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网易,同时写给中国互联网(中)
来源:博客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阅读导航:

   四,搜索。
   五,网游。
   六,电子商务。

   四,搜索

    搜索,真是一块令人心动的蛋糕。互联网的英雄们想着来为自己分一大块。至于谁能分大块,谁能分小块,谁会成为搜索领域的新霸主,谁会再造中国互联网的奇迹,一切都没有定数。
  
    互联网,没有永远的老大。
   
    汤建华简析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

    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英雄辈出。百度、google、中搜、搜狗、爱问、网易搜索等等。究竟谁是中国搜索市场的下一个老大?且看分析。

    互联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行业,一个又一个的革新在某个角落酝酿着,一个又一个的创业者正在某个角落磨着拳擦着掌。

    这是一个财富英雄辈出的年代,谁赢得了网络,谁就赢得了财富。

   (一)百度篇——baidu.com
   
    百度,目前中国搜索市场事实上的品牌老大。百度的用户范围很广,普通网民占大部分,精英也很有一部分使用百度的服务。在最普通的网民大众那里,百度=搜索。至少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在普通网民那里还是这样。至于以后百度能否长久保持品牌老大这个位置,要看其他各路搜索英雄在搜索上投入的力度以及百度自身的情况。

    1,百度与纳市
   
   在中国百度打败了google,百度在纳市上市之时,美国人为这位心目中的英雄疯狂!于是就有了百度的股票近乎疯狂的高涨,这时一些投机者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疯狂,当美国人为百度的疯狂到达了顶峰,就是那些投机者脱手股票获得收益的时候了。当百度的股票开始回落的时候,一些原本不是投机者的人也跟着脱手股票。百度的股票高涨过后回落就属于正常现象了。最聪明的莫过这些投机者。百度股票回落之后,又反弹上升,是理性投资者看到了百度的价值,至少觉得百度还很有价值,还会升值。股票市场,有时候就是一种游戏,有时候总是被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在引导着这一场又一场的数字游戏。    
   
    一个企业的价值不能以短期的股票价值来衡量,因为能导致股票价值偏离企业实际价值的因素太多。一个企业的运作要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不是以变化多端的股票市场。

    当百度在纳市的股票下跌之时,百度没有慌,因为百度心里有底。最了解百度的是百度自己,最清楚其股票市值的也是百度自己,所以,百度没有慌,也用不着慌。在短期内,百度铁定了是中国搜索市场的老大。这个时间有多长,那要看中国搜索市场上的其他英雄接下来在搜索上的动作和百度自己的能力。百度,至少现在还是中国搜索市场的老大。
   
     至于未来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互联网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2,百度与google

    百度在中国之所以会强过google,本人在以前(2005年11月30日)的一篇名为“在中国百度为何强过google?”分析稿中做过简单、浅显,但是实际的分析(欲知详情,请查看此文。原文地址:http://column.bokee.com/97321.html)。

    其中讲将到的原因算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google未能做好在中国的本土化(google的本土化确实是个问题,下文会单独分析一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相对于百度而言,对于中国市场,google是后来者。

    但从长远来看,倘若google真的实现了很好的本土化,googe要战胜百度,不是什么难题。

    google有什么?google有3000位世界一流的工程师,技术一流。google有大把大把的资金,财大气粗。

    google要资金有资金(而且是大把的资金),google有技术有世界一流的技术。google缺什么?缺本土化人才。

    google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那将是百度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对手。同时也是整个中国搜索市场最强有力的对手。不仅仅是搜索领域,届时,google将成为整个中国互联网最强大的对手,整个中国互联网将为之颤抖。

   3,百度短期内的最强大对手——马云领导下的雅虎(中国)
 
    雅虎(中国)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多大的作为,但今天不同了,以后也将不同。这个不同是因为有了马云的领导。(我个人绝对没有要抬高马云的意思,我是照直分析)

    马云这个人思维没有条条框框,思维极其开阔、活跃,做事从不循规蹈矩,不按章出牌。此人做事,什么方法好用,就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有利,就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能迅速扩大影响,就用什么方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切因时因势而变。此人性格狂妄自信,处事果敢、大胆。敢为他人之不敢为,敢为他人之不愿为。此人运作企业可谓游刃有余。从阿里巴巴到淘宝再到现在的雅虎(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马云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商业人才。

    马云领导下的雅虎(中国)在走着一条与百度相对应搜索社区化道路。老实说,现有的雅虎(中国)对社区的整合能力已不在百度之下。只是雅虎(中国)的品牌影响力目前在中国未能胜过百度。

    新的雅虎(中国)是一个已经本土化了的雅虎(中国)。是谁将它本土化了的?是马云,一个有胆有识的狂人。

    马云领导下的雅虎(中国)短期内就有可能威胁到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品牌老大的位置,至于为什么,留在后文“雅虎(中国)”那块再说。

   4,百度的一位隐性的蓄势待发的杀手级对手——中搜(中国搜索)

    如果说百度是目前中国搜索市场事实上的品牌老大,那么可以说,中搜是中国搜索市场事实上的技术老大。绝对没有要抬高中搜之意,只是照直分析。

    单讲搜索框里的搜索,百度是老大。单讲品牌形象百度是老大。但是讲综合搜索技术实力,中搜才是目前事实上的老大。

    至于中搜这个目前中国市场事实上的技术老大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大的作为,本人在上篇分析稿“汤建华:中搜要引领新互联网江湖?新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原文地址:http://column.bokee.com/102887.html)中做过简单的分析,不过有些地方还不够深入。比如说对中搜“网络猪”产品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如若要把我的分析写成文稿的话,估计又是长篇大论的了(汤建华这个家伙,如若要写的话,估计不写个一、两万字是不会放手的,此人能扯)。

    根据汤建华这个家伙对人性的了解、对网民行为和思维习惯的了解,以及对互联网大势的把握,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必将大红大紫。(在此注明: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是单指中搜的网络猪)
  
    中搜,一但运作开来,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又将有一个新的格局。

    中搜——百度的一个杀手级对手。汤建华是个老实人,所以此话一点都没有夸张。

    面对马云领导下的新雅虎(中国),百度是要拓展还是专注;面对中搜,百度是否也要进军第三代搜索引擎。这些都是百度领导人的事。汤建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说了不算,所以我就不说了。
   
  (二)google篇——google.com

    google——世界互联网的巨人。一个足以让世界互联网为之颤抖的巨人。然而,这位令世界互联网都感到害怕的巨人,到了中国,就显得有点不能适应,显得水土不服。

    google有什么?google有世界一流的技术,google有强大得让人惊叹的资金后盾。

    在google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如果你有一个好的idea,如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么你的idea就有可能成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就有可能改变千万人的生活方式。这才是google最吸引人的地方。
 
    要技术,google有!要资金,google有!那google缺什么?google缺的是能将其真正本土化的人才。google的本土化是一个严重而又严肃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倘若google真的实现了本土化,google将是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僵梦,整个中国互联网都将为之颤抖。
      
    中国,是一个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各方面都很特殊的国家。任何一家国际公司进入中国,要想在中国市场上占领领导地位,不吃透中国文化,是做不好中国市场的。换句话说,google如若不实现本土化,想在中国做老大,那是空谈。

    google本土化了吗?很明显没有。google没有中文名字暂且不说,就从google的搜索引擎主页面说起。(当然本土化并不仅仅指页面)

    用过google的人都知道,google搜索引擎网站的中文版主页面是从英文页面简单翻译过来的。这叫中国化吗?这叫本土化吗?这叫设计吗?

    设计是一种文化,前文中已经讲过。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适合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google在设计页面的时候,考虑过这些问题没有?很明显没有。估计google里也没人有我汤建华这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汤建华这个家伙无聊的时间多的很,所以就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了,google里可不会有这样的闲人)。

    是的,google的页面以简洁著称。是的,简洁,谁都喜欢,我也喜欢。可你这是来到了中国,来到中国这个特殊文化环境下,来到这个以方块字为母语的国家,大多数的的思维习惯都是汉语的思维习惯。是的,有些人看着google的页面觉得很漂亮,很习惯。是的,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脑子里还存储另外一种文化因素,那就是英语文化,这是文化在个人身上的融合,思维方式也随之有所改变。再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一样产品或服务,即使最初你不习惯它,可是用的时间久了就了慢慢觉得没什么区别了,没什么特别的不适应,这是因为这个产品或服务的风格或模式已经存储进了你的大脑,成了你思维的一部分,已经被你的思维习惯所接受,成了你思维习惯的一部分。
 
    举个一例子,是一个有关我切身体会的例子。

    我刚开始用MSN的时候,感觉很不说,看着MSN就不爽,看着别扭,感觉这不象是个用来聊天的东西(不象是即时通讯工具IM),感觉它的整个设计一点都不符合我的思维习惯。再看看与MSN相对应的hotmail,我只能说两个字——小气。那里面的布局设计足以把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憋死,不仅仅是“小气”这两个字就能表达我的最初感觉的,准确地说是hotmail布局的方式基本上就不适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MSN,我用着用着就渐渐习惯了;hotmail,我用着用着,也渐渐习惯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它们这种设计风格,这种设计模式已经进入了我的大脑,融合到我思维里了,成了我思维的一部分,慢慢地就习惯了,看清楚了了是“慢慢地习惯”,这个慢慢是需要时间代价的,互联网瞬息万变,时间不等人,你的服务没跟上,也不会有人等你。(老实交代,我现在用hotmail还是有点不习惯,我用hotmail其实是因为我有一个MSN帐号是hotmail邮箱,所以顺便开通hotmail,并不觉得用的很爽) 

    汤建华这个家伙说了这么多,难不成希望以后这些世界级的巨头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去改变其产品或服务设计风格?估计是不会的了,谁会理这个毛头小子的话,他说该改那就改?MSN又不是他的,hotmail又不是他的,google又不是他的,所以他说的话不算数。你也当作是随便看看就行了。
 
    MSN用起来远远没有QQ爽,要不是看在它商务办公专用的高端产品的份上,打死我我都不用它。相信你多少也有过这种感觉吧。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想说明一点: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外设计出的作品,不适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习惯。

    google来中国了,google将它的简洁也带到了中国。但它仅仅是将它的英文界面复制了过来,然后翻译成中文界面。这不叫设计,这只是复制,这叫翻译。就算要复制也得针对中国环境做一点点修改吧,可它就是简单地复制,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看看百度与google的页面吧(友情提示:看到这里,请您打开百度与google的搜索引擎主页面)。百度的页面与google的页面有两种完全不同味道,尽管它们的页面设计都很简洁。google将其在中国的版本翻译成了中文,但翻译不等于设计,这我前面讲过,设计要根据特定的文化来做。

    看看百度与google的页面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觉得哪个页面设计给你的感觉更好。

    百度的页面简洁、大气、清爽;google的页面清爽、简洁、小气、别扭。这就是区别。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设计作品。

    在中国人眼里,goole的页面设计远远赶不上百度的页面设计。而在google那邦工程师眼力,肯定是觉得google的设计很漂亮,包括中文版本。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的区别。这就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思维上的区别。google 的英文界面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相信是受很多人喜欢的设计作品,因为这是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观点。到了中国就不行了,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极其特殊文化的国家。大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不同于老外。(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英语学的较好,经常看英文资料,可能就对google的页面觉得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因为英语学的好的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英语文化的影响,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不再简单单纯的是汉语的思维方式了,从这一点上来看,很多精英选喜欢用google就不奇怪了)

    很多人可能在想,这不过是一个页面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非也。这个页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google中国化的问题。

    google来到了中国,其思维却未能中国化。还抱着原有的思维在中国做事。常常说要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就连最基本与用户接触的第一界面网站主页都未能实现本土化,本土化从何谈起。是去找那些国际权威机构来研究中国文化吗?那些文化研究的权威机构对中国文化的真正了解有多少?他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吗?那些权威机构大不了就是在办公室里查查资料分析一下中国文化,再大不了就是做一些调查问卷,再进一步的大不了就是在街头巷尾了解一下中国文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真的很了解吗?他们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真的很了解吗?他们对中国普通大众的行为习惯了解吗?

