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进高潮 安防企业需找准定位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更新时间:2014-07-16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和发展,各地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很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开始规划建设。
  一、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根据去年8月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元。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中,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所占数量比重较高,同时,中部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经济圈等也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有35个城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其中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的城市有19个。
  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龚庆明表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先进城市的发展共识,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记者了解到,除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外,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口号,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城市各个项目都能相互协调,更加“便民”、“利民”、“惠民”,跟上社会智慧发展的脚步。
  去年年初,住建部公布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重庆市南岸区入选。据南岸区电子办常务副主任蒋文新介绍,南岸区智慧城市建设被细分为20多个项目,包括智能家居、家校一卡通、智慧养老、电梯卫士、智慧社区等。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节能处处长董孟雄此前也曾表示,南岸区作为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正在推进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旅游、远程医疗、车联网等在内的31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工作,具备良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截至今年年初,南岸区部分重点项目已落地实施,智慧小区、智慧城管初显成效;“智慧商圈”、“智慧养老”、“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安全”、“智慧南滨”等项目推进有序。
  “未来两年,我区将斥资21亿元完成智能家居、家校一卡通、智慧养老、电梯卫士、智慧社区等项目建设,以‘让百姓享受便捷新生活’为目标,统筹规划,有步骤地推进‘智慧南岸’建设。在3到5年内,力争建成网络设施高速运转、城市运行精准可靠、公共服务优质便捷、产业经济高端融合为特色的智慧城市,切实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开启市民便捷生活新时代。”他表示。
  除了重庆外,广州、安徽、福建、湖北、四川等地也陆续叩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大门,由此,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掀起高潮。
  二、相关政策力促智慧城市发展
  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概念,主要包含着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项目、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智慧城市主要包含城市安全、城市便捷、城市高效、城市健康四个方面,可以帮助城市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如视频监控,应急智慧、报警运营、安全生产、数字社区、智能楼宇、一卡通、家居养老、节能环保、智慧电力等等。
  为了保证智慧城市各个细枝末节都能面面俱到,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众多利好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意见。
  据了解,早在2010年9月,宁波市就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由此,宁波作为第一个在政府层面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在宁波的带动下,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
  今年4月,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数字福建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务实、健康有序地推进全省智慧城市建设。到2016年建成全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政务活动普遍实现全流程网络化办理,基本建成智慧城市感知、支撑、服务三大基础平台,交通、环保、安全、旅游、市政等重点领域核心业务实现智慧化应用。
  除了各个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外,我国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据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杨磊教授介绍,早在2012年底,住建部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提供了标准依据。杨磊介绍,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
  紧接着,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5日,住建部再度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包括83个市、区,20个县、镇。由此,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
  从已披露的数据看,“十二五”期间,上述300余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而有业内人士估算,上述城市“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而随着日后更多城市上马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相关服务的推出,“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启动2万亿产业机会。
  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涉及东中西部。从城市类型来看,除了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另外,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例如,湖北省的智慧城市群涉及17个省内城市,广东省的智慧城市群涉及21个省内城市。据统计,上海、北京、杭州等大型城市的投资规模在150亿元到200亿元;山东、浙江、江苏、湖北等5个省份的"智慧城市群"投资规模分别达到500亿元;河南洛阳、驻马店、湖北荆州等33个中等城市的建设投资将达到20亿元到30亿元之间;浙江慈溪等部分中小城市的建设投资在2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
