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哈尔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十五”时期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工作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比“九五”平均增幅高1.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全市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2)“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面临的发展形势。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哈尔滨市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和资源富集等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本、资源、技术,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有利于哈尔滨市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与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的战略升级。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使我们处于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哈尔滨市进一步运用国家政策,加快改革、发展、振兴步伐;省委、省政府实施支持哈尔滨市在全省“加快发展、当好龙头”的战略决策,积极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有利于哈尔滨市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集聚辐射功能;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哈尔滨市举行,有利于形成“赛事经济”的拉动效应。从自身条件看,哈尔滨市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全市上下快发展、大发展的信心强、劲头足,形成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加快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优势不显著,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外向度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实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落后,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会保障程度不高,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哈尔滨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相对落后,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长时期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努力提高发展质量。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在注重不断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发展。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区域中心城市。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眼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都市圈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形成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机制。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取向,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社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使哈尔滨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 (5)“十一五”时期哈尔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以上。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乡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优化,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宜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化,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6)加快建设机械制造业基地。发挥产业技术基础雄厚、部分行业国内领先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重点产品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机电成套设备、汽车、飞机、基础功能部件等重点产品,加快形成区域配套体系,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提高产业集群化程度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大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组织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水电、火电成套设备制造的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发展核电、风电设备,整体提升大型电站设备成套和总承包能力。做大小排量汽车,做强经济型汽车,逐步向高中档汽车过渡,实现车型广谱化、系列化。坚持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强化与国内外飞机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合作。加快发展轴承、工量具、农业机械、焊接技术设备和新型焊接材料等特色行业。 (7)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基地。以绿色和特色为发展方向,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发展带动资源开发的食品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工业带动农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行业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建设全国最具规模的农作区乳品产业集群。扩大对主栽品种粮食的加工规模,拓展和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改良肉牛、生猪等肉用畜禽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完善从繁育、养殖、饲料、防疫、屠宰到肉制品加工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山产品和食用菌加工业。酿酒和卷烟业要加快开发特色品牌系列,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8)做大做强医药工业基地。医药工业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骨干医药企业资本重组,发展国际合作,推进医药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医药生产水平,建立和完善新药研究院、抗生素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等研发体系。重点发展抗生素、化学医药、动物用疫苗及兽药,加快发展现代中药和“北药”开发,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加快医药园区建设步伐,重点完善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利民医药科技园的共用研发检验设施和产业支援体系,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9)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源头和技术转化能力,实现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型技术创新升级。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在重点跨越、产业化、重点培育、技术储备四个层面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推进航空航天及配套产品、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和目标。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1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精品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壮大畜牧业,发展都市农业。走科技兴农之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和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12)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建设一批小康示范村镇。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统筹建立不断增长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快建立覆盖全部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自来水等公共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 (13)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统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1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和新对策,逐步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消除影响农民进城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 (15)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知识含量高、服务半径大、辐射功能强的高端服务业,加强重大基础性、功能性现代服务业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形成多元开放、有序竞争的服务发展格局,强化城市现代服务中心功能。 (16)突出发展旅游业和会展业。加强旅游资源和重点景区开发,建设城市旅游网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发展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都市旅游、生态旅游、避暑休闲旅游、地域文化旅游、产业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快发展会展业,培育节庆、会议、展览、赛会、演出等会展品牌,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7)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及商贸流通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优化运输、仓储、市场网点等资源配置,构建以共享型物流信息平台为纽带的城市物流网络。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加强各类专业市场建设,鼓励和支持经营业态创新,壮大大型商业集团和市场。 (18)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培育和规范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担保机制,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加快发展保险业,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业务体系。 (19)积极推进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哈尔滨。积极培育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咨询、评估、法律、审计等各类中介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社区服务覆盖面。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20)推进都市圈建设。把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建设作为统筹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市域城镇化战略,加快中等卫星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实现城市建设以新区开发为主的战略转移,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统筹开发、切实保护国土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调整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秩序,逐步形成规模序列完备、功能结构合理、布局空间有序的城镇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主城区的功能化开发和现代化建设,逐步形成开放型、组团式、多功能、现代化城市发展格局。实施老城区更新改造,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基本完成危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改善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方便生活、有利生产、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要求,加强城市交通、供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载体功能。重点加强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实施轨道交通、三环路和越江桥隧建设,完善城市道路布局;推动干线公路、地方铁路、航电枢纽建设;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和建设,完成磨盘山供水一、二期工程,规划启动西泉眼等备用水源建设。启动松花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综合整治工程,实施阿什河、肇兰新河等河流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确保达到国家标准;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天然气供气系统和城市集中供热项目建设。适应城镇发展和功能升级,加强县(市)城关镇、重点建制镇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 (22)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城市管理人性化、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思路和要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市、区、街三级管理网络。加快城市管理法规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消除城市管理的盲区和空白点。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事后处理整改向超前预防控制转变。强化城市交通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公交先行的交通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交通组织管理模式。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治安、消防、交通、环保、气象、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构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监测与信息发布、控制与处理、物资保障和制度体系,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发展对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项目和产业。