    有些事情并不是做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的,有些事情并不是在网上发发调查问卷就能调查清楚的,你必须深入生活,深入到最普通的网民中去,去发现,去了解,去总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有着极其特殊文化的民族。最了解中国人的还是中国人自己。最了解中国文化的还是中国本土企业。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常常未能吃透中国文化,所以,常常玩不过中国本土公司,尽管有时候这些外来公司很强大。

    百度是如何的推广开来的?
    一,通过网站联盟,进行推广。
    二,通过网民自主传播,即亲朋好友同学同学同事网友等相互转告而传播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这一点的传播量是非常大的)
    三,通过广告传播。
   
    google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能广泛传播开来呢?难道google就没有网站联盟,难道google就没有打过广告?其实,如果你留心的话,google的广告互联网到处都是。google有一个与各大站点合作共同赢利的广告系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行字“goooooogle提供的广告”,这行字其实就是google在为自己打广告。而且当这个系统上没打广告之时,就会显示google的品牌。从这个角度上讲,google广告可谓遍布互联网。google打过的广告丝毫不在百度之下,反而远远超过百度。

    google有网站联盟,google也打过大量广告。那为什么google到现在还没有超过百度呢?问题就出在网民用户自主传播这一块。这是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细节问题和网民思维、行为习惯的问题。
   
    千万不要小看网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网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命运。不符合网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再好的技术,再好的产品,网民都有可能不买帐。

    google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网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如下:
    一,中国的母语是汉语,google这个单词对于最普通的网民不习惯,需要去记忆,而百度(baidu)确实两个汉字和拼音,原本脑子里就有。
    二,google的页面设计没有从中国文化心理出发,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        google的页面在给用户的心理感觉上不尽人意,远远没有一个世界级巨头该有的气势,或许换个国家的人来看,就会觉得google的页面很有气势了,但这是在中国,必须尊重中国的文化心理,网站页面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google中文版的页面小气(尽管它那几个“google”的字母很大),google中文版的整体页面设计别扭,不够大气,简单地说就是不够爽。
    三,google的主页面没有网民常用的mp3下载。
    四,google的主页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其产品整合进去,比如说Gmail、google talk等等。
    五,等等。

    google在中国如果真的实现了本土化,其势将不可挡!google如果真正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以其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后盾,要战胜百度不是什么难题。

    从长远来看,google这个巨人,迟早会在中国实现本土化,至于这个本土的实现需要多长时间?那就说不定了,只能看google自己了。至于要由谁来将google本土化?这也是google自己的事了。

    如果google在短期内就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那将是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僵梦。中国互联网将为之颤抖。世界互联网已经为google颤抖了,在中国还没有这么明显,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给google造成一定的进入壁垒。google要想实现本土化,必须吃透中国文化,或者找一位能将google本土化领导人。比如说找一个像马云这样一个有能力将雅虎(中国)本土化的人。

    google已经令世界互联网颤抖了,Gmail、Google Desktop Search、Google talk、Google Base、Google Video、Goole map(以及Google Office)等等,google似乎要将触角伸向每一个角落。这个巨人真有点令整个互联网感到害怕了。这个巨人有世界一流的技术,有极其强大的资金后盾。它想做什么产品都有可能做成,只要有好的idea。

    google这个巨人,一旦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旦在中国苏醒过来,其力量将大的惊人,大的令人害怕。其力量足以令整个中国互联网为之颤抖。
 
    有关google的小专题就写到这里,文中用了的大量篇幅写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向大家说明,一个民族文化对人的思维及行为习惯的深刻影响。
   
    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不要忽视网民的任何一个行为习惯,因为网络应用往往是细节制胜!

    下面进入下一个小专题——中搜

  (三)中搜篇——zhongsou.com 网络猪

    中搜,中文搜索领域事实上的技术老大。不管这位老大现在有没有占据市场老大的位置,但中文搜索领域技术综合实力的老大位置非中搜莫属。本人只是客观分析,向来不会刻意去抬高哪家互联网公司。

    中搜,这个技术老大,到现在都未能有所作为,有其一系列特有的原因。

    中搜“网络猪”产品的品牌形象、产品设计、整体构架、市场推广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不是在挑中搜的毛病,不是跟中搜过不去,我要是不喜欢中搜这家公司的话,完全可以躲到一边,不理不问,也不会在这里分析,更不可能写以前那篇有关“中搜”的专题分析稿)。

    中搜,因小失大。
    “网络猪”的名字由来是英文“Personal Information Gateway”的字头缩写,简称为“PIG”,意思是“个人信息门户”。这个取意可以说非常之好。但坏就坏在这个“pig”是猪的意思,就是“网络猪”中的这个“猪”字。
   
    这个“猪”字,要是在别得国家倒无所谓了,可这是在中国。在中国“猪”字对人而言带有侮辱性的味道。每个正常人都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可这个“猪”字恰好深深地伤害到了中国网民心中那个敏感地带。这个“猪”字足以将很多网民阻挡在外,不愿意接受中搜的“网络猪”产品,尽管它很好。有人会说猪是一种很有福气的动物啊,很可爱啊,是的猪是很可爱,很有福气,但用它来形容的时候,味道就不一样了。我知道中搜里的很多员工也乐意称自己为某某猪,是的,这我能理解,但在某种程度上那是工作的需要,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象中搜员工那样坦然的称自己为某某猪的,我和我的一些网友在用网络猪,但我们基本上都不提“猪”字,(有一种情况,我会提到猪字,那就是我旁敲侧击地调查他时会提到网络猪这个名字。汤建华这个家伙很讨厌,时不时会问网友一些特别的问题(不仅仅是关于网络猪),象是个调查员或侦探什么似的;有时候,一些网友会很慎重地问我“你到底是做什么的?莫非是**的研发人员?”,老实说,我时常在聊天之于询问对方网友有关各种各样网络产品的使用体验,这差不多成了一种习惯,就像思考是一种习惯一样;还好我技术较高超,一般不会被怀疑,当然,有时候也招怀疑,在所难免~ :))。我知道中搜“网络猪”的立意是很好的,但一般网民是不会了解的,不被网民了解是件严重的事情。不被了解,更谈不上使用和认可。没有人愿意被人称作“猪”,包括中搜的员工。猪,这个称呼在亲近的人之间喊着玩还可以,普通人之间是忌讳这样喊的。

    做网络应用,产品或服务给用户的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有时候这个第一印象直接决定着用户是否会进入使用该产品或服务。如果用户一看到产品就没好感,是不会去使用的。网民用都不愿意用该产品或服务,那再好的技术也是白搭。

    中搜“网络猪”的名字没弄好,桌面形象没弄好。产品细节设计上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只是做了半成品。很多细节都没有从网民用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角度去设计。

    网络猪的整体创意及设计都很好,但很多细节地方都没能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考虑。如果把用户体验比做一张纸,那中搜的这张用户体验纸百分之七十是空白。

    中搜的网络猪原本是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而设计出的新产品。总体创意和设计都很不错。但很多地方都未能做到力求更好,从品牌形象设计到很多具体产品细节设计。

    网民的行为习惯,并是哪天突然想知道、想了解就可以知道和了解的。也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能了解的。你必须留心生活,深入网民大众,你必须留心观察网民行为习惯的每一个细节。网民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网民身上一般是不会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网民身上有的就是一些思维习惯细节和行为习惯细节。要做好网络应用就必须抓好这些细节。网络应用的最基础的基础是网民大众。做网络应用必须在最大程度上聚集网民。失掉了网民这一环,想做好网络应用,就不大可能了。

    汤建华这个家伙自己有电脑,可他还时常到网吧去上网。难道他有病吗?自己有电脑还跑到网吧去上网?答案是,他没病。

    汤建华这个家伙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趟网吧,难道他真的是为了去网吧上网的吗?很明显不是。他是去看网吧最近在流行什么,最普通的网民在玩什么,在关注着什么,在追逐什么,是去看网吧里的一张张丰富多采的面孔,一个个细微的举动。再就是看网吧电脑屏幕上都有些什么东西,分析整个互联网在网络应用这一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当然,也顺便上上网,好歹也是花了钱的,不上网,对不住啊。
   
    以一颗放松休闲的心态去网吧,以一种细腻的心去观察,以一种深刻的思维去分析。轻轻松松,别玩边观察,边玩边思考。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有关普通网民的很多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感受整个互联网的气氛。其乐无穷。
   
    汤建华这个家伙自认为,生活中无处不观察,无处不分析(不要误认为我这样会很累,其实我很轻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留心观察就行了)。
   
    汤建华这个家伙真能扯,越扯越远了,回到正题,继续说中搜。

    老实说,中搜“网络猪”是一个好产品。但这么好的产品至今未能推广开来。确实令人遗憾。不得不说明一点,这个产品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善。从产品形象设计到产品具体各项功能设计很多地方都没有做好人性化的工作。做产品具体设计要从网民的行为习惯的细节出发,要从网民思维习惯的细节出发。简单地说,做网络应用的产品设计要从网民角度出发,而不是站在高处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设计产品。

    中搜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要拿着具体的东西来说明。如果让汤建华这个家伙在这里胡扯的话,估计又是一、两万字,这个家伙人能扯。:)

