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应用绩效监控与分析系统实施
来源:e-works 更新时间:2014-07-07

 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管理,减少人为因素,使生产经营透明化,济钢目前已经构建了产线管控(MES)、经营管理(ERP)、决策支持(BI)等完善的冶金信息化体系架构,信息化系统数据共计10T,年增量200G。在目前钢材价格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下,进一步实现扭亏增效的目标,需要建立济钢信息化监控平台,从信息化视角监控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把数据转化为知识,最大化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1.项目背景介绍
    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管理,减少人为因素,使生产经营透明化,济钢目前已经构建了产线管控(MES)、经营管理(ERP)、决策支持(BI)等完善的冶金信息化体系架构,信息化系统数据共计10T,年增量200G。在目前钢材价格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下,进一步实现扭亏增效的目标,需要建立济钢信息化监控平台,从信息化视角监控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把数据转化为知识,最大化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2.项目目标与实施原则
    实施目标:
    (1)济钢作为国家级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标杆企业,技术水平位于行业先列,通过建设信息化监控平台保持两化深度融合的先进水平,提高业务流程在线管控能力。
    (2)提升信息化管理与专业管理深度融合水平,督促信息化应用单位业务操作准确、及时、规范,使系统数据准确有效的反映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
    (3)通过信息化监控,进一步实现订单推动下的物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
    实施原则:
    为了使信息化监控平台既适应济钢的需求,又面向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实际,系统拟采用立足当前,节约投资,搭建实用平台和分期建设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监控系统体系框架的设计将适应系统济钢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具备方便的人机界面、易于使用。
    (2)经济性原则
    搭建一个经济的监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最大限度减少硬软件投资。
    (3)可用性原则
    监控管理系统的部署不应对已有信息系统结构、安全策略等方面做较大修改和调整,对现有系统性能影响最小化,不能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
    (4)扩展性和分期建设原则
    系统架构设计应遵循业界标准,并提供开放、灵活的信息交互及管理接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次建设主要完成监控中心硬件的搭建,今后将根据需要不断完善。
3.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济钢信息化监控平台应用软件开发采用定制开发的方式进行,主要开发了下列功能模块:
    (1)硬件监控
    硬件监控利用现有资源,无缝链接,整合到信息化监控平台。分为网络、服务器和机房环境监控。
    1)信息网络监控
    监控网络主干拓扑,掌握主要网络设备运行率、资源使用、专线流量、机房状态等运行基本情况。
    2)服务器监控
    监控主要系统(OA、ERP、MES、能源中心等)服务器硬件的情况,包括运行率、资源利用率、宕机时间等内容。
    3)机房环境监控
    针对各服务器所在的机房包括通讯楼2楼、5楼机房、热轧机房等进行监控,监控机房的温度、湿度、烟雾等指标。
    4)内外网站监控
    监控内外网站运行情况、网站信息发布情况等。
    (2)系统监控
    系统监控包括系统用户监控、系统流程监控、系统接口监控三部分。
    1)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监控包括ERP系统、MES系统、计质量系统、远程计量系统、OA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用户权限及用户数量。
130488416638828254_new.jpg (524×77)    2)流程监控
    流程监控包括OA流程和ERP流程,其中ERP系统135个业务流程,形成了5个一级流程(生产、销售、财务、采购、设备)。
    3)系统接口监控
    接口监控主要是监控ERP系统的业务处理接口,出现问题时系统提示。
    (3)应用监控
    应用监控主要包括库存监控模块、订单监控模块、采购监控模块、发货监控模块和任务平衡监控。
    1)库存监控
    本系统库存是指原料、半成品、成品库存。库存过大造成资金占用,产生一定的库存成本及倒运成本,造成浪费,库存过小会造成生产中断,因此合理的库存是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保证。
