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型信息化 中国信息化发展必由之路
来源:计世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什么模式才是适合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选择?著名信息化专家、济南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赵炳跃教授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效益型信息化才是发展中国信息化事业的必由之路!

  赵炳跃教授从事信息化工作超过22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实际学习考察过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工作。无论是军事信息化,还是城市信息化,都是其中的参与者和实践者,2004年被山东省政府荣记二等功。济南市是全国的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智能交通试点城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试点城市。

  在记者参加的几次公开会议上,赵炳跃教授明确提出信息化要以效益为导向,取消以技术指标为设计目标的工程师思维方式。“我本身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用过12种计算机编程语言,但今天我见到信息化方案时,首先关心的并不是技术水平有多高,采用了什么当代最先进的IT技术,而是能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尤其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现在,全国的趋势已经明朗。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推广的跨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工程,旨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税源监控失真、税收流失问题,为国家增加财税收入。企业则加大在自动设计、制造过程控制、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投入,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济南市在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工程试点过程中,突出抓住财税增收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挖掘信息化的效益。作为该工程的执行人,赵炳跃教授认为只有产生效益,该工程才算真正完成。当国家在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四个部门进行试点推广时,济南市已经完成了20个部门的信息互连,所产生的信息悄悄地为国家增加了1亿多元的税收。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先后两次在全国推广济南的经验,山东省专门组织了全省性的培训班,请济南市的同志介绍开展财税增收信息化的成功做法。

  “没有效益的信息化时代已经结束,创造价值的信息化事业才能永恒。”这个观点不仅是对CIO们提出的,更是给效益下滑中的IT企业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