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法院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司法公开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4-09-17
   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8月2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第二次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省高院张述元院长在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全省各级法院要抓紧推进三大基础建设,即全面推进专网基础建设,尽早实现全部基层法院至法庭联网;加快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基础建设,确保全省法院执行指挥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实现以“大数据”理念汇总、分析司法信息。要抓紧完善司法公开、司法办案办公、司法管理、司法服务、司法宣传五大信息系统建设。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法院,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切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要求。
打造安全高效的法院信息化系统面临的问题
    当前司法实践中,信息化工作的比重迅速增长,但在实际应用中,打造安全高效的法院信息化系统还存在诸多问题。系统的重复建设、缺少统一规划。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可持续性利用性较低还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当前,法院信息化建设普遍采用功能模块内部紧耦合设计,尽管各模块之间可以采用松耦合模式,但各个模块却难以改变进而实现升级,从而引发重复,冗余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巨大而可持续利用性较低。法院系统内各部门、各省或地区都独立开发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由于技术指标无法统一,使得各系统之间、各地区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缺少统一的规划和部署,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重视建设不重视管理和应用。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只建不用、用而不精的现象,很多法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信息系统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落实系统的跟踪运行,使得系统长期处于半瘫痪甚至完全瘫痪状态,成为了应付检查的花瓶。
    技术人才短缺。庞大的硬件环境再加上以上诸多的应用,要想使整个信息化系统安全快速运转,必须有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和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法院信息化系统在近些年迅速发展,对于其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吃苦耐劳、技术一流、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基层法院仅设立一个聘任制网络管理岗位或由其他岗位非专业人员兼职,技术人才受人员编制、工资待遇等因素影响,流动性非常大,人才流失严重。经常是管理人员工作2年到3年刚刚适应工作要求便离职,而且缺少专业的在职培训,造成信息化软硬件系统无法得到及时周到的维护,经常发生故障,严重影响法院信息化进程。
    应用人员水平低。在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之后,还有一个影响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系统应用人员既广大的法官、书记员的操作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培训和讲解,让操作员不断提高应用水平,让广大干警能将信息化系统用好用精,将系统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有效辅助审判工作的高效顺畅运行。
    网络安全没有得到有效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病毒木马、网络攻击、技术故障等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时时刻刻在威胁着法院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安全与数据安全。很多法院存在着内外网混用、IP管理松散、无安全防护软件、无数据备份机制等不安全因素。目前,这些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特别是三级网络联通后,各级法院间的数据通信日渐频繁。为减少安全漏洞,三级物理链路需要更高级别的统一的整体安全防护,引进先进的硬件装备和专业的网络安全培训势在必行,需要建立上下一致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手段。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统筹和科学的规划,更需要全体法院工作人员以及全国法院系统的共同努力建设。正如周强院长在第一次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今后五年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凝聚力量、开拓创新,整体提升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关键时期”。
破解信息化建设难题建设高效信息化资源
    法院信息化工作即是将审判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量化、影像化、数字化并加以分析统计的转变过程,这些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当事人信息、案件卷宗信息、审判质效数据、庭审音视频资料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让区法院已经初步建成以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和科技法庭系统为核心,结合其他自动化办公应用为辅助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重点破解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构建强大的硬件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建成了规模强大的网络化硬件体系:大型系统服务器6台、小型服务器7台,用于数据存储的磁盘阵列3台,存储容量达到32T;由30余台通讯交换机组建了覆盖全院和三个派出法庭的千兆局域办公网络;办公用计算机200余台,已经达到了人手一台办公电脑;打印机40台,其中30台为网络打印机,用于扫描卷宗的高速扫描仪48台,电子签章设备10套;科技法庭设备42套,其中3套为标准型科技法庭;远程提审系统两套、视频会议系统两套;数字化监控设备5套,监控点达到100余个;大型电子屏7个,小型电子屏20余个;构建法院第四级网络系统,三个派出法庭均用光纤直连到院内,实现统一电子办公。通过强大的硬件基础建设为信息化运行提供有力保障,解决了系统重复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
    应用有效的软件运行。在强大的硬件环境基础上,运行了多个与审判相关的软件系统:审判管理系统。审判管理系统是是对所有诉讼及执行案件进行信息化管理,在收案、立案、送达、审理、庭审、鉴定、审批、结案、评查、执行、归档过程中,所有案件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实现“规范的审判流程、实时的审限跟踪、精确的统计分析、完整的电子档案、快捷的办公自动化”。 除案件管理功能以外,系统还集成了电子卷宗管理、案件审判质量评查、干警业绩考评管理、办公管理等多项功能,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突出自动分案,使分案人员只能选择案件的承办部门,而案件承办人是计算机在该部门审判人员中随机选择的,避免了人为控制分案造成的工作量不均衡问题;突出审限管理,计算机实时跟踪,使全院案件审限状态一目了然,有效控制了超审限结案问题的发生;突出质效管理,系统自动统计案件信息,每个业务部门的收结存数量、每名法官的调撤率、结案率等各项综合数据在系统中实时更新、一目了然,为提高办案质量、分析影响办案质效提高的原因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实现电子卷宗,由系统生成的和办案人员扫描录入的卷宗文书,如审批表、诉状、证据、传票、审理报告、笔录、送达回证等直接转换为PDF图片格式形成电子卷宗存入档案数据库,无需再次扫描纸质卷宗,并同时自动生成案卷目录,减少了手动录入的工作量;科技法庭系统。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集中控制技术,实现对法庭内部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庭审过程实现全程录音录像。