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来源:宿迁日报 更新时间:2014-09-10

 
近年来,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媒体不断涌现,资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更加丰富便捷。加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组织形态,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亟需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现在困境及原因

1、基层党员组织较难。一方面,基层领导重视不到位,党组织负责人抓经济、抓发展、抓稳定等工作不遗余力,往往忽视了抓党建、抓党务。“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开展不太正常,能拖就拖,甚至一拖了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创业就业上,大量青年党员选择进厂务工,“空心村”现象日益凸显,很难组织到一定数量的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活动。

2、党员教育手段有限。现阶段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集中学习等传统的党员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实际需要。现在是“全媒体”时代,只有根据党员需要,创新信息化学习手段,才能打开党员教育新局面。

3、内容不能满足党员需求。党员教育纸质材料较多,视频课程较少,内容枯燥、生硬,不能及时跟上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形势,甚至出现脱节现象。同时,有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又缺乏必要的辅导指导,只能稀里糊涂、囫囵吞枣。

4、科学考评机制不健全。衡量党员教育实际成效,离不开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考评机制。而个别地区对党员教育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研究不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还有的地区把党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统一考核,没有细化目标、针对个体,容易让个别党员丧失自觉性,产生蒙混过关的心理,造成党员教育都是党组织自家事的误区。

二、几点思考

1、要围绕党员教育形式拓展信息化载体。注重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创新载体,促进党员教育与当前信息社会充分融合。一是探索融入式教育。坚持寓乐于教、寓教于乐相结合,在人群相对集中的小区、街头和广场,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文艺活动,将教育内容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到党员日常生活。二是探索移动式教育。把党员教育载体向手机平台拓展,开发app应用,并利用微信、飞信、彩信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掌上移动微教育。三是探索互动式教育。建立党员信息库,定期编发党的常识类提问,增强互动功能,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增加党员参与度。

2、要围绕党员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化设置。经过调研走访,摸清党员需求,找准“兴奋点”,对党员教育内容合理科学设置。可以借鉴专业学校课程体系,将党员教育内容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含中央精神、党章党史、文明新风、社会美德等课程;选修课包含先进典型、群众工作法、农村工作实例等课程。注重典型引领,挖掘不同行业党员先进典型,定期将事迹宣传展示,邀请优秀党员到村部讲党课,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干有示范。强化视频课件开发力度,整合社会力量,引入市场手段,开发一批贴近基层、喜闻乐见的党员教育视频课件。

3、要围绕党员教育成效实施系统化考核。要想综合考量一名党员的学习成效,首先要确保其能定期参加或接受教育培训,这就需要对党员学习行为定量、定性考核。可以制定出台党员教育学分管理实施办法,根据党课课程设定学分,加大必修课学分比重。每次学习结束后,及时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考学。考学合格的,方可获得学分。全年学分达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考核等次优秀的可以推荐参加年度优秀党员评选,不及格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限期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