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CIO群体参差不齐 06年如何发展?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5
国内外CIO群体都面临着成长问题。尤其是,我国企业CIO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显得参差不齐。商业流程和商务智能方面的巨大转变,要求IT的管理、业务关系和职责,以及IT整体构架等方面都要随之转变。为配合这些转变,新一代CIO领袖需要提高自己的实力,胜任相应角色。

  谁是CIO?   

  美国《CIO杂志》把CIO定义为负责一个公司或者企业的信息技术领域的高级管理者,在公司相当于副总裁的职务,成为信息主管和首席信息官,与CEO、CFO等共同组成了企业的高级管理团队。但实际上,不少国外企业对此认识不一。

  我国各单位部门对CIO的头衔称呼不一。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地位还远没有确定,更多的CIO还停留在技术层面。

  这说明,国内外CIO群体同样面临着成长问题。

  CIO群体参差不齐   

  我国企业CIO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显得参差不齐。《中国首席信息官成长模式与现状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在这253个有效样本中,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主要为政府部门),大多设立了CIO。这说明“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的政策,得到了各级政府、事业部门的积极响应,政府CIO的设置(至少在类似名义上)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共有59个机构尚未设立CIO,占样本机构总数的23.32%。比较突出的是建筑业和IT业,未设CIO的比例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大型企业设立CIO的情况要好于中小企业。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我国CIO所处的位置充其量也就是信息中心主任的位置。调查显示,在已经设立CIO的146家企业中(不含政府部门),共有103家(占70.55%)企业CIO处于部门经理级别,共有38家(占26.03%)的企业CIO处于副总级别,只有5%的企业明确确立了CIO职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决策层的CIO群体还没有成长起来。

  在谈到CIO的责权时,业界人士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辞。责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有其责,必有其权。对于一个新兴职位,人们普遍关心的是CIO在企业机构中到底有哪些权利。

  正如前面所言,责权总是相辅相成。CIO需要必要的权利来支撑其责任。调查中,CIO要求最为强烈的两项权利是战略决策权和IT投资权。从调查结果来看,已经有30%左右(有决策权的4.2%加上既有决策权又有建议权的25%)的企业CIO可以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去。该比例略高于副总级CIO的比例(15%),说明部分部门经理级CIO也享有战略决策权;但还有8.93%的CIO连建议权都没有。规划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企业CIO的另一项重要权利。对108名企业CIO的调查表明:CIO对于IT投资的影响力为30.59%,也是不容乐观。

  回顾2005年CIO议程   

  Gartner的《2005 CIO议程》调查表明,CIO在2005年的重点是对业务增长及业绩改善方面的支持;仍然关注其与CEO之间的关系,并担心手下是否有合适的人员以满足当前及未来业务的需求。在“2005年首要技术排名”中,安全特性列在第一位。

  该调查负责人Rowsell-Jones曾指出:“IS架构把业务流程改善作为重点已有20的历史,但2005年要做的是不再局限于加快一个业务部门或一个地区内个别的流程,而是利用最新的业务流程转变和业务流程融合的机会,从客户角度提供端到端的流程再造,并在业务部门和地区范围内将现有的业务流程、信息和应用软件整合起来。”

  CIO的挑战   

  《中国首席信息官成长模式与现状调查报告》2004年对108名企业CIO的调查表明,CIO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来自以下5个方面:资金有限(59.65%);权力有限(48.54%);缺乏技术人员(30.99%);不利的公司政策或机制(26.90%);与业务部门不协调(26.90%)。其他挑战为:得不到理解、自己不能跟上技术发展潮流、不稳定的市场、与CEO关系不协调等。

  问题的核心在于,CIO要懂得如何处理和协调本部门与领导及各个部门间的关系。CIO的工作需要得到CEO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业务人员的共同协作和支持,而后者的实现需要前者的推动。因此,CIO必须向高层领导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加深对信息化和ERP项目的理解,从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CIO有责任去导入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同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阐述其重要性。CIO要将先进思想导入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让他们懂得方法之后,运用到业务流程中去,再组织IT部门去实践,CIO与业务部门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协作关系。

