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国家智慧城市 更新时间:2014-08-13
相关媒体曾报道,198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仅20%,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45%左右,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紧缺、构成城市的每个系统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如城市健康医疗中看病挂号难、医疗费用高的问题;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减少行政费用支出之间平衡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导致经常停水的问题;用电高峰期不得不停电的问题等。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提升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自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以来,目前以美国、欧盟各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智慧城市浅析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字城市是把信息数字化,更准确、更快速的传输。相比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有更广泛互联互通能力;更强的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调控能力,具有多系统协同能力;具有更高效的决策能力。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几年前我国开始推动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在新一轮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我国目前主要以电子政务和智慧城管为政府信息化起点,以物联网应用作为基础建设重点,把ICT以灌输的方式渗入城市的所有行业,力求加快建设,尽快达到城市的智慧化。但也存在着如缺乏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多头建设、多头管理,“信息孤岛”;对信息基础设施集约统一建设认识不足,形成“摊大饼”发展模式,利用效率较低;没有把信息化作为一项战略性、持续性的工作,缺少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支撑等一些问题。
二、我们身边的智慧应用
1、智慧安全
“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城市”建设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兴起,“平安城市”建设的内容随着社会管理的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更加先进、更加丰富多彩。近来,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部署了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以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和优化视频监控系统及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机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整合和视频图像信息共享,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深入推进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工作,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这一任务的目标旨在2015年之前,完成全国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建设的技术升级。不难看出,目前“平安城市”建设重点已经不是视频有没有的阶段,而是提升到视频综合应用的“智慧型平安城市”的建设阶段。“智慧型平安城市”的目标是做到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住宅安全…
“智慧型平安城市”目前已从大安防体系过度到应急指挥体系。在可视化防控方面,以治安应用为主线的大联网问题、大集成问题目前已经很好的得到了解决,以此为依托可进行情报分析研判、数据挖掘、串并案、预测预警等应用。在可视化指挥方面,各警种(治安、刑警、交警、消防、城管等)及相关联动机构实现紧密配合完成实战应用。
2、智慧交通
城市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之初就已经把城市交通建设明确到了发展规划当中。城市交通工程,旨在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而“视频业务”在其中承担着对交通组成元素的监控、监测、感知的职责。
智慧交通中城市道路智慧监控应用是一种面向城市治安防控和交通管理的复合型的高清视频监控应用。在满足常规道路监控系统对道路断面全覆盖的视频监控需求以及全天候的高清录像需求的同时,目前的城市道路智慧监控系统已引入全画面视频检测、视频跟踪、车牌识别等多种业内领先的视频智能技术,使得传统的道路监控系统具备了机动车通行记录抓拍,机动车特征属性(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自动提取,基于特征属性的视频录像及图片快速检索,假/套牌车辆实时分析及报警,基于特征属性的车辆智能研判等功能。达到了非常好的智慧效果。
未来的智慧交通中将增加很多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中包括机动车行经斑马线,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行,必须停车让行。对此,法律法规早就明确规定,并有相关罚则,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处罚的很少。斑马线上“人躲车”的现状,主要因素就缘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要让斑马线真正成为行人的“生命线”,须先让其成为“高压线”——谁违法就罚谁。礼让行人应用旨在为交管部门治理机动车在斑马线遇行人“不按规定让行”提供一种执法取证手段,对机动车抢道行为自动检测并抓拍过程图片,同时完成车牌的识别及数据上传,为后期的处罚教育提供依据。
3、智慧园区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城市中已经出现了各种类型,不同大小的园区。一般而言领导者管理半径与管理纵深相应变大,做出高效准确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从公司、到各行业、各部门的逐级监控管理问题,不同市场环境适应与风险控制问题,专业分工细化带来的资源整合及协调问题等等,都是园区在管理中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园区管理必须依赖遍布园区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是实现园区智慧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智慧园区”采用各种信息感知技术,采集园区道路、重要区域、公共场所、企业单位、生活小区等各种状态信息,如视频图像数据、防盗与消防报警数据、GPS定位信息等,广泛地覆盖园区安全相关的各种信息。
视频图像信息是所有传感信息中含量最丰富的信息载体,是园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视频图像采集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高清化、智能化。同时可通过园区一卡通系统提供园区门禁管理、电梯层控、访客管理、考勤管理、人员通道管理、消费管理、在线巡更等服务。园区内部的人员只要一张卡片就可以走遍园区,同时一卡通的使用为园区的管理带来的方便,提高了效率。面对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倍感压力的不仅仅是城市道路,园区“停车难”问题的凸显就是其中之一。智慧园区的建设中可通过出入口管理、停车诱导、反向寻车诱导三个阶段解决园区车辆管理的问题。出入口控制及停车诱导系统能够将数据提交园区管理部门,通过在关联位置设置停车诱导屏、网络发布、车载终端、手机推送等方式,将各停车场车位信息实时的告知给车主,从而实现城市范围内的停车诱导。
4、智慧安居
近期,多市政府开展了“智慧安居”建设试点工作,从政法委、公安、经信、城管、公共服务中心抽调人员,成立“智慧安居”推进工作组,进行对“智慧安居”试点推进、对“智慧安居”方案完善等工作。“智慧安居”应该实现“二提一减”,即提升小区的宜居指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减少居住环境的安全隐患。在“智慧安居”中服务专网是“智慧安居”建设的核心,主要管理和分析各类监控信息,并与公安、交通、城管等各部门内网对接,实现数据的交互与共享;通过承载在互联网上的政民互动平台、家庭安全服务平台等实现用户的接入,完成信息推送、互动交流、业务办理等功能。
“智慧安居”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等各种前端探测器,也包括公安、城管、消防、人口、地理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通过各种网络进行互联、共享和交换,为家庭用户提供应用和服务。
家庭智能安防是“智慧安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智能安防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警情处理系统、隐私控制等组成。
(1)视频监控系统
只要家庭有网络接入,就可以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通过网络摄像机进行高清影像。可以拍照,可以录像,图像信息根据客户需要存储在网络服务器。
(2)报警系统
各种传感器与摄像头集成联动。门磁,红外位移,烟雾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水侵探测器,紧急求助按钮,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任何一个地方触发告警,摄像机都会自动转向这里,并把短信和图像发送到手机和电脑。
(3)隐私的防范
在家庭安防中触发隐私保护功能,严格保证用户的个人视频不能被任何人预览查看。
(4)警情处理控制系统
当家中出现非法入侵或煤气泄漏等警情信息后,本地会发出声光报警信息,同时系统主机发送推送信息、抓拍现场图片、保存告警时间点前后的视频,并把现场视频发给多个指定的用户手机;用户收到警情信息可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或电脑查看家中监控任意的画面,并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对家中摄像机、报警器、智能家电进行控制。
三、总结展望
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千万以上的人口进入城市。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社会。我们的城市已经经历了工业城市、数字城市等多个不同阶段。随着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慧安居、智慧安居的智慧应用在国内各个城市中的落地,真正的智慧城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加以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的加强,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变,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物联网、云计算、感知技术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我们的城市发展定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