  三、安防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业内人士分析称,长期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投入支撑下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绿色建筑、地理信息、云计算、物联网等八大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将是安防行业未来掘金主阵地。另外,智能安防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不但自身将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而且智慧城市建设的其他领域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也将会是安防产品发力的领域,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众多安防企业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因安防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规模应用,使得安防企业得以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发挥助力作用。例如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包括生物识别、停车场管理等)、防盗报警、楼宇对讲(与电子巡更、公共广播同属于社区安全防范设备)等4大类设备都将在智慧城市的这几大领域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在智能建筑发展方向之一的智能家居实现之后,主人外出的时候只需要在手机中下载相应的软件就可以和家中的视频监控设备取得联系,通过手机监控画面时刻关注家中的一切情况。此外,像电子巡更、公共广播、防雷电、楼宇设备控制和智能家居等设备也将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应用,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增加,交通拥堵及交通安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发展,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交通也被列为重要的一环。智能交通有关的系统主要包括电子警察(由视频监控、测速、压力传感设备等组成)、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由电子识别、视频监控、自动计价收费等设备组成)、智能视频流量统计、交通设备自动导航(由定位、电子地图、交通信息3个系统组成)、停车自动管理(由停车场管理、停车指引等设备组成)等系统。显然这些系统都将是安防产品得以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同时近些年的实际应用效果也证明,安防产品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确实在解决交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际效果已经证明,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轨道交通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保障。此外,轨道交通智能化包括出入口控制、周界防范等安防技术的应用。
  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智慧城市中的视频监控设备对一些重要领域进行实时监控。据了解,目前杭州全市建成了16000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点,主要服务于公安、环保和水利等20多个行业。例如,在企业的排污口安装一个监控摄像机,这个摄像机会随时将企业的排污实况传送给环保部门的监控中心,这就是全球眼在环保行业的应用。重点污染排放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将信息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环境执法工作,通过排污现场的自动监控设备,取得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然后传输到环保部门的监控中心,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排污量核定、远程监视并付诸执法。此外,市政管理部门可以借助视频监控在雨季实时监测道路积水状况,出现问题可以随时解决,以保证道路畅通。
  四、安防企业须有精准定位
  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爆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安防作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安防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中,视频监控、楼宇对讲、防盗报警、停车场一卡通以及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等都与智慧城市息息相关,因此,众多的安防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其中。
  龚庆明表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的建设热情高涨,但大多数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对如何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困惑,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措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采集、轻分析,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人才,重新建、轻利旧,重建设、轻运营,重发展、轻安全”等现象。
  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概念过于宽泛,细分到安防领域需要参与安企拥有十分明确的定位,能够找到参与建设的切入点。
  安防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子项目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在智慧民生方面,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几个领域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等都涉及到安防产品。例如食品安全数字化中的食品射频识别标签、智慧医疗中的检测仪器、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系统等都与安防息息相关。
  “达实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参与整个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建设,还有就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所有的产品业务,比如物联网、云计算、云服务等的应用,”黄志勇介绍,“公司目前做了许多大型工业园区的项目,比如海尔工业园区、长安标致雪铁龙工业园区、宝钢工业园区等,公司主要负责在这些工业园区建立一个大数据库”。记者了解到,在长安标志雪铁龙工业园区,主要通过达实提供的智能化系统和中央空调蓄冷的服务,每年能转化990万kWh的高峰用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700吨。
  龚庆明也表示,亚安近几年一直参与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主要以平安城市建设为主。包括:新疆、甘肃、合肥、江西等地区的平安城市建设中都应用了亚安的监控产品,通过提供高清化的产品和服务参与到建设中。
  “在新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已经由‘看得见’的视频安保系统,全面转向‘看清楚’的高清联网系统,并遵循‘建为用,用为战’的原则,开始了‘看明白’的智能化、业务实战化的融合系统建设。所以,近年来亚安一直在‘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上下功夫,争取研发出更多具有亚安特色的产品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龚庆明介绍,“网络高清摄像机、高速球、高清电子警察、高清卡口系统等都是我们的切入口。”