  美国《CIO》杂志发布的《CIO状况调查》显示,中小企业CIO的障碍依次排序如下:预算不足;不现实或未知的业务预期;缺乏用于战略思考和规划的时间;波动的经济状况导致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小企业排到第四,而中等企业排为第五);业务目标与IT项目间缺乏统一性(小企业排第五,而中等企业排第四)。大企业CIO的答案如下:不现实或未知的业务预期;缺乏时间进行战略思考和规划;预算不足;难以证实IT价值;业务目标和IT项目缺乏统一性。

  Gartner《2005 CIO议程》调查表明,2005年CIO面临三项重大挑战:

  1. CIO 与CEO的关系: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从其公司CEO对IT及其表现来看,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为此,CIO需要提升和稳定IT服务的质量,并量化而清楚地展现这些服务对企业增长做出的贡献,并以CEO能理解的业务术语向其表述。

  2. 人才及技能:只有3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拥有能满足当前及未来业务需要的人才。此外,在那些把“改善业务流程”作为2005年前五大任务之一的CIO中,仅有20%的人认为其IT团队拥有改善业务流程所需的技能。企业必须先解决这一“技能差距”,才能够把握业务流程改善所带来的机遇。有51%的受访CIO还担心,由于现有员工技术能力日趋过时,会对招募拥有满足新需求的技能的新员工造成困难。

  3. IT角色的转变:在商业流程和商务智能方面的巨大转变,使IT的角色有了新的发展,这要求IT的管理、业务关系和职责,以及IT整体构架等方面都要随之转变。

  为配合这些转变,CIO需要在以下三方面提高自己的实力,胜任相应角色:

  1、 先进技术实施能力,以领导整个IS团队;

  2、 技术领导能力,提供企业应对各种挑战所需的技术;

  3、 为高级行政团队的一员,不断发展在业务、技术、领导及个人技能方面的能力。

  该调查负责人Rowsell-Jones总结说:“要想成为新一代CIO领袖,就要能恰到好处地扮演以上三方面的角色。”

  2006年CIO应该了解的四方面   

  2005年6~8月期间, Gartner对亚太区IT市场和美国1500名IT管理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IT开销将增长

  调查结果显示,在2006年美国各组织部门的信息技术(IT)开销将增长5.5%,其中主要将集中在移动设备以及应用软件的更新上。2006年技术上最大花费的公司将是那些有着20~99名员工的商务公司,他们计划的IT预算将提高7%。而那些有着500~999名员工的大公司来说却恰恰相反,他们2006年的IT预算将仅增长2.4%。对于2005年的两大热点“安全性及存储器”上的开销将降下来。

  Gartner预计到2006年,包括硬件、软件、电信和IT服务在内的整体全球IT开支将达到17680亿美元,且2004年至2009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5%。亚太区的企业IT开支将达到近 2100亿美元,2004年至2009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5%。2006年,中国内地的企业IT开支将达623亿美元,2004年到2009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 达6.3%;预计2006年,中国IT开支的年度增长率为8.6%。

  2、CIO最需要的三类人才

  Gartner认为,管理者们计划对员工的开销进行稍微的提升,并且将减少对IT承包者的投入。2006年在员工方面最大的预算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IT管理者以及系统和网络管理者。

  调查者Barbara Gomolski说:“IT管理者的任务是十分的明确,那就是如果想要增加在IT方面的资助或者增加雇佣IT专家,那么就必须不断提高建立IT投资领域的效率。”

  3、值得让CIO关注的技术趋势

  首先,2006年~2012年间,大部分新的企业信息技术将来自消费领域。企业应认真采纳的消费类技术包括3D立体图像、多媒体,以及消费者为导向的Amazon、eBay和Google等网站。后者已成为支持企业业务流程、提供服务的新兴平台。以上趋势在亚太区发展得更快、波及范围更广,因为亚太区是消费者技术的主要制造者。

  其次,开放源代码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将在中小企领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Gartner深信到2010 年,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将占全球软件市场的20%,从传统软件供应商那儿抢得100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

  4、中小银行将出现真正意义的CIO

  易观国际于2005年11月对中国中小银行信息化建设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中小银行尚未建立CIO制度,但是大多数银行近几年都成立了信息化管理委员会,来统筹全行的IT系统建设。这可以看作是CIO制度的预热期。同时,IT规划已经作为仅次于业务发展的第二大战略开始被中小银行接受。在未来两年内,将会有真正意义上的CIO在中小银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