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未来五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在这一时期实现“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和谐河北建设,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好基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完成这样的历史重任,我们具有较好的前进基础。“十五”期间,我省积极有效地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战胜非典疫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提前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发展思路日益清晰。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和谐河北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和“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支撑,狠抓重大项目、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对外开放四项重点工作,培育壮大十大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各方面工作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回顾“十五”时期的发展,我们有以下重要启示:必须坚持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大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干扰、动摇或偏离这个中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不迟滞、不失误;必须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破除各种束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弊端。这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宝贵实践,也是继续前进的重要经验。 

    (三)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区域之间的体制性和政策性差异缩小,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特别是,我省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新一轮结构调整促动“南资北移”,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为我们释放蓄积多年的“两环”优势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四)在看到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必须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战略支撑作用不强,影响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人才、劳动者素质等对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阻碍了工业集约化和服务业水平的提高,也使地方财政和居民收入增加受到影响;改革总体进程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障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的难度加大;政府管理方式、干部队伍素质和领导发展的能力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适应。应当看到,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进入加速变动的时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更加迫切,任务更加艰巨。 

    (五)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精心谋划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要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规划建立在正确认识省情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广大干部群众智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要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符合河北实际,真正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进军号角,成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更快更好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 

    (六)“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实施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和谐河北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更快,就是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一些,追赶先进省份的步伐更大一些;更好,就是效益更佳,质量更优,结构更合理,发展更协调。总之,就是要使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人民生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奠定基础,就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抓好具有战略意义的五大工程,为后十年的发展积蓄力量。实施主导产业工程,壮大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十大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加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后续保障能力;实施体制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社会事业、行政管理体制等项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实施社会进步工程,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全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农民增收减负、食品药品安全等十项“民心工程”,推进和谐河北建设,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 

    (七)根据上述总体要求,要科学制定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完善经济发展指标,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指标。“十一五”期间,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人才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生态环境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河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八)实现以上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深化对它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在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上提供有力保障,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的,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观念,把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任务。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深化和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着力消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培育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城市化摆在活跃全局的战略位置。加快产业的发展和聚集,带动农村人口战略转移,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按照突出重点、梯级推进的方针,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落实“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实施分类指导,发挥各地优势,着力打造区域增长极和高增长产业群,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越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越要处理好社会矛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树立积极的稳定观,通过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维护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条件,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促进。 

    三、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 

    (九)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十一五"时期,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稳定优化农业,做强提升工业,全面振兴服务业。继续贯彻"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方针,培育壮大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构筑支撑更快更好发展的战略产业格局。 

    (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是我省最具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也是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产业,要打造高增长产业群,使之成为推动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按照高端、精品、专业化、深加工方向,全面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建设钢铁强省。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建设百万吨级造船基地、专用车生产基地、大型变压器和燃气轮机出海口基地,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和配套产品。加快发展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盐化工,推进曹妃甸、石家庄、任丘石油化工基地和沧州化工城建设,提高加工深度,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联配套的化工产业体系。 

    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要以提升国内外市场分工中的地位为目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培育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和产业园区,推进集群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十一)高新技术产业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和后续主导产业,要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打造局部强势。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和重大项目,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体。发挥信息产业的突破性带动作用,加快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十二)服务业发育程度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一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拓宽领域,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覆盖全省、融合京津、联接国际的现代物流网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旅游精品,构建与周边省市融合贯通的大旅游圈。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支持发展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十三)发挥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必须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主导产业。扶持一批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产业,整合提高,做大做强。支持一批具有较强优势的特色产业提升层次,延长链条,增强带动力。推进工业小区建设,实现集约集群发展。 

    (十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推进能源、水利和综合交通建设。加快电源项目和输变电主网建设,推进冀蒙煤电基地合作,抓好"两纵六横十库"供水骨干工程,完善"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和城乡公路网,新建铁路客运专线,积极发展航空运输,强化信息、通讯、环保和生态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体系。 

    (十五)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必须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和上马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特别要重视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建设要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资源条件相适应,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与产业整合相结合,通过建设大项目,培育大基地,促成大园区,发展大产业。 

    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十六)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要调整发展思路,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要深化改革,健全法制,改进考核评价方法,为在更快发展的同时做到更好发展,创造体制和政策环境。 

    (十七)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缓解土地、水、能源和矿产等资源约束。积极推进集约化生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产业和园区集中,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在重点行业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培养农业循环产业链,促进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发展节水型农业、节能型工业和低耗型服务业,推广节水节能省地型建筑,支持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技术开发及改造项目,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倡导合理消费,鼓励绿色消费,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和节约型机关。 

    (十八)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机制,切实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依托重点项目,加强科研攻关,在重要产业和行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风险投资机构、各类孵化器及创业中心,发展科技咨询、评估、论证等中介机构,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三大平台,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 

