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信息技术铸就辉煌统计梦
——株洲市统计局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纪实
记者 周碧红 通讯员 黄谷 /文
“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层次,3年初具规模,5年取得突破。”说起近年来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变迁,湖南省株洲市统计局局长丁润高成竹在胸,满脸喜悦。
湖南省株洲市统计局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完成统计信息网络改造,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在市县两级全部建成高标准网络机房、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和视频会议系统;启动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库的建设,开通了株洲“数据通”;建立了协同及移动办公应用系统并投入使用;在乡镇全部采用VPN的方式进行连通,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互联互通。
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应用、促进发展、提升水平”的总体思路,牢固把握信息化工作特点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大工作力度,紧扣“三个结合”,株洲统计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为统计工作跨上新台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谋划与行动相结合
全力抢抓发展机遇
近年来,株洲市统计局党组将统计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开会研究,科学安排部署。这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财政、人事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重点保障,为株洲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和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株洲局先后制定《株洲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株洲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智慧株洲统计信息子系统建设方案》、《关于建立统计信息化应用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配备统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落实各项基础保障,分阶段逐步有序推进,促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2010年出台的《株洲市县级统计信息化建设标准》,明确了县级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原则,全面阐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系统、安全支撑平台、统计机构及人员信息化能力等建设要求。2013年出台的《株洲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建立株洲市宏观数据库业务专网,形成宏观经济数据网络采集、交换与共享应用,建成全市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库。通过科学谋划,明确了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体目标和建设思路,确定了具体的信息化项目,为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领导重视是发展的前提。为此,该局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不成功不罢休的韧劲,多次找市主要领导汇报情况,积极主动争取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委、市政府把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绩效考核,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进入财政预算的笼子。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领财政、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统计局现场办公,指导全市统计信息化工作。2009年12月,市政府同意启动“株洲市统计信息网络改造”项目建设。2010年3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统计信息化装备水平是全市最好的”。
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启动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提高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市政府发文明确,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由市统计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参与”;市绩效办将此纳入了对各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范畴;《株洲市国民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成“株洲市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库”;《株洲市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将“统计信息平台建设”列为全市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强化市级基础平台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建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
在大造宣传声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乘势而上,积极争取,整合资源,及时完善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该局将统计信息化定位为“智慧株洲”和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统计业务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有机结合,从而使统计信息化工作成为以市统计局牵头、多个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共同参与的一项政府工作,充分确保了财政资金的投入。据了解,近4年来全市共投入统计信息化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2010年,市财政安排了经费300多万元,完成市级网络改造工程;2012年,全市共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同步建成联网直报指挥中心;2013年,将信息网络运维经费每年60万元整体纳入财政预算;2014年,将地方统计服务平台列入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内容,先期安排资金600多万元。
