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如何融入移动互联网?
来源:站长之家 更新时间:2014-08-28
这个问题的角度很值得思考,移动终端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更多的优化。讨论前,我先自己拟一个定义,什么是“传统企业”。我认为,所谓传统,不能一概而论,必然存在对应的“新型”才有“传统”的意义,因此“传统企业”有多重定义,但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守旧不求新”。
  这个问题的角度很值得思考,移动终端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更多的优化。讨论前,我先自己拟一个定义,什么是“传统企业”。我认为,所谓传统,不能一概而论,必然存在对应的“新型”才有“传统”的意义,因此“传统企业”有多重定义,但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守旧不求新”。
  时间的维度,成熟于互联网大发展之前的企业(大概指2000年前后),都可以称为“时间上的传统企业”,所谓成熟,大致可以理解为“有稳定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现金流”。
  组织的维度,重流程监控、重员工控制、重组织架构的企业,都可以称为“组织上的传统企业”,普遍表现出“业务模式沉淀积累较多,产出模式相对规范,无需大规模开荒探路,企业重心已转移到对组织的控制而非产品的控制”的趋势。
  业务的维度,有规范标准、工厂化生产方式、服务对象稳定少变动、有成熟可实践方法论的企业,都可以称为“产品上的传统企业”,普遍存在行业协会、行业标准、且招投标文书规范、重商业契约而非个人背书。
  员工的维度,更职业范、公私分明、重视结果和对组织的影响、较少受情绪支配、追求职场成功而非个人兴趣,普遍存在工会、劳动仲裁、各类法律法规和企业内规、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不欣赏出格行为。
  做互联网的不一定都是新型企业,比如票务预订,实质上是票务销售渠道分成,符合第3点,各参与组织通过协议与商业合同分成,但最终的产品形态是纯互联网形态。而如果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符合第4点时,外人也很容易将该企业划分到“传统企业”类型里去。另外,传统企业所在的市场,武断点说,都是“红海”,竞争充分市场容量可合理预期受众对产品有较高接纳度。
    从商业上明确传统企业的特点后,再针对性地分析移动终端能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传统企业其实并不需要“融入移动互联网”,而是“借助”。融入这个词很难做到,因为它意味着需要将全流程都改造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套路,但很难办到,因传统模式已有长时间积累,产业线上下游联动,单从其中一环入手改造很难牵动到其他环节,反而有可能被产业链抛弃。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玩法,融入既然风险大,可以考虑的是借助这股新力量巩固传统模式。移动互联网最直接的优势,就是能直达消费者,达成企业与受众之间直接沟通的效果。以我的见解,以下几种方式都值得一做:
  外部营销
  复制原有渠道的一部分
  直接将原有的产品介绍、产品展示以app方式分发,就像互联网早期,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希望建个企业站一样。这样的方式没有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精髓,但仍然是值得一做的手段,用少量资金扩展产品宣传渠道,玩的起的企业都值得一试,虽然大部分效果都不好。例子很多,这种模式玩得好的有“广州地铁官方app”,仔细分析一下,它其实与纸质印刷的地铁线路图完全一样,但多少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特性做了优化,比如自动计算票价、通过定位查找附近地铁站、计算换乘路线,未来若能与地铁调度系统的报站信息联动,体验更佳。
  改造原有方式的一部分
  按照移动互联网的套路,将产品宣传渠道转换为社区、游戏、资讯等形态。这方面做的好的有足球应用“北京国安”,这是俱乐部官方主导开发的一款专门面向球迷的资讯应用,主打死忠粉。他将以往需要看电视、资讯站才能获取到的球队信息、赛程、球员资料、官方周边购买、球票预订等功能打包在一起,借助特权垄断和俱乐部自身优势,用心开发出了适用于移动终端的产品,并加入了现场联动的小功能,虽然鸡肋,但获得了球迷的认同。
  在改造基础上加入互动和UGC成分
  这类才应该算是真正利用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精髓,“随时随地,无线互动”。优惠券型的官方app都属于这类,比如“星巴克中国”和“麦当劳优惠券(官方合作)”。星巴的app内置了地点查询、LBS签到与留言、菜单、优惠券,还有个鸡肋的星巴闹钟,甚至把招聘信息都写了进去。虽然我不太理解这样的产品布局,如果说豆瓣喜欢从重度用户里招产品人员,那么喜欢喝咖啡就能等价于愿意去星巴擦桌子?但无疑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另外“麦”的app只单纯做了地点定位和优惠券功能,但鉴于免费公厕的民间称号,无疑属于手机必备app,至少方便找厕所。其实“麦”的产品可以做得更进一步,将线下活动转移到线上,让消费者在非就餐时间仍有动力打开使用,结合基于手机的积分体系,做一些小的实物奖励兑换,我相信对于提升客流量还是有些益处的。
  内部加速
  以往的OA系统已不能满足很多企业的需求,大二全、裹脚布是通病。内部加速的意义在于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传统OA将重点放在工作流和文件管理上,但由于落后的登录方式、难用的功能设计、乏味的界面等多种原因,很难真正实施到位,更多见的情况是风风火火搞个一年半载,热情消退后凑合着用,直到实在不行了,换个软件或实施,再来一次风风火火。
    现在智能手机几乎100%覆盖员工,OA的操作平台也需要相应地向移动终端过渡,而不应只局限在客户端或Web端。根据以前做ERP服务国有企业领导的经验,中高层的日常事务多为审批和报表。从这些点上入手,将传统ERP工作流的领导审批环节换用移动端app实现,也是一种加速的思路,但技术上有难度。对于员工,企业通讯录、留言板、跳蚤市场、差旅费报销、各类借用手续,这些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的方向也值得深入,但更多的可能是作为已有内网平台的辅助而非主导。
    传统企业引入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概念是一种趋势,“受众在哪,渠道就应该铺设到哪”,有报纸时,大家抢头版,有电视时,抢黄金时段,有网站了,纷纷建站,现在轮到智能手机出场,迟早会形成固定的渠道和模式。但由上面的思考也可看出,并非所有行业的传统企业都具备接入、融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所以如果需要详细讨论具备执行基础的策略,需要限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