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推黄果树智慧景区建设与发展
来源:贵州旅游在线 更新时间:2014-08-20

 2013年,陈敏尔省长在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到:“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建立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提供机(车)票、酒店、旅行社、旅游产品等网上查询、预售和结算服务。黄果树景区以大数据应用、智慧景区建设率先实现贵州旅游的升级版。另一端通过数据准确的反映景区游客客源地、消费偏好、出行方式、到景区游览时间、对景区旅游要素消费需求等。
    2013年,陈敏尔省长在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到:“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建立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提供机(车)票、酒店、旅行社、旅游产品等网上查询、预售和结算服务。规划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推广数字管理与服务技术,实现车辆调度、自动引导、安全监控等功能,以科技化、信息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作为贵州旅游龙头的黄果树景区,应该担当起为全省在智慧景区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大数据实现管理智能化、市场分析标准化、服务游客人性化两个方面树立模板、探索经验的责任。黄果树景区以大数据应用、智慧景区建设率先实现贵州旅游的升级版。

    大数据推动黄果树智慧景区基础信息建设

    随着大散客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个性化旅游时代的到来。2012年的黄金周开始,黄果树景区“团散”比首次出现倒挂,到2013年“团散”比为3:7,而且这一比例一直呈拉大趋势。以这一比例计算,2013年景区180万游客中有将近130万的散客。这130万游客的所有信息全是散点状的,游客与景区之间大量的信息不能互通,景区与游客之间出现了“两不相识”的尴尬局面。黄果树景区首先意识到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和实现景区能与游客信息的双向互动,就是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和多样的信息采集端。随着散客的不断增加,游客相关数据的收集,大数据应用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黄果树景区早在2012年底就按照“旅游信息化—旅游智能化—旅游智慧化”三个阶段对智慧景区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根据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小步快跑的建设原则,围绕智慧营销、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总体要求,对黄果树景区进行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十八个应用系统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景区近30公里光纤铺设、车辆自动分析系统、景区免费wifi、智能可视系统、景区容量实时控制系统、黄果树电商平台“快行慢游网”及APP软件开发等项目建设,实现西南地区首家线上线下一体(O2O)景区、并与线平台商和OTA分销商完成在线合作等。通过这新基础信息设施和游客信息通道的建设,拓宽了游客信息及旅游资源信息的采集渠道,为黄果树景区充分采集、归类、分析、整合、互联互通游客及旅游资源要数的各种信息,也为应用大数据分析游客信息分析提供了基础。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并及时调整、制定相应的经营管理策略,调配旅游服务资源的功能和更好的为游客服务,从而实现黄果树景区的智慧化。

    大数据支撑黄果树智慧景区精准营销

    景区只是旅游产业链条上众多环节中的一环,随着交通、信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自助、自驾游客。这些游客与传统的旅行社组团游了有本质性的变化,他们对行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有较大的自助权;而且他们直接以景区为旅游目的地。这样一来,景区各旅游要素的信息能否在游客做出行计划时通过各种媒体或方式到达游客就显得至关重要。景区链接着旅游资源与游客两端,一端要采集与整合自身吃、住、行等旅游要素的数据信息,如酒店不同类型房间的数量、提供服务的质量,高速公路通行流量,餐饮就餐容量,夜间消费项目的容量等不同行业数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加工后向潜在的游客推送。另一端通过数据准确的反映景区游客客源地、消费偏好、出行方式、到景区游览时间、对景区旅游要素消费需求等。

    黄果树景区通过车辆管理系统、电商平台、微信平台与OTA商信息共享,多渠道掌握游客对旅游要素的需求特征,对目标游客的类型、消费偏好、获取信息渠道等进行数据分析,锁定旅游营销目标,运用旅游新媒体营销等手段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2013年黄金周期间,进入黄果树景区的车辆有50000多台,通过车辆管理系统我们得出了贵州10000余辆、云南4700多辆、重庆2900多辆、四川2100多辆、广西1500多辆的数据。通过对黄果树全年车辆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以黄果树景区为核心、六百公里为半径、交通通达性好的区域为主力自驾市场,六百至九百公里之间的环带区域为次主力市场;统计还发现,自驾游客对主题酒店与服务质量较好的三星级酒店需求最多,另外他们对当地特色美食最有兴趣,他们几乎都听交通广播,然后上网搜索景区。通过分析我们就知道哪些产品是自驾游客关注的,这就为精准营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为决策营销都产生了颠覆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