    中搜的网络猪是件好产品,我一直这么说。我也说过中搜若是想谋求快速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或是改良。记得在我的上篇文章中搜那个专题分析稿中,我说过中搜要考虑从网吧作手。12月6日中搜启动了一个“中国搜索多层次网络猪直销经营计划”,这个计划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会很大。中搜只理解了我的一层意思,我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要中搜到网吧去推广,我的意思是希望中搜能以网吧为参照来思考一些问题。中搜“网络猪”至今未能推广开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网络猪本身。网络猪上还有很多的东西未能完善。网络猪是件好产品,技术实力目前无人能敌。但再好的产品也是为应用服务的,应用在谁身上?应用在网民身上,所以,一切有关产品规划和设计都必须考虑网民这个因素,考虑与网民可能相关的一切问题。从用户的角度对思考问题,然后对"网络猪"做出改革或改良。

    对于网络应用,一项产品或服务,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它就在为自己宣传,而不是等到特定的某一天,觉得自己火候到了,再准备去宣传。网络应用,从应用之日起,就在为自己宣传。

    据说中搜2006年会搞大型的宣传活动,不知道他们讲的宣传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对于中搜,一切都是未知。要在此说明一点,一件产品或服务如果各方面做的很完善的话,是不需要刻意去宣传的。QQ兴起时做过很多大型广告宣传吗?百度最初做国广告宣传吗?都没有。他们最初的兴起靠的是网民的自主传播。最廉价,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就是网民自主宣传。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会得到网民的自主宣传呢?答案是让网民喜欢的产品。中搜“网络猪”从技术和功能上就是件好产品,但不等于网民就容易接受它,就会喜欢它。为什么一个好的产品却不容易被网民接受呢?问题和答案都在“网络猪”身上。我也不想多说了,关于网络猪,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都没做好,而网民的网络生活就是由一些基本细节组成,细节足以影响到网民。网络应用往往也是细节制胜。

    中搜,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的先驱,按照现在这种情况,这位先驱能领先多久?关于中搜的威胁,本人在上篇分析稿中也简单提到过。
    中搜,英雄危机四伏,再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这个第三代搜索引擎的市场,就有可能让给后来者去做了。

    (12月27日补:今天刚看到一条消息,称中搜将邀请网友为“网络猪”改名,起个新名字。哎~ 总算肯改了,一直都觉得中搜很倔,总算转换心态了,恩,这是件好事,好的开端,改个好名字对中搜而言至关重要,一个好名就象征着中搜一个好的开始。但仅仅改个名字还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后期工作要跟进,要有能力重新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中搜“网络猪”改名后必然引来一系列舆论,其中不乏负面舆论。改名只是一个开始,中搜要走的路还很长。中搜,一路走好!)

     (12月28日晚20:50补:刚刚重起网络猪时系统提示网络猪推出对4.0的改进版本,只是稍微做了修改。关于这个新版本,有些地方对以前的版本做了一些改进,不过还有很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人,技术还在其次。因为企业是由人来运作的,再好的技术,再好的产品或服务都需要有人来将他应用于大众。知人善任,也是一个企业家必备的基本能力。
 
    
  (四)雅虎(中国)篇——yahoo.com.cn

    马云领导下的雅虎(中国),今非昔比。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了一位创业型的本土化人才——马云。雅虎(中国),现在的可整合资源已不是一般的搜索引擎公司能比,它的可整合资源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百度。

    雅虎搜索引擎现在的使用者:

    一,使用雅虎邮箱的人还比较多,虽然比不上网易的邮箱使用人数,根据我对身边人的了解,使用雅虎邮箱的还很有一部分,他们之中部分人以前也会到雅虎(中国)上去看新闻,使用雅虎邮箱的这部分人有很大部分会转化为现在的雅虎搜索引擎使用者。

    二,使用上网助手的人还真不少,这部分人中有一部分也会转化为雅虎(中国)搜索引擎的使用者。

    三,对新雅虎(中国)感兴趣和持较认可态度的人,这部分自然而然的开始试用雅虎(中国)搜索引擎。

    雅虎(中国)潜在的用户,这个数量非常庞大,需要去挖掘,需要去打响雅虎(中国)的品牌。马云不惜8000万重金2006年春节于央视打广告,也正是为此。花3000万去拍摄3条广告,足以见马云对这个广告的重视。这3条广告的质量足以影响雅虎的品牌形象的树立,足以影响进入使用雅虎搜索引擎使用者的数量。
  
    相信继2006年央视广告之后,雅虎(中国)还会推出车身广告,站牌广告等等,雅虎(中国)的广告将会遍布大街小巷。

   马云,对于雅虎(中国),淘宝的那一套战略会再一次上演。其实已经上演了,直接说要打倒google,而不是说打倒百度。

   马云这个人思维没有条条框框,思维极其开阔、活跃,做事从不循规蹈矩,不按章出牌。无法胜有法。此人做事,什么方法好用,就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有利,就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能迅速扩大影响,就用什么方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切因时因势而变。此人性格狂妄自信,处事果敢、大胆。敢为他人之不敢为,敢为他人之不愿为。此人运作企业可谓游刃有余。从阿里巴巴到淘宝再到现在的雅虎(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马云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商业人才。

    对于马云,好戏还在后头。

    马云似乎已具备了成为互联网大鳄的资本,其实他现在已经是个大鳄了,我说的是以后会更大。B2B,他先给做了,后来者都跟在后面,他取得了成功;C2C,他后来者居上,把ebay易趣给做了,他又赢了;今天,他又涉足搜索,明天,他将大干一场;关于更久的以后,我可以这样预测,他还将正式进军B2C,他将把搜索应用于B2C,与B2C相整合,真的到那天,B2C格局又要起变化了。这一切,不能怪谁,只能怪马云太聪明,而且很有胆识。思维很开阔而且很有胆识,非一般人能比,把事业当作娱乐来做,把竞争当做娱乐来做,是一个难得一见的互联网商业奇才。

    对于马云进军搜索领域,人们在猜想着搜索与电子商务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整合,这个整合估计是空前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协作配套整合。马云会将搜索与B2B整合?与C2C整合?与B2C整合(B2C暂时还未正式做)?或者局部或全部都整合?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留给马云去告诉你了。

    雅虎(中国),2006年春节央视的广告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广告呢?其实可以大胆的猜出几分,尽管这些广告是张继忠他们几个大导演拍的。万变不离宗,艺术这个东西也不例外。广告创意也不例外。广告创意也是根据文化来做,只是要别出匠心,要能吸引人,打动人,娱乐人等等。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以一种足够特别的广告给品牌树立良好形象。马云花3000万拍广告,花8000万打广告,为的正是这个。

    这个广告最有效的方式是在“雅虎”这两个字上做文章,还有就是在“yahoo!”这六个字符上做文章。大有文章可做。

    在中国,百度较google易于推广,有一个重要原因是baidu比google好记,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重要,而且是十分重要。雅虎的域名主体部分yahoo易记程度在google之上,不在百度(baidu)之下。

    互联网上最有效最廉价的方式,就是网民自主传播。google在网民自主传播上输给了百度。而在中国,雅虎(yahoo)的域名优势又在google之上。关于google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google没有中文名称,这个给google的推广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雅虎(中国),目前,一切都在有条有序地进行着,可以说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2006年,雅虎(中国)品牌知名度将会远远超过现在的状况。

    雅虎,雅虎,幽雅的老虎,此虎不下山,下山必惊人。——汤建华解析

    2006年互联网,将是一个热闹的互联网。2006年的搜索市场,将热闹非凡:百度、google、雅虎、中搜、搜购、爱问、网易搜索等等,英雄们都在磨拳檫掌。

   
  (五)新浪爱问篇——iask.com

    新浪爱问,号称要引导搜索走向结果型。这条路很有价值,听起来也很吸引人,但做起来,就很困难了。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是网络品牌,在简单的说就是你的网站,在继续简单点说,就是你的域名品牌,那几个字母可以说对你的公司来是价值连城。

    一个网络公司最重要的是网站或产品的品牌,再好的技术,再好的产品,再好的功能,用户不能够了解,或者说很难了解到,再好的东西都是白搭,因为我们做的是网络应用,一切最终都要应用到网民身上。就像中搜,技术很过硬,产品功能也很强大,可是至今都没推广开来。

    爱问,听名字就能让人感觉到,是有问必答的意思。这立意原本不错,但这问答式的立意,给人的感觉只是搜索引擎功能的一部分。一个品牌知名度高的搜索引擎,完全可以在它的网站页面也推出此项功能。这样一来,这样一个“顺手牵羊”足以挡掉爱问的网民大部分市场。这对于大部分习惯了用搜索引擎的用户而言,这里特指普通网民,大部分人会在同一个搜索引擎上去查询他(她)所想要的东西,只要一个搜索引擎满足的了它的需求,这个网民一般就不会在跑到令外一个搜索引擎上去搜寻。
   
    最近试用了一下新浪的爱问,感觉还不错。就有问必答这一点而言还不错。爱问,从名字上看,给人的感觉就只能算是搜索引擎的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原本会有很好的前景,但这个搜索市场随时都有可能被搜索巨头夺过去。这些搜索巨头加上个什么智能机器人啊,智能问答功能什么的,很轻易地就可以获得一大片此领域的市场。

    相信“爱问”的立意是整个搜索领域,在引导搜索走向结果型的基础上,进军整个搜索领域。但“爱问”从名字上就似乎在限制自己的发展。

    一个更大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爱问”的品牌知名度问题,试问普通网民中用“爱问”的有多少人?很少。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没见过身边的人有使用“爱问”的,我自认为算是个比较留心观察生活的人。“爱问”,品牌知名度是个很大的问题。

    对爱问的那个广告,在此时(我此时在写此篇分析稿)还有印象,是一个流鼻血的广告。我偶尔会在DONEWS上看到那个广告,这并不等于普通网民也经常看到,尽管我现在也是个普通网民。