整个系统涵盖了从法庭庭审信息的采集、音视频编码、庭审控制,到庭审信息的存储、发布、统计和查阅的整个业务流程。法院42个审判庭均为科技法庭,所有的庭审均全程录音录像。与传统的单机刻录科技法庭设备不同,所有的庭审录像信息均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上,可以做到长期保存,这样即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使所有的录像信息均能在内网计算机上实现直播和点播,院长和庭长在自己办公计算机上可以直接查看正在进行的和已经结束的庭审。在服务器存储一份录像信息的同时,由专人负责将每个庭审录像刻录成光盘并随实物卷存档。科技法庭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和真实再现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增强对案件审理的监督力度,提高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克服法官主观随意性,确保司法公正;远程提审系统。在完善全国法院统一建设的远程提审系统的基础上,让区法院与让胡路区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共建了远程提审系统,系统终端连接看守所羁押室、检察院公诉科和法院的刑事审判庭,使被告人在不出看守所的情况下实现远程审理;执行管理系统。将执行工作人员工作信息和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移动网路,采用GPS、GIS和固网通讯等现代技术,对执行工作人员和执法现场的时间、地点、状态、音视频等关键点实施信息采集、定量分析与实时处理,形成科学的综合管理系统,防止执行工作人员消极懈怠,“出工不出力”。
    被执行人信息管理系统是让区法院自主开发的一个综合性信息管理查询平台,可将被执行人在民政、银行、房产、车辆、工商等系统“点对点”查询到的财产信息统一录入该系统,能够对被执行人信用级别进行分类,标记失信被执行人,能够为执行工作提供强大的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文书纠错系统。裁判文书的制作,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无论是格式、内容表述,还是法律引用,都必须符合特定的规范。在三大平台建立后,法院大量的法律文书需要上网公布,这就对这些文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纠错系统能够较好地对裁判文书的格式规范性、信息完整性、逻辑一致性及法律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校验,提示错误或存疑并提供相应的修改意见,这对于裁判文书的权威性与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能更进一步地提高文书质量,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有助于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的树立。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使以上这些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先后制定《目标管理考评实施细则》、《审判工作流程管理实施细则》、《立案工作规则》、《分案、排期工作实施细则》、《科技法庭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信息查询室管理办法》等系列的系统应用管理制度,全力保障信息化应用的顺利实施。
    配备高素质的管理应用人员。在信息化管理人员配备方面,有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3名,全力保障整个信息化软硬件环境的顺利高效运行。此外,定期对审判员、书记员等系统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培训,提高了对各种设备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
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司法公开促进阳光司法
    信息化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审判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存储起来用于日后查看,更重要的是用于实时公开。这种公开不但在法院内部,将审判文书、审判数据、庭审录像等对院领导和全院干警公开,还要面向全社会广大群众将立案信息、审理进展信息、执行信息进行全面公开。
    审判信息公开。按照三大平台建设要求,依托法院信息化软件系统将审判信息公开,从立案、到庭审、到执行所有信息都对社会公众公开。当事人可通过法院外网、院内触摸屏查询案件进展情况。通过所有庭审过程要求全程录音录像,并且录像均可在内网系统点播和直播,院内定期利用大屏幕对庭审进行直播,并选择部分庭审录像在外网网站公布。定期举办庭审观摩活动,由各庭轮流组织观摩庭审,院审委会成员、庭科室长、审判法官参与评议,并对群众开放,接受监督。通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法律文书样式、诉讼费用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程序和条件、排期信息、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内容。
    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从被执行人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统计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这些失信人员信息不仅被录入到最高人们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还在市内主要路口的电子屏上进行公示,这是首次使用信用惩戒措施。
    实行审判质效公开。将审判信息管理系统中各种审判工作量化数据,在法院内网可以随时查询,还设立公示板予以公示,每名法官的工作质效一目了然。
    设立法院开放日。定期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府、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及人民群众代表走进法院,参观立案诉讼大厅、信访接待室、法官办公区、院史馆、干警活动区、法庭审判区,近距离观摩正在进行的开庭庭审现场,了解法院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并且与部分法院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对法院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建立外网网站。建立外网网站,设立了司法公开、诉讼指南、视频在线、裁判文书、民意沟通等与审判信息公开的栏目,分别对开庭排期、公告信息、规章制度、诉讼指导、常用文书、法律常识等信息进行公开,方便百姓诉讼,同时定期选择优秀的裁判文书和庭审录像在网站上发布。
    开通官方微博微信,领导微博微信。在腾讯网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和主要领导的微博微信,加强对外宣传,方便与百姓的沟通互动。群众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到法院的相关政策和最新工作动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提问。
    实行短信送达、电子邮件送达。与网易企业邮箱平台合作,为每起“电邮”送达案件当事人分配用户名和密码,省去当事人自行注册、提供邮箱的麻烦;为部分油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建立诉讼专用邮箱,使法律工作者因免于因签收法律文书而多次往返,节省大量宝贵时间。对于送达出的邮件,管理后台将自动追踪,记录其是否有效送达。2014年6月底前,实现电子邮件送达案件数达到民商事案件的45%(不含速裁);二次开庭传票邮件送达率达到80%;公告案件原告开庭传票电子邮件送达率达到100%,每年可为当事人节省邮寄费用总计5万元以上。
    开通便民服务热线。设立了0459-5509070便民服务咨询电话,设置专人接听,避免了当事人来法院的往返之苦,切实减轻诉累,开启了一扇方便诉讼之门。
    依靠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和三大平台建设的有力助推,让区法院已经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内与对外相呼应的司法信息公开体系,更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新形势下,法院面临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要求每名法官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发展方向,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创新司法公开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司法公开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