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39健康网 更新时间:2014-08-18

  如果在马路上找十个人问什么是医疗信息化,估计有九个人回答不出来。但如果换个问法问:“知道114预约挂号系统吗?”可能十有八九都会回答“知道”了。
  医疗信息化一词也许过于抽象,事实上,信息化的渗透如涓涓细流,正在逐渐改变着普通民众的就医方式:大到整个城市的预约挂号系统,小到居民的健康档案;大到远程会诊平台,小到我们手中的就诊卡……我们寻医问药的过程正在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渐发生着变化。
  套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改变,无处不在。
  改变一
  远程医疗 打破患者就医地域局限
  远程医疗,这一既时髦又敏感的词汇,在过去20年里备受争议。说它时髦,是因为它代表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让不同地域的医务人员共同为同一个病例进行沟通交流,打破了固有的医疗地域局限;说它敏感,因为远程医疗涉及到一个擦边球,“网络看病”。
  无论如何,远程医疗给中国人开启了医疗信息化教育的第一课。
  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远程医学活动被认为是1986年广州远洋航运公司对远洋货轮船员急症患者进行的电报跨海会诊。
  而我国被认为具有现代意义的远程医学活动,亦开始于80年代——
  1988年,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病例的远程讨论。
  1994年9月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通过电话进行了会诊演示。
  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并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该系统运行在网络上,具有较强的交互动态图像显示功能。
  1996年10月上海华山医院开通了卫星远程会诊。
  1997年11月上海医大儿童医院利用ISDN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行了疑难病的讨论。
  与大众想象一致,远程医疗的过程可以是:一个医疗机构通过传输系统(电台、电话、网络等手段)将患者的病情、就诊资料传输到另一个医疗机构(多数为大型、上级医院),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病情的讨论、分析、诊断。
  与大众想象有所差距的是,远程医疗系统所包含的模块越来越多,可以进行远程病理咨询、医学影像咨询等等。
  以影像平台为例,北京市朝阳医院医联体内部有一套影像传输系统,社区医院可通过这套系统,将影像资料上载至系统中,上级医院可在互联的信息系统中进行资料分析建议,甚至给出转诊建议等。局限的是,这套传输系统仅在联盟内部使用,换言之这是一套有限制的区域信息互联系统。
  不过,未来远程医疗的作为应该会更大。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和规划司司长侯岩在出席2014中国卫生论坛-中英健康信息化专题论坛时透露,我国正在全力推进远程医疗,特别是充分利用现在的云技术,物联网和视联网来创新我们远程医疗服务的模式。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和信息司司长侯岩出席2014中国卫生论坛
  改变二
  区域信息共享 降低患者医疗支出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北京朝阳医联体内影像传输系统,还是在信息化领域备受推崇的上海“闸北模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信息的共享,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检验次数,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闸北模式”是指上海闸北区在建的医疗信息化项目——“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协同模式”。
  该模式已完成的信息化进程可简单归纳为两步:
  搭建公共卫生的数据平台,即全区的医疗信息全部上载至平台中去;
  让信息平台内的数据共享,实现医院与医院间的互联互通及上下转诊。
  从数据平台建立到信息互通看似简单,其实却相当麻烦。为鼓励医疗机构上传信息,政府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进行财政补贴,补贴金额的发放与上传信息的多少挂钩。而不同医疗机构间的信息系统由于开发商不同,导致信息孤岛化问题严重,闸北区足足用了近两年时间,才把采集的信息全部标准化。
  医疗信息的共享不仅让医疗系统内部减少了重复检查的机率,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总院长何少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在2008年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成立前,各家医疗机构独立的业务系统,不仅造成了重复检查,还加重患者负担。而在医疗集团统一各检验项目及收费标准编码后,各医院实现了检验结果系统内共享,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还降低了检验成本,提高了检验质量。
  改变三
  健康档案全覆盖 以信息化“治未病”
  对卫生信息化具有指导意义的《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文提出要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适应医疗机构向群众提供连续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需要,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方便居民参与个人健康管理。
  对于普通人来说,健康档案的建立,意味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身体各项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的波动都将被记录在案,而个人的就医史、用药史都会被记录在电子病历中,可随时供医生查阅。
  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上,厦门市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厦门卫生部门不仅建立了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还借助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拆除掉阻碍医疗机构共享的医院围墙,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截止2013年,厦门市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人群覆盖面,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5%以上,全市90%的医疗机构都连通了健康信息系统。厦门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市民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城市。
  与厦门一样,上海闸北区也一直着力于健康档案的全覆盖,并且更进一步的,闸北开始对既有的健康数据进行深挖,试图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医疗信息化的更多便利——以信息化之手来“治未病”。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今年,浙江省的宁海县开始与英国著名的信息服务商TTP公司合作,共建居民健康档案。但与闸北、厦门都不同的是,在财政补贴方面,宁海并没有投入太多,全部的信息技术均由英方提供,而硬件则是在原有的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建。
 改变四
  信息化倒逼医疗改革 助力医疗卫生决策
  医疗信息化市场看起来像是一个充满着巨大能量的球,一触即发。
  尽管趋势如此明显,与信息化相关的配套政策仍然滞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检验系主任姜傥介绍,在目前的信息化进程中,许多信息技术应用的准入制度、可穿戴设备的准入制度、数据安全和储存制度,医疗信息/数据使用制度,公共接触医疗信息的许可制度都未能建立。
  姜傥坦言,政策总是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一定是技术发展倒逼政策或规范的出台。
  与姜傥持同一观点的是国家卫计委信息与规划司司长侯岩。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上,侯岩指出,信息化是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因其不仅在医疗卫生机构优化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方面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补偿机制、价格、药品招标采购、人事分配、支付制度、监管体制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改革,提供了信息和数据的支撑。
  此外,信息化也是促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重要技术支撑。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信息化是一个大的趋势,无论你想不想做,它都发生了,而且必然发生在这个你的整个的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它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医疗的模式。”
  侯岩说,因为医疗的信息化更加关注个体,在治疗、检查、健康管理等方面更具针对性,“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医疗服务,对我们医疗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发挥着重要的倒逼作用”。
  结语
  卫生信息化仍存四大不足
  未来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谈及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倪荣颇有感触。在他以“2014中国卫生论坛-中英健康信息化专题论坛”嘉宾身份发言时,多次提及“卫生信息化仍然任重道远”。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倪荣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上发言
  “1996年,我在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即现在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时,担任信息中心的主任。当时经过两年的努力,曾经开发过一张与居民健康卡很类似的卡,但那张卡的功能是用于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的接种卡。那个时候的功能,现在看上去还是很先进的,但信息化的路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倪荣感慨道。
  在采访中,倪荣也告诉39健康网,虽然浙江宁海正在与TTP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居民健康档案,但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以及如何保障居民的隐私安全等,仍然是宁海卫生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与倪荣相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卫生部部长陈竺的感触更为深刻。他在为“2014中国卫生论坛”致辞时,指出了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存在四大不足:一个是对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二是投入的不足,三是社会和公众的参与不足,四是信息化的应用不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上致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陈竺感叹,不过对于未来,他仍充满期待:“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