    关于那个流鼻血的广告,我只想说两个字:恶心。
    尽管这个广告容易让人引起注意,但它的恶心程度远远大于给人的印象,远远大于让他人使用它的理由。关于那个广告的创意,不能说好。
    可能有人不竟要问,传统市场上的脑白金的广告也很让人讨厌啊,为什么它能卖的那么好。答案是这是两个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人们卖脑白金是用来干什么的?大部分人是用来送人的,很少有人买来自己喝。一个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基本会有这样一个想法,经常打广告的产品,一般这个企业实力也很强,它的产品也不错;反过来打不起广告的,人们就会觉得,连广告都打不起,估计没什么实力,没什么实力,产品估计也不怎么样。这是一个怪圈,但这是事实。这就是很多企业为什么会疯狂地打广告的原因。这是一个广告+产品的时代。
    人们在买东西送礼的时候,总会想到要送点有名声的,没打过广告的东西送出去,感觉难看,很难出手,人都是虚荣的,这个时候送礼不仅仅是送礼,更是送的一种挡次。脑白金的广告确实让人很讨厌,广告简单罗嗦,一天到晚在电视上叫喊,让人很讨厌,而且这个广告的内容很夸张,感觉全天下送礼都是送脑白金似的,似乎把自己标榜成了一个普通人送礼的首先品牌。正是这个让人讨厌的广告,在消费者购买礼品时,往往很容易想到这个平时经常看到的广告品牌。其实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被这个广告给蒙了。广告与产品的良好配合运作,是一个企业人士商业能力的表现。
     脑白金的价格远远大于他的价值,当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认同这一点的时候,脑白金也该退出市场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脑白金的广告让人厌烦,但它可以让很多普通百姓在送礼时不由自主的想起它。这是在传统行业。

     搜索引擎的广告绝不能相脑白金一样让人讨厌,因为搜索引擎是网民自己用的,而不是拿来送人的,没什么可炫耀的,档次问题也不显得那么明显,只要网民觉得好用就行。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用某个搜索引擎而受到非此搜索引擎使用者的嘲笑。

     搜索引擎是一个自用性的东西,有关这个东西的一切对这个网民来说都很重要。大到搜索引擎网站的基本构架,小到一个广告,在小到网站页面形式设计和色彩设计。一切与用户有关的东西,都将影响到用户对这个搜索引擎的态度,一切与用户体验有关的东西,都将影响到用户是否会认可和接受使用该搜索引擎。

     网络应用,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哪怕是一个广告!

     说到广告这个问题,我又想起了一家新进中国的国际网游公司的网站设计问题,简单的说也是广告,只不过是网站给自己做的广告。这家国际网游公司是哪家公司,就不说了。但有一点就不能不说,这家公司的网站设计给人的感觉是风马牛不相及,四不象,你进去以后一不小心就会产生疑惑,这到底是不是做网游的,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了地方。那里面的设计创意真不合普通人的习惯,象是故做新颖,反而弄巧成拙。看了那个网站不竟又想起自己常有的感慨,老外按自己那套设计的东西,真不适合咱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嗨!又扯远了,汤建华这个家伙真能扯。哈哈~~

     回到正题,继续说新浪爱问。
  
     爱问,要想在中国搜索市场上有大的作为的话,必须从现在起加大品牌的宣传度,并加大品牌的外延和内涵。外延和内涵对于一个处身入中国的品牌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喜欢讲究字词涵义的国家。试用过爱问后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技术力量还不够强大。

     在网络应用这个领域,一个后来者如果在品牌上短期不能超过先行者的话,至少应该保证技术或产品服务上超过先行者,这样才有机会超过先行者。先行者,顾名思义,先行一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还有一个词叫做后来者居上,后来者要想居上,必须拿出强过先行者的真本事来。
    
    (六)搜狐“搜狗”篇——sogou.com
    
     搜狗,称自己是第三代搜索引擎。但是你感觉不到它跟一般的搜索引擎有什么大的区别,或许有很大的技术区别吧,但用户感觉不到,并不觉得搜狗这个第三代搜索引擎有什么特别的。用户注重的是看得见的服务,比如说中搜,大家都觉得它是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因为中搜网络猪的功能已经明显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这是大家看的见的,普通用户才不会去管你的搜索引擎用的是什么算法,用的是什么技术,用户只关心功能,只关心结果。但搜狗的搜索技术到底有多强大呢?其实搜狗的技术还不错。:)

    据搜狐自己说,搜狗的流量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张朝阳称搜狗一年内将超过百度,能做到吗?很难。

    搜狗有搜狗的优势,它的优势是它的可整合资源上的优势。举个例子说,年青人使用搜狗大部分是在chinaren里使用搜狗,然而单独把搜狗当搜索引擎使用的人并不多。搜狐的搜狗搜索广泛应用与搜狐相关的网站。这就是搜狐的一个优势,但这个优势并没有多大。一个真正强大的搜索引擎,应该成为用户的习惯,成为用户使用搜索的习惯。在这一点上,百度成了大部分普通网民的习惯,是网民心中一个默认的搜索引擎。

    搜狗要想超过百度,除加强技术攻关外,还应加强品牌形象建设和宣传推广。网络应用什么最重要?除技术外,品牌知名度最重要!

    试用了几家搜索引擎的地图功能,感觉都不是很理想,很多地方都不是很完善。或许是因为这个领域刚起步的缘故吧。其实,地图搜索这东西还可以与很多东西相整合。

 (七)网易搜索篇——so.163.com

    在分析网易搜索前,先来回答一个问题。用网易搜索的人有多少?很少。

    不要去看什么市场调查的数据,看看生活吧,看看你身边的网民就知道了。调查、报告之类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猴年马月了,如若你想获取即时市场信息,汤建华建议你到网吧去看看吧,那里有真正即时的第一手信息。整个互联网在网络应用这一块都缩写在网吧的电脑屏幕上。

     网易搜索,网民一般使用网易搜索是在网易的网站上。单独把网易搜索当做搜索引擎使用的人有没有?有,但很少。十分地少。我大学期间都没见过有同学或老师单独使用网易搜索so.163.com的。这是为什么?这得从网民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说起。

     先来讲一个网民上网时一个普遍而又普通的习惯。拿网易做例子。

     我上网易网站是敲“163.com”上的,然后到达网易的新闻默认首页。然而,我身边的人绝大部分是通过输入“www.163.com”上网易网站的。我在各个网吧留心观察到的结果也是,只要是上网易门户网站的,都是输入“www.163.com ”上网易网站。我通过对部分网友的调查结果也是如此。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www”这个前缀在普通网民心目中是默认的,默认为传统互联网网站的基本前缀,就像现在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手机WAP站的前缀“wap”一样。默认的东西基本上是不需要记忆的,默认的东西已经成了网民的一种思维习惯。然而,违背了这个习惯的网民就不大会买帐,就不会接受。在普通网民心中,一个网站的主题部分基本上是这中结构“www.****.com/cn/等等”,若不是这个结构的,网民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心态,不是这种结构的在网民的意识里就会有非主要的主要的非正式的感觉。说了这么多,算是铺垫,现在正式说网易搜索。

     网易要想做大做强搜索,以现有的“so.163.com”结构行不通。为什么?(网易搜索用的是google的技术,这个技术问题暂且不论,我重点讲应用问题,因为我们做的是网络应用。)

     搜索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服务,这要求它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形象。这个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就是搜索网站本身。

     然而,网易搜索采用的是“so.163.com”这给网民的感觉,是网易搜索只是附着在网易上的一项服务。很明显这样的感觉明显不能与百度这样专业搜索引擎技术相比。这是心理上的差别。心理上一旦有差别,那差别就大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搜索是一项最基础最基本的服务,这个市场的潜力无限巨大。正是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一个又一个英雄都想到搜索领域圈地。

     网易若是想在搜索上投入重兵的话,必须新建一个独立的搜索品牌,至少应该启用一个新的网站域名。只要这样做,才能拿到一张大规模进军搜索的牌,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网易搜索的推广。

     如果网易舍不得“网易”这个品牌,可以在保留“网易搜索”品牌的前提下,启用一个新的域名。名称也该换换,网易搜索这名字太长了,不适合,如若能叫“网搜”最好,“网搜”恰好可以看成是“网易搜索”的简称。网搜,网搜,搜尽网络!(汤建华这家伙太狂妄了,连广告词都给网易想好了,确实是个狂人)

     适合用来做“网搜”域名品牌的域名,基本上都被申请了,这会是一个非常精简的域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域名不是我申请的,能够申请这么短的域名的基本上是老网虫,而我恰好又是个新网虫。这个域名可以有几种选择,查过,基本都被他人注册了,其中最佳选择有一个,这里我不方便说。

     网易,若是要启用独立搜索网站品牌,而又想保留“网易搜索”,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去购买已经被他人注册了的域名。当然,网易也完全可以象搜狐一样新建一个独立的搜索品牌。

     传统商业市场上有多品牌战略,互联网也会同样如此。只不过是目前互联网在这方面的整体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多品牌战略,在互联网上,搜狐是做的最好的,尽管它的一些品牌是收购得来的。互联网本身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传统商业的一个复制,予以网络化。

     互联网只是一项工具,这个工具将逐步整合入传统商业领域。终有一天,绝大部分的公司都是网络公司,都网络化了。那时候,互联网才算是真正深入了生活,深入社会,真正改变了人们的深入和社会结构。到了那一天,IT互联网行业将是一个很平淡的概念,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到那时,这一轮互联网的革命已基本完成。这情形就象当年的工业革命一样。

     网易,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网易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汤建华这个家伙好象在说废话,其实不是。

     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根据形式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不断引进新的服务,不断扩充自己,不断强大自己。唯有这样,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互联网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得抓住并利用好时代的脉搏才能是互联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搜索兴起了,而且这个市场以后会越来越大,作为一个超级互联网企业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博客,这种个人媒体兴起了,我们也不能放过。

     有关web2.0的各种人性化服务兴起了,我们不能放过。而且更应该去探索更多的web2.0人性化服务项目。

     ··· ···

     网易,中国目前的互联网老大。网易,要想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看重并整合这些新兴的网络应用项目。

     网易,如若是要在搜索上投入重兵的话,最好是能够将方向锁顶在第三代搜索引擎身上。搜索已经进入细分,但所有的细分都可以归纳到第三代搜索引擎之下。根据汤建华对人性和网络的了解,可以预测: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必将雄起!

     网络时代,应用为王!

     有关搜索的话题就简单地探讨到这里,下面进入下一个小专题——网游


 
   五,网游

    (一),人性与网游

    1,互联网本质上做的是一种文化。
 
    互联网本质上做的是一种文化,网游也是如此。其实整个商业领域的很多东西做的都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本质上是某个群体的共同心理。就像武侠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武士道是日本所特有的文化等等。
  
    要做好互联网应用首先要研究文化,具体到某个地方就是要研究本土文化。如何研究文化?前面说文化是一种共同心理。而共同心理又是由许许多多个个体心理所构成。要研究文化,要研究共同心理,首先要从个体心理开始研究,然后归纳出他们的共性。同时也可从整体上把握,进而深入研究个体。两种方法结合进行,才能有效研究清楚某一个群体的文化状态。

    互联网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将传统社会中的东西搬到了网上。传统社会中没有的,实现不了的,无法实现的,而人有又需求的,也可以搬到互联网上来实现(只要互联网实现的了)。
 
    2,汤建华简析人性中“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    。  

    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人性中有“生的欲望”和“死的欲望”。这个“生”包括“使自己生”和“使他人生”,这个“死”包括“使自己死(即自虐乃至自杀)”和“使他人死(即侵略他人、破坏他人”。这里讲的“生”与“死”是广义上的概念,并不是真的要人生要人死,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生的欲望就是指一切善的东西,一切美好的东西,人性中正面的东西。包括善念、善行。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社会、爱生活。善待自己,乐于助人。“死的欲望”的就是指一切恶的东西,恶念、恶思、恶行,是人身上一切负面的东西。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具有侵略性、破坏性、虐待性(虐待他人或自己)以及嗜杀。(注:本人大学阶段自学过心理学,但水平有限,只有业余水平,如果心理学大师看到了这篇文章,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准确或别误之处,还请见谅!谢谢!)