    负库存:实际事务处理中的物流与ERP中的信息流不同步,就会产生ERP负库存,即从ERP系统来看,没有入库就出库了,这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是不合理的流程,会造成库存管理混乱,财务核帐物料价格不准确,给财务工作带来负担。
    库存监控就是全面监控原料、半成品、成品库存及负库存,并按产品分类总共26项监控指标,通过设立负库存考核指标,对负库存进行重点监控。
130488416835889525_new.jpg (532×81)    2)订单监控
    目前公司都是按订单生产,流程如下:
130488416988178235_new.jpg (473×120)

    订单修改后订单需要挂起,然后重新经过审核、审价释放流程。
    订单监控就是对各个产线的订单从创建到结算的全流程监控,包括当月订单创建量、虚拟订单量、释放订单量、排产订单量、补产量、取消量等9项监控指标。尤其重点监控订单取消量和释放后取消量两个指标。通过对订单的全流程监控,及时清晰地了解到各个产线的生产结构情况、订单交付情况、质量情况,为公司相关领导提供了决策支持。
    3)采购监控
    采购监控包括矿、焦、煤三大类共15项重点监控指标,从当月入库量、结算量、暂估量、未结量等方面全面分析采购系统,其中煤炭暂估量,直接影响炼铁成本,通过对该指标重点监控,10月份暂估量已经降低20%(本月结算是指本月ERP入库后完成发票匹配的量;本月暂估是指本月ERP入库后没有完成发票匹配的量)。
    4)产销异常监控
    产销异常监控是指从产品下线到发货开具质保书的全过程监控,正常业务处理流程见下图:
130488417128576266_new.jpg (556×76)    根据流程图设定监控目标,并进行监控,工作内容如下:
    ·建立产销环节标准体系,对不同的操作环节设立明确的操作标准。
    ·定义了9个操作周期,明确周期责任单位。
    ·从5月份开始分析4月、5月份的产品发货数据,3500产线、4300产线各有3万多条,并延伸到各个周期,根据模型计算出操作时间。
    ·根据分析的历史数据,并和专业管理部门讨论确定了不同的周期标准时间,超出标准时间的视为异常,是我们监控的重点。
    ·对于通报异常的指标,各产线根据“班事班毕”的要求,不断整改,提高了操作及时性,保证了物流信息流一致。
    产销监控模块作为我们信息化监控平台的重点监控模块,具有很强的理论依据,所有指标都是对现有数据经过数据加工、数据深挖掘得出的,充分利用了现有数据资源,具有很强的绩效评价指导意义。首先各个监控周期的时间都是纯粹的操作时间,利用信息化技术,去除了工艺时间及特殊需求等,完全是正常业务下的操作周期;其次信息化中心作为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时通报异常,督促整改,有效跟踪落实,联合各专业管理部门全方位监控,目前各个异常点都在向有利方向发展,缩短了操作时间,保证了信息化系统精准高效运行,从而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致。
    5)任务平衡监控
    监控ERP任务的投入产出是否平衡,对不平衡的数据进行报警提示,督促业务操作单位及时调整。
4.效益分析
    项目创新总结:
    (1)信息化监控平台从采购、库存、订单、产销方面,以信息化的视角全方位透视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系统的指标直观清晰地反映出了工艺、生产组织、管理上的异常点,为管理提升、生产优化指明了方向。
    (2)从企业数据分析决策的角度设计开发,所有功能模块的数据都是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数据挖掘、加工,把数据转化为知识,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
    (3)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及监控,督促业务操作准确、及时、规范,使系统数据准确有效的反映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保证系统运行精准高效。
    (4)信息化监控平台通过组件化开发,能够方便的实现系统功能的扩展。
    效益分析:
    (1)信息化监控平台的数据都来自公司的ERP、MES、计质量等信息化系统,这和财务核算的数据来源一致,统一了公司的数据口径。
    (2)通过对库存的监控,大量降低了负库存,从之前的每月负20万吨,降低到了负1万吨以内,减少了资金占用。
    (3)各单位对监控月报提示的异常指标进行分析整改,推行“班事班毕”、“日清日结”的操作理念,并加强了本单位的业务监控,各项监控异常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如发货处理周期异常(实物发货不能结算)的比例降低了20%,对定金定货的资金回收降低了风险,目前物流管理中心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异常指标还在下降中。
    (4)通过对订单各环节操作的监控,提高了各销售单元对订单操作的严肃性,堵塞了管理漏洞,降低了订单取消量,提高了订单效益测算系统的准确性。
    (5)信息化月报通过对异常环节的风险提示,为业务单位找到了管理提升的目标和方向。最终判定周期的长短,影响公司待验库存高低,通过对最终判定周期异常的监控,督促及时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待验库存、降低公司资金占用。通过试运行的几个月,判定异常的指标下降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