整体与重点相结合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就如何坚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稳步实施、整体推进,实现统计信息化建设稳健有序发展,副局长信长华从以下4个方面给记者详细做了介绍。
市县联动齐参与。坚持“全市一盘棋”、上下齐参与的系统建设理念。为全面带动县区统计信息化建设,市局组织人员积极深入县区,分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参与指导协调,经常主动找县区政府分管领导研究讨论,坚持不懈地为县区统计信息化建设争取条件、化解阻力、铺路搭桥、解决困难。在建设周期中,要求各县市区务必遵循全市统一要求,在确保功能齐备、设备完整、技术先进、规划达标的前提下,强力推进。
分级推进抓突破。抓好项目建设是推进统计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在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中,株洲市局结合实际,对市、县、乡三级的项目建设分别明确了重点:乡镇一级以微机室建设为重心。全市130个乡镇全部按15000元的标准建成了乡镇微机室,各乡镇(街道)同时建立了统计单位名录库和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库,主要统计报表任务开始向乡镇(街道)一级延伸。县市区一级突出抓网络机房建设和规范达标。各县市区全部按标准完成对机房的改造装修,添置了3千伏安不间断电源、服务器、防火墙及网络机柜,更新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同时,组织对县市区机房建设组织全面达标验收,确保其达到专用、规范、美观、安全的建设标准。市级的重点是推进“统计信息网络改造工程”。市局建成高规格网络机房,建立了物理分离的电子政务内网、外网、统计业务网三套网络,形成了“三个分离的三套网络、三个独立的统计网站”。
选准典型作示范。为引导县市区建设,市局针对各个项目建设实际,选择领导热情高、基础准备好、技术力量强的单位重点突破,以典型引路的方式,推动全市总体建设快速深入。在推动专用网络机房项目建设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醴陵市先行启动,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材料选用、质量跟踪、项目验收给予全方位指导,通过认真总结醴陵市的建设经验,为全市整体推进提供样板范例和指导意见,提升建设品质。在联网直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中,由于项目投资多、功能要求全、应用技术新,选择以芦淞区、茶陵县为着力点突击推进。通过组织到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和讨论交流,深化了认识,增强了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了项目建设的方向和流程,避免项目建设走弯路和投资浪费,为项目的整体推进、经济实用夯实了基础。
强化激励保效果。株洲市局每年组织信息化工作达标验收,对各个建设项目都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建设进度快、工作力度大、应用效果好的县市区给予一定资金的奖励和补助;对确有困难未及时建成达标的县市区,市局在第一时间向当地主要党政领导通报情况,争取其支持重视、解决问题。
管理与应用相结合
大力提升工作水平
在株洲,记者看到,一系列的新措施,在提高技术水平、确保管理质量和提高应用效果上正发挥出明显的效能。
株洲市统计局计算站一直保持4人以上的技术人员,局机关各部门配备1名技术联络员,作为计算站的外围力量,各县市区分别配备一名专职技术人员和1名兼职人员。近年全市公开选拨20人从事信息化工作,大大充实了技术力量。将统计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通过组织培育和岗位锻炼,有3名市局计算中心人员分别被选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统计局数管中心、市政府信息办工作;县市区计算站长全部走上领导岗位;县市区多名技术干部被选调到县委办、县政府办和组织部门工作。按年度分层次有重点加强了技术培训。市局每年开办不少于4次的技术培训班,组织技术员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此外,委托株洲北大青鸟计算机学校定期开班,实行全系统全员培训。对130个乡镇统计员主要培训计算机设备管理和统计报表数据处理能力,对县市区技术员主要培训网络应用和安全管理能力。率先组建技术联络员队伍。技术联络员主导负责科室日常运维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是第一责任人。
全力抓好统计信息网络运行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在全市统计系统签订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保密责任书,各县市区统计局向市局、市县两级干部职工与局长签订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书,在个人岗位职责和各部门的目标职责中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责任,规定各部门和技术联络员必须加强对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在全省率先安装并使用北信源安全管理系统,强化了网络的安全管理。完善补充了统计网络运行制度和网络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县市区、各部门一把手是网络安全第一责任人。
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作用,推进统计工作现代化,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在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设计,充分整合资源,共享网络、设备和统计数据,把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成为集联网直报、社情民意调查、大型普查数据处理、业务培训、视频会议、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政府统计工作指挥中心。三经普尘埃刚落,株洲局就快速启动统计“数据通”建设,使用国家三经普统一配发的PDA,着手将各类现场调查通过统计“数据通”施行,实现数据采集、报送、处理、发布等全流程的电子化、网络化;今年5月开始,通过“数据通”使用数字株洲移动办公云平台无纸化办文办会、安排部署统计工作,在第一时间将各类统计数据和“领导专报”等信息推送到有关领导的移动终端,为党政领导宏观管理决策服务。通过加强管理和应用,全市统计干部整体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统计局领导懂行,技术人员在行,信息化建设成效好,干部应用水平高”,国家局、省局领导和社会公众对株洲统计人的评价,是肯定,是鼓励,更是鞭策。立足本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用执着和智慧共同铸就辉煌统计梦,在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大数据时代,相信株洲统计信息化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