便、快捷,更加亲民、协调、节能、集约,具有高度智慧化的公共服务。据统计,目前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超过300个,预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元,智能交通、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商机,“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为相关产业带来2万亿元的商业机会。

  (作者系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