  五、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从各个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来看,其投资份额都是数以亿计,建设周期也都在3年到数年不等,投资承建的主体也不尽相同等等,一系列因素也给这个庞大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发展阻碍。
  (一)尚达不到智慧的要求
  在去年召开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五次专题研讨会上,浙江省副省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毛光烈对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对策做了深入分析。
  在毛光烈看来,智慧城市具有智能感知、系统协同、智慧处理、机制先进、服务优质等特征,但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认识、技术、实践上还达不到“智慧”要求,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和挑战。
  他认为,当前智慧城市之所以缺乏“智慧”首先从认识上就存在问题,大多数地方将智慧城市等同于数字城市。其实不然,他表示:“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是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智慧城市基于数字城市,但高于数字城市。”
  从其技术创新方面来说,没能开发“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毛光烈认为,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实际项目来看,其缺乏安全可靠、管理严格、服务一流的云服务业务工程公司,同时,承担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司缺乏成功案例与经验。
  因此,毛光烈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挑战是:信息依据类别、行业、部门、地域被隔离;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被割裂和遗忘;信息的利用由于技术障碍和体制弊端而受限制。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要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系统之间按需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龚庆明认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实际落地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是技术的障碍:大数据处理滞后,三网融合水平低,城市管理柔性差,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弱等;其次是体制弊端:部门分割导致信息封闭和壁垒,互联互通共享难,电子政务重复建设十分严重等;第三是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均严重不足;最后一点则是观念落后:城市管理重“管”轻“理”,法制观念、人本观念、服务观念均非常缺乏。
  (二)各部门协调不到位
  除了提供的产品达不到真正的“智慧”要求外,相关人士还表示,当前,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相对独立,很多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因此也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此外,各个职能部门标准不统一,也造成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不到位的弊端。
  “我认为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在政策主导上,由于一些非技术型的问题造成项目无法实施。比如,在某个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中,一个灯杆上有8个摄像机,这其中包括城管、社会治安、环保局、交通、派出所街区多个部门的,这就出现了一个资源无法共享的问题,即便是可以共享也还存在谁主导的问题。还有在某个市的项目中,各个职能部门都去抢资源,这就出现了各部门协调不到位的现象,这些瓶颈也是不能忽略的,”相关负责人对当前智慧城市存在的瓶颈进行了深入分析。
  毛光烈也曾表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管理部门各搞一套,甚至一个部门内部也各自为政,造成“有网无联”。比如,治安一套探头一个网、城管一套探头一个网、交警一套探头一个网,且不相容。
  每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发展不均衡,各个城市都还处在摸索的阶段,但是也都相继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有些城市的监控、一卡通等安防设施逐步齐全,但是还没有完全达到完全互联互通的程度,黄志勇表示。“智慧城市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需要整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的平台向各个系统提供其所必须的内容。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地方的信息还是一个孤岛,比如在大数据方面,银行是银行的数据,运营商是运营商的数据,都没有产生关联,很多数据都是一个孤立的世界,很多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达不到互联互通的要求”。
  六、智慧城市需积极谋篇布局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参与主体来说,面对众多的发展阻碍,更应该沉着冷静,业内人士表示,要意识到智慧城市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只要参与进来,就会获得众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在参与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耐心,积极谋篇布局。
  黄志勇表示,随着智慧城市新的目标和要求的提出,企业在参与竞争的同时,需要不断地丰富产品线,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多的创新型产品。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近日在阐述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时也表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经有很多个城市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但是在不少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不智慧的做法,例如高度雷同的规划。
  “对每一个城市来说,需要找准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信息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准备期、发展期和提升期。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特点和信息化水平程度,可分成后发城市、问号城市、潜力城市和明星城市四个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选择的路径也应该是不一样的,面临的任务也有所不同。各个城市找准自己的位置,就知道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张新红认为,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城市自身的条件和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做到因地制宜,并将这种策略贯穿到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
  同时,张新红还认为,每个城市不要形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应该寻求创新和突破,要在顶层设计和尊重创新之间进行协调;处理好本地应用与覆盖全国的关系;深入挖掘表层应用和深度需求之间的关系;梳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社会共同参与之间的关系。
    (文章主要内容来源安防市场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