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催生科研模式重大变革
来源:求是理论网 更新时间:2014-09-10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深刻重塑人类社会,不仅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等领域影响深远,也催生了科研模式的重大变革。科研信息化意味着什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该如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9月2—3日,第十届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及台湾“中研院”的学者们围绕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基础设施、社科研究信息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前信息化时代科研环境及方法面临的新需求、新趋势与新挑战把脉建言。
  科研离不开信息化支撑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离不开信息化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对“科研”与“信息化”的关系作了十分朴实的表述。
  的确,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孤立系统,向着大范围、多领域的复杂系统迈进,如航天工程、气候、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这些复杂的课题对传统科研方式和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沛超表示,传统科研方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不同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人员间交流不足,导致重复劳动,造成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今,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科研带来了巨大变革,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机构和人员之间交流与协作的需求,有效共享浩如烟海的信息。这就是科研信息化的典型体现。
  从科技与文明的更大场域来看,信息化给人类文明带来更多思考。台湾“中研院”计算中心主任王大为认为,信息化平台除在技术上不断深化外,还在更广泛的场域里促使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在东方文化中,人们常常思考全面性的问题,而西方世界的科学是分科而治之。科技的细化深入与整体性思维的碰撞,对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及人类未来发展将有怎样的影响,值得思考。
  由此看来,在信息爆炸时代,无论是科学研究本身的变化,还是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都催生了人们对科研信息化的认知与探索。
  杨沛超介绍,国际上的科研信息化建设,重点集中在宽带网络尤其是科研教育专用网络建设,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存储、分析、管理等服务的提供,超级计算与高性能计算服务,虚拟科研组织和虚拟科研环境建设,网格计算与云计算等。一些国家对科研信息化进行了战略建设,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就出台了专门规划文件。
  我国的科研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4—2002年是准备阶段,科研网络及超级计算机建设为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2002—2009年为起步阶段,中国科学院提出并开始实施科学研究信息化,各部门都开展了相关工作;2009年以后为发展阶段,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加速,各学科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信息化工作处处长陈明奇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级战略规划出台,未来我国的科研信息化将以出台国家级规划为标志,进入跨越发展阶段。”
  社科研究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e-Science”是国外对“科研信息化”的通常表述。资源共享与跨地合作,被视作发达国家科研信息化成效显著的关键所在。强调“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的概念“e-Social Science”提出稍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国成介绍,国外通常谈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统称,e-Science本身也包括社会科学,而e-Social Science更突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有其特性,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度依赖文献资料,传统文献资源和文献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科研人员的需求,文献数据库建设显得愈发重要。同时,社会调查方法的广泛应用,交叉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计量研究、可视化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推广,都需要翔实可靠的调研数据来支撑。
  杨沛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信息化应该包括科研环境、手段、资料、管理和人员的信息化。当前,从理论上说,新的社会科学信息化科研平台可以为社会科学家调查和解释多层次的社会问题提供帮助;复杂的经济统计模型计算、大规模的社会团体和民意调查、科研数据和分析工具的共享以及虚拟环境中的科研团队协作等,都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创新提供了条件。但现实情况是,社会科学研究多为小规模团队(课题组)或研究者个体各自为战,课题规模偏小,研究项目分散、重复,研究者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力不强,再加上相关科研政策不完善,使得e-Social Science影响社会科学发展前景的力量有限,e-Social Science自身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计算思维与人文特色相结合
  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数据存储传递能力,实现“云存储”、“云服务”,对大数据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的提升建设。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近年来该院高度重视科研信息化,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网络信息环境,打造数字图书馆,设立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创办中国社会科学网,整体提升学术传播能力,提高科研信息化的保障能力和应用水平。以深化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有效整合全院信息化资源,集中力量建设“数字社科院”,努力形成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从全国来看,信息服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蒋颖介绍,中国大陆高校的电子资源引进经费已接近纸本文献购置经费;自动化系统的普及、云计算、移动服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已被应用;截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全文数据超过1.94亿页,资源存储量共计388TB。
  然而,只有科研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王国成告诉记者,计算思维追求逻辑严密与精准,社会科学发展怎样将计算思维与人文特色相结合,既摆脱自然科学的“纯工具性”,又避免人文科学的“不可验证性”,需要靠科研信息化的推动,以完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更新研究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副主任荆林波认为,数据将成为各类机构和组织,乃至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公开与分享成为大势所趋,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政府部门必须身先士卒,为公众和研究机构进一步开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