    每个人身上都有“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即善与恶),圣人都不能例外。人类的历史同时又是一部战争史。这是为何?因为人性中有侵略性的一面,破外性的一面,就是“死的欲望”或者说“致死的欲望”。当一个人“死的欲望”(即破坏性的欲望、侵略性的欲望)大过“生的欲望”的时候,就会极具侵略性和破坏性,侵略他人和伤害他人。当一个国家“死的欲望”的大过“生的欲望”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极具侵略性,侵略其他的国家,侵占其他的国家,以满足自己的野心。

    每个身上都有“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只不过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当“生”大于“死”,这个人就显得“善”;当“死”大于“生”,这个人就显得“恶”;当“生”与“死”相当时,这个人就显得“善残结合”。
 
    善的东西,我们要宣扬,要鼓励,这样对于个人而言,才能健康成长,对于国家而言,才能和谐发展。恶的东西,我们要压制,压制不了的要予以正确引导和释放,这样恶的东西才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才可以不至于泛滥成灾。“恶”不可能完全消灭,因为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恶”的东西只要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算是正常的。“善”是我们要宣扬的,“恶”是我们要压制、控制和疏导的,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人类才能和平。这有点像是佛家的思想。(呵呵... 声明一点,我可不是出家人,我是在家人,本质上只是个俗人。我还没有出家,因为我还没有看破红尘。估计我这种凡夫俗子还不至于看破红尘的~:))
  
    嗜杀是人性中一个客观存在而且十分重大的弱点。嗜杀是每个人心中埋藏的一颗恶的种子。嗜杀,要追根索源的话,来自于人类进化初期,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同自然界做斗争,不得不进行的杀戮。杀戮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大的杀小的,强的杀弱的。

    虽然人类进化,逐步脱离了普通动物界,成为了高等动物。但这颗嗜杀的恶种还埋藏在人类心理。

    倘若人类只有“善”的一面,没有“恶”的一面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争端与战争,人类社会就会很和谐。可能没有“恶”的一面吗?不可能,因为善与恶是天生就是人性的两个基本面?那怎么办,是不是世界争端与战争就无法停息,人类就无法和平。不是的。只要我们宣扬善的东西,努力压制和疏导恶的东西,人类就可以和平。
   
    就整个人类而言,如果某一个局部的恶念太强,就有可能引起争端乃至战争。某一个国家的恶念太强,就有可能去欺负、去侵略其他国家乃至以占领其他国家为本民族、本国家的使命,并自己引以为荣。这就是“恶”。当“恶”的思想占领一个国家领导及人民时,这个国家就要疯狂了,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不说这个了,再说就扯远了。估计现在已经扯的很远了。:)

    说了一点点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东西,算是个铺垫吧,下面转入正题,正式说网游与人性。

    3,人性与网游。

   网游基本上包括两大类——打杀型网游和休闲娱乐型网游。

   (1),打杀型网游。
  
    嗜杀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人类的初级阶段,为了生存,为了同自然界作斗争,而形成的一种杀戮习性。那时侯杀戮只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当然杀戮也是整个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人类脱离野蛮,进入文明时期,这种嗜杀习性却未能改掉。世界上现有的一些猎头族还有些保留着一些猎头习性,这足以说明嗜杀由来已久。

    嗜杀是埋藏在人潜意识里的一种近似于本能的东西,可能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它确实存在。

    每个人心理深处都有死的欲望,都有杀的本能。

    人类文明的作用是什么,国家制度、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控制人性中死的欲望,控制人性中恶的一面,使其不至于泛滥,不至于伤害到他人或自己。

    在每个心理深处都埋藏着一颗杀的种子。
    相信有很多人都玩过CS游戏吧,是不是玩的很爽?是不是在开枪打死敌人的时候有一丝快感、有一丝得意。在你们队赢得游戏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丝赢的快感。是的,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没什么奇怪的,这是人之常情。
    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性中嗜杀的一面。

    每个心里深处都藏有杀的恶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一个人随随便便去打人、杀人吗?显然不行。打人、杀人都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文明的作用在于引导人向善,社会法律法规的作用在于惩治恶宣扬善,规范人的行为。

    这是不是说恶就被打压了,不存在了?不是。只是恶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化了,被限制了。这个时候的恶处于平和状态,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恶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只要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使其泛滥以至伤害到他人或自己,就可以了。做人如此,治大国大世界亦如此。
   
    “恶”始终存在,一直都压制着,隐藏在人类文明体制之下。任何东西憋着总不是办法,有些东西是需要一定的宣泄的。这好比一位女生心情十分糟糕,可是只要她哭出来了,宣泄出来了,心情会好很多。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恶的东西需要正确的、适当的疏导与释放。

    恶的东西需要一个宣泄疏导的出口,杀戮的本性需要一个宣泄疏导的出口。往哪里宣泄?
 
    杀戮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去实现(除非某人想犯罪),杀戮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出口,那就是——虚拟的网游世界,而且是带打杀型的网游。这就是网游为什么能火的根本原因,最深层次的原因。盛大的《传奇》一出来就能火暴也不外乎这个深层次的原因。

    适度游戏益脑,过度游戏伤身。
    此话一点不假。如果一味的宣泄的话,一味地在虚拟网游世界里去打打杀杀的话,宣泄的结果将会是造成某些人的心理扭曲。特别是年轻的思想还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如果您对新闻很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有些青少年玩打杀型网游,玩到最后颓废堕落的,玩到最后六亲不人的,玩到最后威胁要杀父母的,有这样的人存在,这就是过度宣泄的结果。
    这也是时下为什么提倡健康游戏的根本原因。

    那是不是说,未来的网游就没有打杀场面呢?不是的,也不可能一点没有。因为人有心理需求,就有了打杀型网游。要说未来的网游一点打斗争夺场面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网游也就不是打杀型网游了,而是我后面要讲到的休闲娱乐型网游。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需要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类,否则,后果将十分严重。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打杀型网游,但不这能说他或她心理就没有杀戮的种子,只不过这种子被埋藏着更深,或者说“恶”在这些人身上大部分都被教化了,在这类人身上,一般来讲“善念”大于“恶念”。一般人都是喜欢娱乐的,那他们这些不喜欢打打杀杀的网游的人,会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呢?他们喜欢的是——休闲娱乐型网游。

   (2),休闲娱乐型网游。
 
    互联网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将现实生活中能做的事般到了网上。休闲娱乐型网游亦是如此。

    传统现实生活中有麻将,网络上就出现麻将游戏;现实中有斗地主,网络上就出现斗地主游戏;现实中有象棋,网络中就出现了象棋游戏;现实中有飙车,网络上就了飙车游戏;现实中有舞蹈,于是网络上就有了舞蹈游戏(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劲舞团》;现实中有玩音乐的,网络上就有了音乐游戏(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劲乐团》;现实中有篮球;网络上就有了《街头篮球》等等等等。
   
    互联网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将人的现实中的传统需求搬到了网络上。
    腾讯QQ的休闲游戏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也不外乎如此(不过,我最近观察发现身边玩QQ休闲游戏的人在减少,这不是说QQ休闲游戏不好玩了,只是现在可供选择的而且好玩的游戏多了起来)。玩QQ休闲游戏的人在减少,但是玩QQ幻想的人在短期内还在增加。

    整个互联网本质上都是按照人的需求来做的。谁能真正做到做好这一点,谁就能做好网络应用。

    人有赢的快感,于是产生了与输赢相关的一些游戏的市场空间,包括飙车、打牌、CS以及打杀型网游等等。
    人性中有杀戮的因子,于是产生了打杀型网游的市场。
   
    人性有对美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一切与美有关的市场。
    人性有娱乐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与娱乐相关的市场。

    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一个人有可能既玩打杀型网游,又玩休闲娱乐型网游。因为人性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人性是没有纯粹的单方面的,是一种复杂的形态。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互联网上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市场。

    人性与互联网就简单地谈到这里,我的分析并不是来自于数据,而是来自于我对人性的了解和对平时生活的观察。对于这一点,我可以这样鉴定自己——生活无处不留心观察,生活无处不分析。(最好是不要学汤建华这个家伙这样,这样不大好,当你把世界上的事物看透的时候,会少了很多平常人生活中该有的乐趣)

     由于汤建华这个家伙的水平有限,分析的不够透切,不到之处或者别误之处,还请各位前辈老师见谅!谢谢!

  (二),陈天桥为何会宣布《传奇》等三款游戏免费?

