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柳州晚报 更新时间:2014-08-27
核心提示: 买房子查询新政策,到职能部门官方网站竟查不到相关信息,这是最近市民黄先生的遭遇。近段时间来,晚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政务网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内容空白等现象,给群众办事带来很大不便,网民戏称其为“僵尸网站”,这势必将影响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现象一:网站子网页唱“空城计”
市民小吴致电晚报反映,20日上午,他登陆市规划局网站查询一处违法建设情况,谁知该信息板块并无内容,连续刷新几次也没反应,这给群众了解该部门政务信息带来很大不便,也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
记者浏览该网站也发现首页“违法建设”、“行政处罚”、“建设工程规范许可证”等栏目内容为空白,以及部分子网页内容无法打开。此外,还有市民反映市司法局、审计局、文化局、物价局等部门官方网站要么内容更新不及时、要么只有栏目没有相关内容。
现象二: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
用“冷清”来形容一些政府部门的网站一点都不为过,这其中内容陈旧不贴近群众,恐怕是部分部门政务网站成为“僵尸”网站的重要原因。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的网站上,首页的确有8月份更新的内容,可是点开“农机监理”链接后,刷出的内容距今最近的也有快一年时间,是一条发布于2013年8月27日“实现农业机械化 帮助农民富了家”的内容。再点开“质量投诉”链接后,一共刷出了3条内容,2条是2010年底发布的“局长邮箱”和“投诉电话”,另一条则是2011年4月发布的农机打假保春耕专项整治活动。
记者点击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网站发现,新闻动态、政策法规、政务公开、网上办公、局长信箱等子网页,其中“新闻动态”最新内容时间显示为:2011-11-21 17:59:00;而“局长信箱”无法使用(如图)。接下来,记者随机查看了柳州水利信息网等一些政府部门网站,均存在类似问题。
除了以上问题,记者还发现某些部门“官网”存在“信息早产”现象,比如发布日期远远早于现实的日期。
相比之下,记者走访公安等相关部门了解到,柳州市网上公安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信息等网站由专人负责管理,开辟有网上办公、咨询及投诉窗口,网民参与程度较高,内容更新及时。比如:“网上公安”提供市民办理出入境相关手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可及时查询个人参保信息、数字化城市管理网及时受理网上投诉,并开辟“柳州是我家”微信平台等网上便民窗口。
对此,不少市民提出,开设政务网站如不及时更新与维护,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影响了职能部门的公信力。
现象三:工作量大 人手不够
对于网站存在的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有问题一定马上改。”该局负责人说,网站上确实存在一些栏目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他们将会正视问题及时改正。该负责人也直言,目前人手不够,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兼职负责网站的更新,而且目前该局正在启动一项《数字柳州智慧农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的项目,工作量非常大。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负责网站个更新的工作人员,他说自己在兼职网站工作时,确实有不定期更新内容,基本能保证每个月有20条以上。但是,由于工作量大,他都把这些新内容放在了网站“工作动态”这一栏下,并没有根据信息分类到不同栏目。目前,他正在把这些信息重新分类,以便市民更好地浏览网站。
展望:落实管理制度整改存在问题
记者走访了解到,市网络管理中心网站管理科搭建“中国·柳州”门户网站的同时,还承担约70个政府部门的网站建设,其他部门为“自建”或未开通网站。该管理科副科长黄胜向记者打开网站后台发现,“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数十个网站较长时间内容未更新,甚至有的网站模式使用的2003年老版本,也就是网友戏称的“僵尸网站”。
至于“局长信箱”等功能栏目无法使用,原来由于其后台“允许发布栏目”选项被取消(如图),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由于该部门申请取消该功能,后台也未及时在网站界面上调整,导致有些“已取消”的栏目无法正常使用;而网站出现“早产”信息则是因一些网站在内容导入时出现差错,目前已要求其及时更正。
黄胜介绍,市民通过政府热线12345转来的一些政务网站内容滞后、差错等投诉,每年都得定期或不定期到相关部门收集内容及时整改,很少有部门相关人员主动与网站管理科联系、沟通。另外,从2011年开始,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就制定了“电子政务”纳入绩效考评的方案,按网站信息是否及时更新,咨询、投诉等服务功能能否正常使用等标准给予量化评比,但真正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对此,政务门户网站建设的相关负责人建议,首先,各单位主管领导应重视门户网站建设;其次,以制度管理落实专人或请有资质的公司运作及维护网站;再次,加强与市民、网友沟通,做好相关咨询、投诉的解释工作,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记者 孙跃 张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