    (十九)贯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方针,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加快水环境、城市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和地质灾害治理。加强环境污染监控,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风气。 

    五、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二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稳定完善惠农政策,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大空间。 

    (二十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提高菜果,做强畜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品种结构,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把畜牧业做成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加快区域布局调整,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十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二十三)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改变落后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政府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资建设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农民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建设美好家园,到2010年,力争40%的行政村建成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文明生态村。 

    (二十四)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战略转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维护好处于流动就业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统一户籍、就业、城市公共资源居民共享等制度,逐步形成农村人口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框架。 

    (二十五)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引导企业集中布局,培育壮大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县城和部分重点镇,将基础条件较好的率先建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提高城镇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把发展中等城市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战略切入点,支持现有中等城市做大做强,支持一批条件好、实力强的县级市或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着力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城镇组团式发展,推进环京津、环省会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取向,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创新城镇建设体制。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六、全面实施"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 

    (二十六)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省整体竞争力的重大决策。总体思路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发挥区域优势,以重点地区的发展和突破,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与优势产业的壮大,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和整体水平提高;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开放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十七)"一线"地区,要发挥产业聚集程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等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南厢"地区,要发挥交通便利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北厢"地区,要发挥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业、生态林业和旅游业。通过产业整合、区域互动,使全省经济在布局优化和集约发展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重化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服务"三北"、面向全国的优势资源原材料物流中心。 

    (二十八)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重点,壮大沿海经济带。统筹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的建设与发展,在确保煤炭运输大通道畅通的同时,积极发展铁矿石、杂货、集装箱、原油、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运输。大力发展海洋运输、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加快推广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以临港工业园区为载体,充分利用工业用地充裕的有利条件,强化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做强临港产业。积极推进曹妃甸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建设现代化的重化产业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快黄骅港临港工业区开发,建设以化工为主的综合工业园区。 

    (二十九)充分发挥"两环"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和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加快大型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机场和城际交通、信息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的互通互融。加强在资源共享、产业对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叠加优势,错位发展,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重化工和配套加工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促进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协商协调,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环渤海地区以及与其他省份的经济技术合作,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三十)着眼增强内在动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引导当地干部群众更新发展观念,克服安贫心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坚持经济发展、群众生计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培育中小城市,促进人口转移集中,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动员各方面力量,推进扶贫开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为加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七、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和全面开放 

    (三十一)抓住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有利时机,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推进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推进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改革,推进有利于扩大开放、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改革,务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相互促进。 

    (三十二)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责范围,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机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实施"提质提速"工程,降低行政成本。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立施政责任追究制度。 

    (三十三)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在优势行业组建大公司大集团。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制度。 

    (三十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决落实以放宽准入、公平待遇为重点的各项政策措施,破除心理壁垒、操作壁垒等非政策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继续实施"百强民营企业、百家成长型企业"扶优扶强计划。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三十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载体。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着力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和城镇社区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和规范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三十六)深化财政、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增强经济调节能力。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财政收入范围。推行财政激励政策,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市县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绩效评价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加强政府投融资机构建设,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三十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优化出口结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优势出口产业,壮大出口主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重视发挥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进重要战略资源、重要设备和关键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能源资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加强与铁矿资源富集国的合作,提高我省钢铁行业资源保障程度。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我省企业合法权益。 

    (三十八)坚持互利共赢,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改进招商方式,培育专业招商机构,提高招商实效。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扩大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投资强度,注重引进科技型、龙头型大项目,推进出口加工区等高开放度项目建设,增强开发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八、努力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 

    (三十九)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把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发展不同层次的再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提升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激励保障,促进合理流动。以项目开发为重点,引进急需人才,发挥关键作用。 

    (四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科学普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建设文化大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文化组织和机构,推动文化资源共享,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努力创建一批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规范文化市场,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四十一)加强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 

    (四十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提高并合理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协调推进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鼓励灵活就业,发展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对特困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建立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适时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待遇。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四十三)完善社会保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强化资金筹集,提高统筹层次,改善管理服务,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全覆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加强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积极办好社会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扶贫济困,提高社会救助能力。 

    (四十四)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在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同时,完善城市社区功能,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加快行业协会发展,重视社团组织建设,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地方立法,强化执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安全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社会安全工程,构建现代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九、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 

    (四十五)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关键是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发展的能力。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确保决策科学、不走或少走弯路,及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十六)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高总揽全局、统筹协调的能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科学发展观教育,进一步统一全省党员干部的思想。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做好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的工作,加强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四十七)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节的关系,深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自觉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和技术进步规律,把握生产力布局的新趋势,提高运用市场机制获取资本、技术等资源的本领,使政府的重大决策更科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充分,各类市场主体更具活力。 

    (四十八)把握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征,提高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综合运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进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支持和参与改革。建立健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防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十九)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干部培训,全面提高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继续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 

    (五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归根结底是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继续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大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省委号召,全省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为顺利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