    陈天桥是以《传奇》起家的,这款《传奇》同时又是陈天桥的传奇,是盛大的传奇。至于为什么《传奇》一出来就能火暴,深层次的原因上文已经提到过。

    网游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游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平稳的增长期。只有足够吸引人的游戏才能实现大规模的赢利,就像《魔兽》那样。

    陈天桥宣布《热血传奇》、《传奇世界》和《梦幻国度》免费之时,整个业界引起轰动,陈天桥疯了吗?答案是陈天桥没有疯。他只不过在走自己的路,而外人一时又不能理解他走的这条路。

    陈天桥为什么会宣布《传奇》等三款游戏免费?原因如下:

    一,《传奇》创造了陈天桥和盛大的传奇,陈天桥要把《传奇》带入他的家庭娱乐战略。
    二,《传奇》作为一款2001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网游,赢利周期也已经很长了,这款游戏生命周期已经很长了。这款游戏的生命已经步入中老年期,在走下坡路。事实上的市场也证明了这一点。

    记得,我一、两年前在网吧上网的时候,网吧里百分之七十的人在玩同一款游戏,那就是——《传奇》。今天,你在去网吧看看,你会发现玩《传奇》的人变的很少,甚至少的可怜,现在网吧里盛行的是〈魔兽〉、《劲舞团》、《劲乐团》、以及《街头篮球》之类的游戏,不过玩<梦幻西游>之类游戏的人一直没见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三,盛大作为一家有抱负的公司,当大多数人还将目光放在传统互联网上的时候,盛大已经先行一步步入家庭娱乐战略。3G的兴起,IPTV的兴起,这一切预示着一个更大的互联网正要到来,那就是——第三代互联网。
    第三代互联网喊了很多年了,三网合一喊了很多年了。如今这个气候已经渐渐来临,离我们越来越近。
    移动互联网兴起,兴起了一批如3G门户的新英雄,老英雄们也不干坐,传统门户都开始大规模进军移动互联网,也想做做移动互联网的门户。移动互联网以后会更热闹,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IPTV的兴起,将使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而不是让它停留在个人PC上,不是让它停留在网吧里。一个更大的互联网正逐步向我们展现出来。
    IPTV和手机互联往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要使互联网真正走象寻常百姓家,走向每一个普通百姓。多么美好的前景!
    对于IPTV,陈天桥先行一步,陈天桥做错吗?答案是陈天桥没有错。
  
    四,陈天桥的IPTV战略受挫,盛大的盒子战略受挫。这一切形势更要求陈天桥加快IPTV盒子战略。怎么才能有效加快?仅仅靠盛大的盒子(盛大易宝)吗?如若仅仅靠一个空盒子,那肯定行不通。只有这个盒子里附加了一些足以打动消费者的东西,必须有足够吸引人的内容,消费者才有可能心动。这内容是什么?这内容就是盛大的游戏,包括盛大的棋牌游戏和网络游戏。
    说到这里就不难理解盛大为什么要将《热血传奇》、《传奇世界》和《梦幻国度》三款游戏免费了,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迅速打开家庭娱乐战略的市场。
   〈传奇〉在盛大战略中的角色已经变了,〈传奇〉还会继续想办法赢利,但它更重要的功能将是辅助盛大迅速打开家庭娱乐战略的市场。
   〈传奇〉要做的是协助盛大续写下一个传奇故事——家庭娱乐战略。〈梦幻国度〉也是如此。关于陈天桥宣布〈梦幻国度〉免费还有另一个原因。

    五,〈梦幻国度〉是一款针对女性网游玩家而开发的专属网游。在中国专属的女性网游市场才刚刚启动不久,在网游竞争日益竞争激烈乃至恶劣的环境下,如何迅速聚集女性玩家正式盛大思考的问题。〈梦幻国度〉实施免费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这些被〈梦幻国度〉聚集起来的女性玩家将有可能带动她的家人加入盛大的家庭娱乐体系。

    六,〈传奇〉免费了,但玩〈传奇〉的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从传〈奇免〉费之日,本人就有此预感。〈传奇〉的已步入了衰落期,玩传奇的玩家越来越少,真正留下来的是很痴迷于〈传奇〉的网游,对于这些玩家免不免费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相反地,〈传奇〉的免费对这些一直忠于〈传奇〉的玩家多少有点失望,这就象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件很奢侈的衣服,突然间,这件衣服贬值了,或者说不要前了,原先花了很多钱买这件衣服的人,心理自然不好受,那些一直在玩〈传奇〉的玩家也多少会有这种心理。〈传奇〉免费本质上是为了盛大的下一步家庭娱乐战略做铺垫。

    盛大的网游免费了,但不是完全免费,通过增殖服务来收费,只是在免费的基础上实现赢利,不过这赢利可能会比以前少。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做为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而言,眼光应该长远。盛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盛大的下一个梦想——家庭娱乐战略。

    陈天桥宣布〈传奇〉等三款游戏免费,盛大的股票跌了再跌,这不是陈天桥的错,只是华尔街那帮美国脑袋不能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人的做事方式,一连串的负面舆论造成了盛大股票的狂跌。

    股票这玩意就这样,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一句某位名人的话足以影响一支股票的涨跌。

    一个企业的价值不能以变化莫测的股票来衡量,因为能够影响股票价值的因素太多了。股票只能算是企业价值的一个参考。

    盛大的股票迟早还会回升,汤建华在这里这样大胆预测。

    在这一轮股票跌与涨的过程中,又会有不少投机者获得疯狂的利益。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有时候不得不面对多方面的压力。但是只有顶得住压力,坚持自己的信念,才有可能让事实证明自己,让那些曾经怀疑自己的人再次仰视自己,准确地说是让那些时候诸葛亮来仰视自己。说到这里,又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

   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和个人综合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者一个企业的命运。这个世上有一种人很辛苦,那就是企业家,这种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作为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要思考的问题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
  
   〈传奇〉之所以免费还是吸引不到大量的玩家,原因是现在的互联网有太多好玩的游戏可供选择了,而且还有部分游戏是免费的。互联网上有很多游戏的好玩程度超过了〈传奇〉的好玩(娱乐)程度,这才是〈传奇〉免费仍旧吸引不到多少玩家的根本原因。

    网游公司的立业根本还是在游戏本身。盛大在〈传奇〉之后,再没有称得上惊世之作的产品。 泡泡堂也是火一时,而且泡泡堂的赢利能力也不是很强。〈传奇〉是盛大的开端,同时有时到目前为止盛大网游的颠峰之作。在〈传奇〉之后什么缺少了大手笔,盛大的网游产品出现了青黄不接。然而,作为网游公司,网游才是立业之本。

    不过现在和以后的盛大不再是单纯的网游公司。盛大的家庭娱乐战略才刚刚开始。                                                                                                                                                                                                                        

  (三)简谈九城的《魔兽》(《魔兽世界》)。

     《魔兽》,制作之精良真非目前网游市场上一般的游戏能比。我亲眼目睹身边大量的人放弃玩了多年的〈传奇〉,从〈传奇〉转入《魔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魔兽》太吸引人了,从游戏结构设计到游戏场景设计。
     《魔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色调灰暗,这种灰暗给《魔兽》平添了几分神秘感。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色彩画(油画、水粉画等等)有暗调子和亮调子之分,两种调子,各有千秋。
     网游色彩设计同样是如此,不同的游戏适合不同的调子。色彩与人的心理有关,明暗同样与人的心理有关。

     调子问题到是其次,关键还是《魔兽》本身就很吸引人。与之相比网络上存在一些号称3D却没有实现3D的网游,《魔兽》真正实现了3D,仅此一点就吸引了不少玩家。

  (四)简谈《劲舞团》、《街头篮球》之类的网游。
     
     近段时间每每走进网吧,总能看到很多人在玩《劲舞团》、《街头篮球》之类的网络游戏。这类游戏为什么能在网络上受到如此大众欢迎呢?这有其现实生活中的原因。

    网络没有什么神秘的,之上就生活中的一些需求搬到了网络上予以虚拟化。生活中有音乐、舞蹈,网络上就兴起了〈劲乐团〉、《劲舞团》之类的游戏。生活中有篮球,网络上就兴起了《街头篮球》。所有的事情有果必有因。

    网络真的没什么神秘的,我一直都这么说。网络只是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需求搬到网络上予以虚拟化,将人们生活中存在却不能得到满足的需求也搬到网络上予以满足。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两个字——需求。


    (五)网易网游

     网易,是一个打着门户招牌的网游公司。这句话,不无道理。
     做为一个网络公司,最重要的也不是采取那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做那种模式能给公司该来赢利。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也没有绝对单纯的门户。

     玩网易网游的人一直都有,而且在不断增长。记得在我读大二的时候,有很多人在玩《梦幻西游》,那些人中有很多人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玩《梦幻西游》。虽然当初玩《梦幻西游》的人没有玩《传奇》的人多,但今天这种情况倒过来了,玩《传奇》的人越来越少,玩《梦幻西游》的人并没见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你只要到网吧去看看,就会很清楚。玩〈传奇〉的人在大幅度减少,而玩《梦幻西游》的人没有见减少,还是占据着网吧的一个角落,尽管这个角落不是最大的。玩〈大话西游〉的人也一直在坚持玩。

     由此可见,一款网游衰不衰落本质上并不是因为收费问题。一款网游,如果它足够吸引人的话,就算收费,还是会有人玩它。换句话说,一款如若不那么吸引人了,即使免费也很难吸引到多少玩家。网游公司生存之本还是在网游本身。

     网易网游为何能长盛不衰?这主要是网易的网游融合了民族文化成分。

    什么样的网游才能长久吸引人,将文化因素进行良好融合的网游才能长久吸引人。单纯的打怪、练级之类的游戏就算吸引人也是一时的。

    能够将网游与文化进行良好结合的,网易是榜样。

    现在还处在测试阶段的《大唐》也是一款融合了民族文化的作品。《天下》也是一款,只不过它更倾向于魔幻。

    本人最初看到网易的《大唐》与《天下》的这两款网游是在网易的“2006网易互动校园巡回招聘”武汉华中科技大站(2005年11月7日)上的宣讲会上看到的。“2006网易互动校园巡回招聘”,其实是网易网游在线事业部(即网易的一个分公司网易互动娱乐公司)在招聘。

    当时看到这两款网游的预告片时有一种感觉,就是游戏场面、气势都很宏大,而且很有民族文化气息,很吸引人。

    说到这次网易在华科的宣讲会,不得不提起两位我该感谢的人士。一位是网游策划主管丁凌峰丁老师,另一位是一位女助理(至于是谁的助理,老实说我已经忘了)陈小明陈小姐。(二位的大名和芳名我记的很清楚,只是可能我写出的会出现谐音字)

    在网易那次宣讲会结束后,我留下来,差不多上留到最后跟网游策划主管丁老师聊了一下。交流一下,我自己对网游的策划及市场一些理解和看法,同时也谈了一下有关互联网的一些观点。交流的最后结果是,可以不考虑我专科生的身份,可以把我当本科生看(注:网易此次招聘的起点是本科生),非常感谢丁老师对我的认可,在此正式致谢,谢谢!
 
