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 更新时间:2014-06-09
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大约是在2009年左右被提出的,被简称为O2O。伴随著当时团购的高速发展,大家看到了“在线上成交,在线下取得服务”这种模式的潜力。发展至今,团购依然是最成功的O2O模式的一种,而其他的大部分模式都尚在摸索之中。
团购模式所以能成,最大关键在预先支付。说穿了团购本是个导购服务,提供商品与价格信息导引消费者购物,另一方面帮线下商家导入人潮。如果不涉及预先付款,团购网站顶多就是能向商家收取广告费而已。而一般的餐厅等传统店家,支付广告费用的意愿比较低。
而预先付款牵涉到核销。也就是说消费者线上预先付款,前往服务地点消费时,现场必须要知道这个人付过钱了,然后给予相对应承诺的服务。一般的店家信息化程度不高,笔者还曾经看过有店员拿了一本簿子在抄写消费者报上来的付款代码,真是传统到不行了。
因此,O2O的概念在执行上是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店家没有电脑,手机总是有的。因此要求对方安装一个APP来进行这样即时的核销是一个简便的方法。然而,团购原本是从PC网站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却已经离不开始手机。我们看到商家端以及用户端都越来越依赖手机。
端到端模式渐成趋势
后来出现的打车软件,将这种端对端的趋势演绎到淋漓尽致。出租车司机是一群分散的人,而乘客是另一群。为了要让双方有效率的相互找到,出租车公司将司机组织起来成车队,对外提供打车电话,接单然后派发给司机去接客。出租车公司向司机收费,成为自己的收入。
然而互联网发展至今,一直不断发生的事情就是取代传统中间人,形成新的中间人。如果司机的手机能够直接匹配到附近要坐车的乘客,而且不需要在车上安装昂贵的机器,只需下载一个司机版打车软件即可,这件事情的效率显然比原先要高很多。
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实际上做事情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而手段昂贵。他们要求司机要负担机器的租金,并且每一趟派发都还要向司机收取一个费用。现在,更有效率的手段出现了,手机的地理定位功能让双方以更低成本找到对方,硬件被软件取代了。
当提供服务者为个人(或者微型商家),而接受服务者为个人时,这种服务端与消费端成对的APP非常适用。笔者感觉,之后的O2O应用应该可以多想想还有什么行业或者领域,还存在著这种两端都是散户而且以PC互联网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的地方,这会是新的创业机会。
O2O概念被E2E取代
有趣的是,当端到端的模式都在手机上实现时,O2O的概念消失了。O2O的第一个O是Online的意思,然而哪里是Online?以往没有手机互联网时,我们透过电脑上网站,总感觉那里是个被称做Online的“地方”,我离开电脑那也就离开那个地方了。
然而移动互联网却没有离开的概念,他一直跟著你。越来越多人是到了餐厅门口才在手机上查看这家餐厅是否在哪个团购APP里面有团购券的,下单买了团购券然后立刻进门消费。还记得在手机互联网不够普及的年代,我们用PC网站买团购,然后隔了好久才去消费。
当你拿著手机在餐厅门口买团购券的时候,你这时候究竟是在Online还是Offline?原先因为Online与Offline是两个地方,因此我们才说O2O。现在Online与Offline已经是同一个地方了,再说O2O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O2O,是PC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在移动互联网的年代,线上与线下的区分已经模糊不清。如果我们继续在谈论著O2O很可能会让我们错失移动互联网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笔者比较想谈论的会是端到端的概念(End To End,或许也要赶时髦取个E2E的简称?)
互联网终于进入到你我生活
诞生新的中间人来取代旧的中间人,这是互联网发展以来一直的趋势。在PC网站的年代,不是人人有电脑,也不是人人带著电脑出门,更不是在户外想上网就上网。相对于传统行业,虽然PC互联网带来很多新的中间人,但是这些中间人现在都开始变成被取代的对象。
让我们再想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端对端的信息不流畅的?透过成对的APP来弥补中间的信息不对称,商机就在里面。这一端可以是商户可以是个人,那一端也是。通常情况下是由一端提供服务给另一端,也有两端互相提供服务给对方情况(陌生交友APP不就是?)。
这种例子真是非常的多的,笔者马上能想到的,例如保险业务员以及保户,汽车销售员与车主,房东与租客或购房者。。。你周遭的食衣住行正是这波移动互联网变革的对象。原本的PC互联网伸不到手的地方,它来了。互联网走过十多年,终于进入到你我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