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需要大格局、大平台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网 更新时间:2014-06-06

     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全球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国内也不例外。而伴随智慧城市等概念引发的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物流名称层出不穷,各级政府、企业纷纷投巨资进行智慧城市或产业的研发、建设。
    智慧物流
伴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也得到了空前繁荣,可以说智慧物流既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
    物流涉及面非常广,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物流。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以及产品在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派送等不同阶段其状态和要求各不相同,为之服务的信息系统(即智慧物流)也必须有不同的形态和要求。简单地讲,智慧物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3G/GPRS、RFID、GPS、GIS、云计算技术等)对物品在各个不同阶段实现信息采集、筛选、分析、指挥、汇总的技术活动,起到合理调度,科学安排,加强监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目前,针对物流中特定阶段的具体应用,智慧物流产品比较多,而且也发挥了较好的监控、管理作用,如: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MRP、ERP或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系统;车辆运输GPS(北斗)调度监管系统;危险品运输监管系统;医药、冷链物流智能调度、监管系统;也有部分地方建成了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但客观来讲,智慧物流在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上,实质应用面窄、范围较小、落地难,我国大部分物流作业仍处在十分原始状态,“小、散、乱、差、脏”仍是我国物流界的代名字。因此智慧物流的道路十分漫长。
    智慧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智慧物流是从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智慧物流一样,智慧城市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总体上理论表述多,而实质内容少。虽然许多城市投入巨资开发建设智慧城市,并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整体上讲,智慧城市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安全意识,许多政府过份强调国外技术而忽略智慧城市及相关智慧领域建设背后涉及到的行业安全、国家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域名被攻击、大面积断网事件并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重视;二是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标准和依据;三是缺乏整体规划,智慧城市的思路、定位不清;四是缺乏实际内容,许多地方作为政绩工程,仅仅披上了智慧外衣;五是缺乏持续发展模式,大部分地方和项目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市场化参与的少;六是缺乏必要法律环境,虽然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政策往往都带有部门、地方利益色彩,持续性差,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另外政策提供的扶持资金真正用于研究的少,近段时间冒出的大学科研经费方面的案件很能说明问题;七是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
    智慧物流既然是从智慧城市中延伸出来的概念,在发展中同样也传承了智慧城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当然,智慧物流与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区别:
    一、重视程度不够。物流是城市和经济发展的血脉,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和核心自然是智慧物流建设。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并没有把智慧物流作为核心或一个具体的工程或项目提出。只有少数地方将智慧物流作为智慧交通等项目的子项目,也就是说,智慧物流在各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注。
    二、市场参与程度相对较高,但规模偏小。由于智慧物流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可以有具体的应用环节,智慧物流相对于智慧城市而言,其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的项目多。但纵观智慧物流研究成果,总体上参与企业规模小;研发企业之间缺乏合作;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严重;缺乏创新,大部分停留在低层次的模仿层面,这些问题(现象)妨碍了智慧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
    发展智慧物流的对策
    首先,从国家和行业安全的高度设计、规划智慧物流。
    2013年6月5日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2)》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十分突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国产化率低,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美国“棱镜门”事件和2014年1月21日全国大面积断网事件更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性日益重要。在长期为政府、园区、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我们较早地意识到行业信息的安全问题,并多次在全国性有关会议和各种培训等场合提出,要把行业数据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来考虑智慧城市和智慧物流建设。智慧物流虽然不是电子政务的主体,但智慧物流形成的大数据,足以影响国家和行业安全。因此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在设计、规划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时首先要从国家安全和行业安全的高度出发,不仅从政策上、同时也要从法律层面制订相关的文件,用于规范和保障智慧物流的健康发展。
    其次,智慧物流要有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
    目前智慧物流产品和应用都是针对具体产品或具体物流的某个环节研发、生产的,不仅在物流供应链环节中无法实现上下游对接共享,同时就是同一产品(物流同一环节),由于智慧物流产品的研发机构不同,也无法实现信息交换共享,也就无法实现智慧物流的核心价值和作用。要实现以上目标,建议国家层面制订设计智慧物流规划,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智慧物流在不同环节下的应用制订有关智慧物流标准。
    第三、智慧物流的关键是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近年来,国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很快。物流信息化已成为提升物流效益的重要手段。相比之下,我国物流企业的现代信息化进展相对缓慢。中国的物流企业也应逐渐走上信息化道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搭建物流信息化网络,实现智慧物流,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为了关键。通过采用云计算、物联网、高端服务器及软件、三网融合以及以北斗/RFID为代表的设备终端应用技术,整合银行、保险、电信、软硬件供应商,服务于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两大核心主体,成为集政府监管、全程在线交易及跟踪、在线支付、信息发布、物流交易、产品展示、推广营销、互动交流、系统及设备终端应用为一体,并为各应用企业提供标准化接口,对物流信息实现合理共享、应用和调配,通过平台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恶习,树立全国、全行业一盘棋的思想。
    第四,智慧物流应处理好的关系。
    有位领导曾这样讲过,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第一是物流,第二是信息流。智慧物流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当今智慧物流的热潮,发展智慧物流还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智慧物流的热与冷的关系:目前智慧物流口号很热,但应用很冷。其原因已在上面做了分析,有关智慧物流参与方在看到智慧物流的前景下,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智慧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能够从智慧热中冷静下来,分析形势,认准方向,确定目标,确立打持久战的思想。
    智慧物流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目前智慧物流在运输管理、监控、质量追溯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应用,这些应用虽然局限于一定范围和一定的行业,但达到一定量后会产生质的变化,甚至可以彻底颠覆传统物流或传统的思想理念。比如电商的发展已经对传统的商业模式造成了颠覆性冲击;随着智慧物流,特别是移动终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有的传统物流园和物流企业都将出现大的洗牌。如:我们公司自行研发的智能移动配货终端LIT机,相当于为司机配备了一个随身的配货站,司机无需去专门的停车场即可找到适合自己的货源,可以大大降低空载率,提高经济效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物流园区和企业,在智慧物流发展中,学会顺应潮流,主动参与。
    智慧物流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智慧物流应该是政府行为还是市场行为,大的道理谁都明白,无需多言。但在智慧物流中各自的定位非常关键和重要。对政府面而言,我们认为政府应该重点抓标准建设,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物流作业,总结挖掘其中的共性特征。在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我国使用的物流标准和信息化标准。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把智慧物流中的公共服务内容与通讯等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营造物流信息化互联互通的环境。
    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要从以往重硬件重固定资产投资的理念向软件和服务发展。此外纵观国内物流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近期出现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关物流信息安全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物流信息化出现的行业数据事关国家经济安全,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把物流信息化等行业信息化的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进行管理,打造国家的智慧数字长城。对于物流园区和企业,则从市场角度,打破以往项目独立开发或购买产权(把软件安装在自己的服务器或电脑上)的思维模式,通过租用,不仅可以低成本获得信息化服务,同时能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从信息化中得到更大的效益。而对智慧物流研发、服务企业,不仅要注重客户表面需求,同时更要挖掘客户深层次的需求,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切入点,尽可能采用合作开发或参与到某一应用中,这样才能把市场做得更强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