    那场宣讲会结束之时已经很晚了,而电子简历要求在第二天凌晨6:00之前投放成功。我不是华科的学生,我住的地方离华科很远。我未能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网站上投放电子简历。

    第二天9:00的笔试,我很自然地没去。我这人比较相信缘分,有时候甚至感觉有天命这回事,感觉冥冥之中一切似乎有定数似的,虽然我是个唯物主义者。呵呵~ 又扯远了:)

    在此正式感谢陈小明陈女士对我的有问必答,感谢她对我的热情。

    网易给我的感觉一直都很不错,从那次宣讲会上,我看到每个人都很有亲和力,没有什么架子,这点我很欣赏。

    网易的网游戏是一个多方面的网游戏,网易以后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游戏,只是目前大体上分为休闲网游和武侠网游(以及魔幻网游)。

    关于武侠网游,我也跟丁老师聊过。武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就象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文化一样,武侠精神比日本的武士道更为历史悠久。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武侠。在网游领域,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网游。

    网易的网游,在深挖民族文化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我跟丁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感觉到,网易网游策划的文案策划能力非同一般,负责文案策划的人大不分都是有很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学底蕴的,在就是想象力极其丰富,有很强的文案策划能力。
   
    说了半天,心里总有个东西没说出来似的。其实那次去网易,我以为是网易总部来招聘,结果很兴奋地跑去了,去了以后,才知道是网易的在线游戏事业部(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在招聘。不过,我最后还是决定跟网游策划主管聊聊。虽然没见到网易的总部(网易的总部的人其实不多,主要是负责财务的,网易由多家分公司组成),但还是有收获,见识了网易的风采。

    还记得那位网游市场主管是一位瘦瘦高高的很开朗、大方,很有亲和力大哥哥。技术主管是一个长头发的年轻人,技术上很牛的人,我不羡慕他的技术,因为我根本不懂网游技术,我羡慕的是他的身高,因为本人长的不高:(。:)还有一位中年的领导,也是随和。再还有其他的一些很有亲和力的人,就不一一说了。汤建华这个家伙能扯,越扯越远了,呵呵~ 不说了,回到正题。

    网易,是一家网络公司,这才是它的本质属性。不管它曾经是做什么的,现在在做什么,以后要做什么,对于一家网络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模式,最重要的是赢利能力。任何一家网络公司都是如此,绝不能局限在一个死的模式上我自己局限死。

    网易是一家求稳的公司,一般不会采取有过于冒险地行动,对于博客这种模式,网易暂时没有看到什么大赢利点,网易在博客上至今未做过大的投入,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理解。

    不管做什么,赢利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网易走的正是这样的一条路。

    有关网游的这一小专题,到这里基本讲完了,下面进入下一小专题——电子商务


   
    六,电子商务

    (一)汤建华与电子商务
   
    记得本人在2003年读大一的时候,电子商务这个概念还很淡很淡,甚至淡的有点凄凉,是一种空泛的淡,当时是好听但没什么氛围。

    当初,高考的不如意,没考上好学校,连个本科都没捞到。既然读不了好学校,我就琢磨着为自己选一个好专业,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选择电子商务,因为那时我就相信电子商务迟早会大范围的兴起,今天的事实已证明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在学校里没能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对电子商务和整个网络经济的热情一直鼓舞着我的大学三年。

    什么是电子商务?大一的时候看了看课本,觉得不满意,于是自己在作业本上下了个定义:电子商务就是以电子为媒介而进行的商务和非商务活动。其中非商务指的是电子政务之类的内容,商务则是指现下流行的电子商务(B2B、B2C、C2C等等)、网络游戏、网络广告、通讯业务等等一切能赢利的模式。

    汤建华这个家伙为什么要将电子政务也归纳到电子商务的范围?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电子政务的政府网会有些招商引资的内容吧,这就是电子商务,政治本质上也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我把电子政务也归纳进了电子商务的范畴。

    汤建华这个家伙为什么会说网游也是电子商务呢?因为网游本质上也是在交易,是网游玩家与网游厂家之间的交易。网络广告的道理也是如此,网络广告是广告商、广告主、网民三者之间的游戏。通讯业务归纳为电子商务就更容易理解了,通讯建立在电子(电波)媒介的基础上,而又产生了商务行为,所以汤建华将之也归纳进电子商务领域。

    汤建华所讲是广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教科书上难以看到的。汤建华这个家伙是个从小就独立于教科书之外的家伙,教书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参考,觉得有道理就学,没多大道理就自行改进,自定义。由此可见,汤建华这个家伙从小就是个狂妄的家伙。

    记得汤建华在读小学的时候,数学上有“公倍数”和“公约数”的知识点,老师只讲了“公倍数”求法中的一种技巧,就是“大数扩扩法”,对于“公约数”则未讲任何技巧,所教的是老老实实的按公式去求。可当时的汤建华这个小家伙,如法炮制了一个求“公约数”的“小数缩缩法”,一直用了一个小学,用的自得其乐。那个小方法其实很简单,不知道今天的小学课本上有没有讲到,或者说小学老师有没有教,但是那时在汤建华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没教。(这虽然是一个小技巧,但这是小时候的汤建华创的,这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能力)

    小学时候的汤建华,是一个坐在第一排,经常不做作业,经常挨板子,成绩依旧排在前列的小家伙。小学时候的汤建华学习情况基本上是这样的:突然之间,有了看书的兴趣,翻翻书(大约是10分钟左右),然后是接下来一个星期不听讲,一个星期不做作业,挨一个星期的板子。这就是小学时候的汤建华经常挨板子的真实原因及整个过程。

    老实说这不是个好习惯。汤建华这个家伙上初中以后,成绩就不行了。上初中以后,就觉得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了,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而变成了一种枯燥。还有中学课本上,开始有很多让他不相信的东西。以后的学习生涯,对很多东西都抱有怀疑态度。

    越扯越远了,呵呵~ 回到正题。

  (二)电子商务之——B2B

    马云,耍了个不大不小的聪明,率先建了个B2B的平台,结果大家都给“蒙”上去了,结果马云成了B2B的老大。

    阿里巴巴的成功可以说是必然的,这一切是因为有B2B的需求存在,而马云又是第一个看到并能迅速介入满足这一需求的人。
 
    阿里巴巴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有了马云,有了马云这个充满创业激情的人,有这个信念坚定的人。在阿里巴巴创业到成功的这条路上,马云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激励。激励他的伙伴,激励他的员工为他做事,激励大家实现共同的梦想。

    马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马云用一个个画饼激励伙伴;阿里巴巴创业成功后,马云用一个个梦想激励伙伴和员工。淘宝也是如此。

    激励能力是一个企业家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不是亲历亲为,最重要的是激励他人为自己做事。最重要的是用人。

    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由这段话足以看出用人的重要性。

    曾经也有人怀疑我的能力,觉得我是个没实战经验之人。但我想问一句,诸葛亮出山之前做过执行吗?一个人,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并不是要自比诸葛亮,我只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

    作为一个企业的统帅,最关键是统领全局,最关键的是用人。马云,有时候更像一个激励大师。马云,一个优秀、果敢的企业统帅。马云的狂妄是一种自信的狂妄。互联网上有多少人有他这种魄力?很少。

    阿里巴巴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本身是没多大价值的,当很多企业加入这个平台后,这个平台就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各个企业在交钱给阿里巴巴的时候,在给阿里巴巴带来明显现金利益价值的同时,还在为阿里巴巴这个平台增加价值。阿里巴巴这个平台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企业愿意加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阿里巴巴早已掌握了这个良性循环。阿里巴巴能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网络创业,最有效最迅速的一种方式就是搭建平台,搭建各行各业的平台。

    web2.0环境下兴起的一个又一个的服务项目,一个又一个的网站,大多是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以后还会兴起更多的平台,至于是什么样的平台,要怎么运作,只能靠个人去发现了。

    想创业的朋友,你要是觉得缺少创意的话,就来找汤建华吧,这是个成天胡思乱想的家伙,脑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每天都会新的想法,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有时候连梦里都在思考问题,不过醒来大部分都忘了,不过没关系,大不分都进入了潜意识,成为意识的一部分,指不定哪天又会冒出来。简单地说,汤建华就是这样一个成天胡思乱想的家伙。(在认识想他之前,请先做好心理免疫准备,以免变的跟他一样喜欢胡思乱想,太胡思乱想了可不大好啦:) )

    阿里巴巴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先入为主。后来者要想在B2B这一领域超过阿里巴巴,必须有明显超过阿里巴巴的业务优势,否则要超过阿里巴巴只能是空谈。可事实上,很多后起的B2B企业的业务模式都赶不上阿里巴巴的模式。以这种姿态要超过阿里巴巴,那就更难了。

    顺便说一下买麦网吧,对买麦网到是不怎么了解,只是看了看它的网站。买麦网启用了新的域名:www.com.cn。这个域名感觉全天下的 ****.com.cn的域名都是它的似的,这个域名看起来还真牛,其实确实很牛。一个域名对一个以网站为经营界面的网络公司而言,很重要,我一直都这么说。www.com.cn这个域名很不错,很牛。但仅有这个域名想做好B2B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最牛的域名不是这个,最牛的B2B域名早就是马云的了,alibaba.com,阿里巴巴是财富的顶级化身,这个域名创意已经是B2B商用域名的顶峰了。

    一个网络公司的强与弱,去看看它的网站基本上就清楚了。一个网站赢利能力的强于弱,去仔细观察它的页面内容,基本上就能分析出来。

    B2B领域,阿里巴巴是老大。这个老大的位置,还会很长久。要想超过阿里巴巴,首先要有一位眼光、魄力和胆识上超过马云的企业家。
   
  (三)电子商务之——C2C  

   (1)淘宝与易趣之争

    说到C2C就不能不提马云的淘宝与eby的中国分部易趣(ebay易趣)之争。

    淘宝与易趣之争从淘宝诞生之日就开始了,本人大约是在2003年底在淘宝注册了一个帐号,在后来在易趣也弄了个帐号。两家网站我都转了转,时常会登陆一下淘宝,易趣则很少去。感觉淘宝总是那么有活力,易趣则是很闷,从一开始就是这种感觉,尽管当初淘宝相对于易趣而言还是显得很弱小,2年前的易趣根本没把淘宝放在眼里。但是从那时起,我就相信淘宝迟早会超过易趣。至于为什么?请看下文。

    在中国的C2C的第一波浪潮之下,第一批参与网络交易的大部分都是些年轻人,是喜欢新事物的年轻人,再就是一些有实体点的个体老板或企业。

    淘宝抓住了这一点,淘宝率先抓住了年轻人的心。这个时候的易趣在做什么?这个时候的易趣在睡觉,沉醉在它的C2C老大位置上,互联网没有永远的老大,事实证明,C2C市场上,易趣的老大位置被后来者淘宝给抢了,而且抢夺的在情在理,抢夺的很自然。

    易趣当初的定位是白领阶层,至今也是如此。定位在白领身上有错吗?中国有多少白领?C2C是白领的C2C吗?C2C是整个网络,整个网民大众的C2C。一般情况下,一个网络的价值与它的大小成正比。

    中国的C2C要怎么做?中国的C2C首先要烧钱,首先有培育起这一市场。

    中国人,大部分都算是穷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要怎么样才能迅速有效地培育这个C2C市场呢?怎么样才能做好C2C?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普通网民参与C2C呢?最有效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首先帮C2C用户赚钱,然后在实现赢利。只要用户赚到钱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C2C,这个网络才会不断地扩大,不断的有用户进入,一个网络越大潜在的价值就会。那怕某个用户不卖东西,也不买东西,但他(她)已进入这个C2C的氛围,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参与网络C2C。

    中国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热闹,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2年前的淘宝,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热闹,很有人气,很有活力,尽管两年前,淘宝用户没有多少人。淘宝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这不仅仅是免费不免费的问题,这更多的是一个网站给人的感觉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买家,不论是在淘宝还是易趣,在购物的时候是除商品费外是不交其他费用的,从这一点上讲,淘宝与易趣这两个平台原本是一样的,而且,以前易趣的商品数量还在淘宝之上,但是事实上大量的新进买家都流向了淘宝而不是易趣。关于这一点易趣想过为什么了没有?易趣想过,但 没有想清楚。

    淘宝的页面向来都是色彩明亮、轻快、阳光、美观,充满活力。2003年的淘宝页面风格就是如此。亮丽、轻快的色彩很讨年轻人的喜欢,其实中年人也很喜欢。2003-2004年的易趣网站又如何呢?