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和消费方式。鼓励对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重点行业和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园区化循环经济示范样板工程,加快建设专业配套、集约运营、清洁生产、高效循环的新型工业园区。 (24)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城市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的立法保护,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松花江治理的总体规划,启动区划内重点一级支流综合治理。严禁直接向江河湖库排放超标污水,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推广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确保水质达到各功能区要求。加强以养殖业、土壤污染为重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大气污染源和工业废气的治理。加强对危险废物、固体废物、辐射源的管理。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广泛开展环境友好企业、环保模范城区、生态示范县(市)、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25)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沙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加大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 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 (26)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设服务、责任、法治政府为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强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的职责。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 (27)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完善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统一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立并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为方向,继续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企业全面实施开放式改革,发展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引导扶持企业进行工艺设备等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推动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多种形式集体经济,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28)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围绕转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改革财政供给制度,实行“养事不养人”的财政供给方式。改革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实行竞争上岗,建立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用人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扩大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重实效、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经营类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29)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主体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在产权、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支持鼓励非公有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 (30)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政策、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重点推进以汽车、航空航天、机电、现代医药、环保、信息、绿色食品为重点的产业招商。鼓励外商投向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研发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和驻地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国内大企业集团派驻机构、研发中心入驻哈尔滨。吸引外资与吸引内资并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加强同国内外商会、协会、驻外机构、海外华侨、留学人员的联系,促进项目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企改制,参与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开展项目融资,探索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利用外资方式。 (31)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实施对俄科技经贸战略升级,加快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建立中俄两国双向的技术、项目、人才、企业、资金、市场及政策等信息库,形成服务全国的中俄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绿色食品、中成药产品出口。发展加工贸易项目,提高加工贸易园区专业配套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境外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开发区基础建设和空间拓展,放大招商引资窗口和产业创新平台功能。支持利民、宾西、双城等开发区加快发展,建成优势产业聚集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辟建国际友好城市,加强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哈尔滨的国际知名度。 九、实施科教兴市、文化立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2)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步伐。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与开发,围绕优势领域和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体系。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鼓励应用研发机构进入企业,支持和推动企业和行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发展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全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重点加强对俄科技合作,建设对俄科技合作人才培训基地。 (33)优先发展教育文化事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教学体制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建立现代、新型、公平的教育体制。普及12年教育,巩固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逐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重点发展农村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鼓励发展民办教育、远程教育,大力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力量,建设国内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实用型人才培训、输出基地。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教育投入机制,增加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解决好乱收费问题。强化对高雅文化和公益性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建设标志性文化工程。大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形成以传媒、文化旅游、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信息网络和影视生产为重点的文化产业群,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高城市文化生产力。 (34)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素质高、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和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市场,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绩效考核机制、选拔任用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5)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创业就业工作责任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鼓励失业人员通过劳务输出和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实现再就业。加强“订单式”就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和方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37)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加强公共卫生、公益性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相结合的反应快捷、控制有力的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为重点的服务网络,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构筑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好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加强老年工作,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以重点体育场馆设施为龙头、群众健身设施为基础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网络,办好2009年大冬会及其他国内外重大运动会和单项赛事。加强综合档案馆建设。 (38)调节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完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生活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加大对老区支持的力度,建立扶贫帮困有效机制。完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 (39)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严格易燃易爆、剧毒品和放射源的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对各种灾害的预测预报、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能力。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施对食品供应链的全程监控。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的监管,建立食品、药品检测体系,全面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网络,切实保障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哈尔滨”活动,加强治安管理和群防群控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依法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40)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公共安全防范处理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完善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以公共权力监督为重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完善监督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及各类社会事务信息的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保证社会成员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坚持男女平等、儿童优先,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推进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巩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事业,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对特殊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社会公共服务。 十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动员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4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执政规律办事,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加强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正确把握工作重点和发展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群众实际利益,切实把关系民生的问题解决好,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全市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2)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司法和执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开展好“五五”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43)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巩固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公共道德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宣传、积极倡导“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哈尔滨精神。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 (44)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职责绩效考评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省委关于“两风”建设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民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振兴哈尔滨的关键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