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与内容管理的建议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4-08-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显然,当前如何有效引导互联网舆论,规范内容生产管理,进一步传递网络正能量,放大舆情“正面效应”,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已经十分紧迫。为此建议:

    1.运用新媒体,夯实网络问政阵地。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通过官方网站、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切实重视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创新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互动模式。可以建立官方微媒介,展示一些政府部门主导的大型活动、便民服务,引导民众进行互动反馈。三是借力重点新闻网站的传播渠道,利用重点新闻网站开设的网络问政栏目,收集本地区的网络民意,积极安排相关的职能部门“认领”栏目,并及时报送传达网络舆情,及时回复民生问题,形成网络平台上的“投诉——处理——反馈”机制。

    2.规范网站操作,形成健全、合理、有效的内容管理机制。一是加强网站工作人员的内部培训,形成统一的硬性约束机制,如将这些年来的互联网内容管理经验上升为基本的规章政策,要求网站贯彻落实,加强内容生产安全保障。二是内容发布的“多级联动”。重大重要信息必须通过上传下达来实现。信息发布后,由媒体单位或基层通过舆情监测系统或人工网络搜索,形成网络舆情内参,逐级呈送或电话、口头直报,供上级决策时参考。三是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各类信息发布渠道,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及移动客户端形成良性互动,根据信息特点与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发布平台,或形成平台发布的有效次序。

    3.聚合专家资源,打造全面、高效、科学的网络智库平台。一是重大问题或一些特殊领域,适当引导专家或知识精英发声。二是打造新型的网络智库平台,为各领域专家提供一个话语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激发专家智慧,展示推广专家,鼓励专家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建立网络数据库,并形成常态化机制。三是进一步在网络舆论引导或舆情应对中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舆情应对处置的头脑风暴中邀请专家参与指导。

    (王小杨,湖南红网互动评论中心副主任、评论部主任,高级网络舆情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