    易趣的色彩一贯以沉稳、成熟自居。事实证明这个色彩在中国C2C市场上行不同。2003-2004年,易趣的页面布局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布局很凌乱,甚至可以说很难看,一点都不爽。而且,那事的易趣的页面八百年难得变一次。相对而言,淘宝页面设计轻快,有条有序,而且淘宝首页上时不时会推出一些活动,淘宝所做的所有的一切在带动在淘宝的气氛。而当初的易趣则显得死气沉沉。

    对于一个网络公司而言,任何时候都不小看一个网站的作用。网站是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窗口,界面。这个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从而直接影响到网络公司本身。

    现在的易趣似乎醒悟了,从网页及内容设计直到商业模式都在模仿淘宝。现在才醒悟,似乎晚了点,而且这种醒悟只是形式上的醒悟,实质上思想还处在一个很模糊的阶段,关于这点从易趣的现状可以看出。

    易趣,已经在为淘宝惊慌了,不论它承认不承认,尽管目前易趣的注册会员数还在淘宝之上,但这一切在不久后就会改变。

    易趣一直说自己做的是白领高端市场,可事实上MSN在中国选择C2C伙伴是淘宝,而不是易趣。MSN够高端吧,可它没有去选择易趣,而是选择了淘宝。淘宝,在白领高端市场上又占据了制高点。

    易趣,似乎什么都被淘宝抢了,于是,易趣慌了。于是,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试图拉拢用户,可事实上并不凑效。这样说吧,一项业务如果出问题了,问题肯定不是在消费者身上,问题肯定是在公司自己业务模式上。换句话,说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根本挽救不了市场。

    易趣慌了,总不能就这样输给淘宝吧。于是易趣看到了现下流行的web2.0概念,说要将web2.0整合到易趣里面去。怎么整合?能整合成功吗?

    web2.0对易趣会有帮助吗?会有一定的帮助,如何能进行有效整合的话,但那样易趣的整个模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模式将有别于淘宝的模式。此路不通,换彼路。出发点没有错。但关键是整合的模式和整合的程度。怎么整?这是易趣自己的事。:)不管怎么整,要想保证不被淘宝超过,很困难。淘宝已成气候。(其实淘宝在事实上已经超过了易趣。)

    易趣,迫于市场的压力,也于近日宣布免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不在是免费不免费的问题,免费也很难击败淘宝,因为淘宝已成气候,淘宝已深入人心。

    再说个淘宝和易趣打广告的例子吧(汤建华这个家伙不会讲大道理,所以只能拿事例充数了)。

    在C2C市场上,淘宝是率先打广告的,而不是易趣。

    在商场上有一个潜规律,就是在任何一个商业领域,第一家打广告的总容易有轰动效应,同时也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景象。后来者,一般只能跟在后面,除非它打出的广告在质量上远远超过前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告效应上超过先行者。可事实上易趣紧跟在淘宝后打出的广告质量如何呢?那广告创意正如它当初的定位,走的是白领路线,而不是大众路线。事实已经证明那个广告创意不咋的。远远没有淘宝那个广告吸引人。

    易趣,广告先机上输给了淘宝,广告创意上输给了淘宝,网站设计及服务内容上输给了淘宝,当初的收费模式输给了淘宝的免费模式。最后,高端市场上也输给了淘宝,MSN选择淘宝为合作伙伴可窥见一斑。

    "幸运男孩龚超成为2006年淘宝百万年薪代言人",这个男孩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做带来的广告效应。100万的广告费,相对于那个2006年央视8000万的广告费和3000万的广告制作费,只能算是个小数目。为什么那些好的、有创意的想法和做法总是淘宝先想到和做到?

    淘宝与易趣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淘宝是创业性的企业,易趣只能算是国际公司ebay的中国分部。淘宝里,是一帮有创业激情的人,易趣里是一帮员工。前者把淘宝当事业做,后者把易趣当工作做。这就是根本区别。

    易趣,宣布免费,能扭转C2C的市场吗?汤建华告诉你,不能。

    马云,曾经单方面宣布淘宝已经将易趣干死,一时引来很多非议。马云是疯子?马云在瞎说?不是,马云说的是大势。

    淘宝与易趣之争,大势已去,整个C2C市场已经倾向了淘宝。

    马云,靠B2B的阿里巴巴的钱来养活处于培育期的C2C网站淘宝,还要继续为淘宝烧3年的钱,从战略上讲,这是必须的。相信3年之后,中国C2C市场培育已经完成。有几家企业能像马云这样为C2C烧钱,有那么多钱烧吗?愿意烧吗?怎么个烧法?每个问题都值得考虑。

    至于后来者,有没有有能力超过淘宝呢?淘宝正要成为中国C2C领域里的“阿里巴巴”,在中国要想超过淘宝,其难度不亚于B2B领域里超过阿里巴巴的难度。

    这个世界不缺少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但缺少能成大事的英雄。

    谁是英雄,谁是枭雄?一切还未真正定下来。

    当当,2006年要搅局C2C,这个局怎么搅?

   (2)当当2006进军C2C

    “2006年注册的商家终生免费”,当当打出这样的口号,说实话,很吸引人。但仅平这句口号还不足以在2006年迅速聚集众多用户。在这个“2006年注册的商家终生免费”下,很多淘宝和易趣的用户会到当当的C2C平台上去注册个帐号,开个分店,反正不要钱,而且能够保证终生不要钱,不注白不注,注册了放着也行(估计到时候汤建华这个家伙也会去注册一个,这个家伙对什么新产品或新服务都会弄个帐号来体验一下)。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当然这种想法对于当当来说是件好事。但要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地聚集用户,仅靠一句“2006年注册的商家终生免费”的口号还不行,必须在为市场造势,造出声势,就像马云领导下的雅虎(中国)一样,大范围的造势。

    “2006年注册的商家终生免费”,这句口号能吸引到的将是淘宝和易趣上的卖家来当当开分店,但这样做远远不够,跟在别人身后是很难超过别人的。“2006年注册的商家终生免费”,这句口号应该改成“2006年注册的用户终生不收开店费(或营业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卖家,还可以吸引到大量的买家。
   
    为什么要将“2006年注册的商家终生免费”改成“2006年注册的用户终生不收开店费(或营业费)”?
    每个人心理都会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今天只做买家,但难保哪天我就有东西要卖了,那时我又可以成为卖家,如果到我想卖东西的那天(可能是猴年马月),我不用交钱也一样可以卖东西那该多好。出于这个心理很多买家也会加入当当的C2C阵营。
   
    C2C里有两个基本的角色,就是买家和卖家。
    只有将卖家和买家同时吸引过来,当当的C2C才有可能有戏。如果只顾卖家不顾买家,就会弄的跟易趣一样,大量的新进买家流向了淘宝而不是易趣。
   
    做网络应用最重要最首要的就是聚集大众,C2C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当2006年做好C2C,必须打响自己的口号,必须充分造势,这个造势可以模仿淘宝大一些电视广告,车身广告,制作一些以当当的C2C平台为材料的搞笑小电影,让它们在网民之间自主传播。制作小电影这种小技巧,要做就要做好,弄的不好,就有可能把品牌搞烂、搞砸。电视广告创意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创意足以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车身广告流动性很强,很容易让人看到。网络广告也可以大面积地打,因为互联网已经算是很普及了,网络广告已经遍部互联网。
    不论是打哪种或哪几种广告,广告创意相当重要。(千万不要打那种似乎很有品位,实际上四不象的不伦不类的广告,打那种广告只能是浪费钱)

    当当2006年要搅局C2C。这个局怎么搅?且看2006,且看当当。
    凭借一句口号很难搅局成功,要想搅局必须做好长期烧钱的准备,而且是。中国的C2C首先是一种烧钱游戏。
    当当的口号应该改为:免费3年(或5年),2006年注册的用户终生不收开店费(或营业费)。

    C2C正上演着一场烧钱的游戏,谁会是这场游戏最后最大的赢家?C2C这场游戏到最后,可能会出现几大赢家,但最大的赢家只有一个。汤建华这个家伙估计这个最大的赢家还是淘宝。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腾讯也来C2C领域凑热闹,准确地说腾讯来C2C凑热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腾讯拥有1.5亿QQ活跃注册用户。按道理马化腾是最有用户资本做C2C的,可惜事实上并非如此。毕竟C2C不同于马化腾的QQ,马化腾要想将庞大的QQ用户群转化为他的C2C网站的用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C2C,真热闹。有钱的就大胆地烧吧,不过要烧出水平,不然就打水漂了。3到5年左右,中国C2C市场培育基本完成。

  (三)电子商务之——B2C

    传统的B2C相对于B2B、C2C是一种单向模式,即商家对个人的平台。B2B、C2C更象一个自动化平台,搭建一个平台让用户自己去创造价值。

    B2C,夹在B2B与C2C之间,有一种不冷不热的感觉。B2C这个东西门槛相对较低,但要做出B2B般的成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做。现在流行的B2C模式还处在原始阶段,最牛的B2C模式在中国还没有诞生,估计在世界上也还没诞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这是一个绝对疯狂的模式,至于是一个怎样疯狂的模式,只能靠各自去想了。:)不得不说明一点,这种疯狂模式的气候现在还没来临。:)(这种疯狂的模式,实现的难度有点大,估计只有汤建华这种成天胡思乱想的人才会去想,他所说的疯狂的话你千万不要相信)

    当当,中国B2C的老大。近日,听说当当要转型做网上家乐福,要大卖百货。当当网,可谓是双管其下,既要转型做网上家乐福,又有进军C2C。当当网转型做网上家乐福,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一个做法。只能走着看了。边走边瞧。
   
    卓越网,也是一家很牛的B2C网站。
   
    关于B2C在模式上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边走边瞧。

    下面进入下一个小专题——即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