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今年值得关注的四个经济热点
来源:福建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热点一: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从福建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间全省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平稳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16.3∶43.7∶40调整为2005年12.1∶49.2∶38.7,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5.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但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周边省份相比较,我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十一五”期间,我省仍需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发展,加快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从轻型向适度重化工业转变,提高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加快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量要增长、质要提升”的要求,把“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竞争力”作为“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协调性,在经济总量的增长、扩张过程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提升。

    1.培植特色农业。要重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优先发展优质稻米,调整粮食生产结构;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发展,提高用材林比重;要加快特色水产品养殖业以及优质水果、茶叶、食用菌产品,提高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比重,大力发展创汇型农业,特别是以鳗鱼、远洋捕捞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业,以蘑菇、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业,以乌龙茶和花茶为主的加工业,以及水果、芦笋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壮大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围绕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和关键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二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 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鞋服、建材工业、冶金工业、林产工业、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三是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先进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3.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适应商业领域竞争需要的市场主体,提高商贸企业竞争力;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含量;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为发展模式,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市场与产业互动,推动区域性专业市场发展成全国性市场。

    

    热点二:加快港口建设带动临港工业发展

    福建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岸线曲折,海湾口小腹大,避风条件好,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可用于建港的深水岸线长达190公里,沙埕湾、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和东山湾可建设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但福建深水港口建设相对滞后,港口资源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福建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大重要港湾的协调和整合力度,优化配置港口资源,完善港口功能,壮大临海产业集群”,说明“十一五”期间福建将把深水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发展摆上重中之重的地位。

    1.加快深水港口建设。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福建海港资源优势,依托大型港湾,加快港口投资,促进港口运能适度超前国民经济发展,把厦门港建成主枢纽港,形成以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为主、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把福州罗源、江阴建成外海深水港区,加快推进主枢纽港建设;把湄洲湾港口(包括湄洲湾南北岸)建成港口、临港工业互动发展区,加快石化工业为主的港口建设。到2010年全省建成两个吞吐量达亿吨大港,成为福建省支柱产业。

    2.加快临港工业发展。依托临港区域布局工业项目,是沿海地区发展基础工业的主要形式,如日本“三湾一海”、新加坡港、鹿特丹港、韩国釜山港等。福建省要立足港口区位、资源优势,全面实施科技兴海、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合理利用资源和提升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选准重化工业阶段临港工业发展方向,加快石化、汽车、冶金、造船、电力等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要加大临港工业招商引资,除了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外,更要抓住台湾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引进台湾大型临港工业企业落户,并主动接轨长三角、珠三角,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有选择地接受区外产业、技术转移,通过借助内外资金、技术参与临港工业建设,为福建临港工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撑;要协调港口与腹地互动关系,完善港口腹地基础设施和临港工业园区建设,临港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辐射和传递作用,推动腹地经济开放,实现临港工业与港口腹地的联动发展。

    总之,做大做强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选择一批产业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工业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是加快福建临港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热点三:推动两岸合作提升产业对接水平

    闽台两地产业发展具有差异性与互补性,为两地产业对接提供良好条件。海峡东岸拥有雄厚的资金、产业基础、市场营销与管理经验,但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海峡西岸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资金不足,缺乏技术与管理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主导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一批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迫切需要转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加快转移,福建具备接纳台湾产业转移的条件。截至2004年底,福建共引进台资项目8050家,实际吸收台资104亿美元(不含第三地转投),形成电子信息、石化、机械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台资在闽投资引发闽台产业合作分工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支持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对闽台产业对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福建要充分发挥对台“五缘”优势,拓展“六求”合作,吸引更多的台湾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来闽投资,打造海峡两岸产业互动合作的新局面,全面提升福建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1.推进闽台工业对接。福建要在办好现有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着力吸纳台湾制造业研发机构和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入闽投资,提升闽台工业产业的对接层次和发展水平。重点是推进闽台电子信息产业、机械产业、石化产业以及纺织、制鞋、建材、食品加工业对接。

    2.推进新兴产业对接。要把握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力,以对接扩大引进,以引进深化对接,重点加快集成电路、光电、软件、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对接。

    3.推进农业产业对接。福建要大力引进台湾农业、林业、水产业优良品种、栽培技术、营销网络,推动闽台园艺设施、精致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项目的对接。

    4.推进服务领域对接。要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区位优势,加快金融、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对接,特别是要鼓励台湾金融企业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台湾银行、财团参股我省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鼓励闽台银行业加强业务往来,建立代理行关系,拓展代理业务,创新金融工具,服务台商需求,扩大两地银行间直接通汇渠道与规模。

    “十一五”期间,福建要建立闽台产业对接领导机制,完善闽台产业对接项目信息采集、分析、筛选与动态储备制度,提高签约项目的报批率、增资率、开工率;要创新产业对接项目推介机制,加强招商项目策划,围绕龙头企业、关联企业及延伸产业链,积极策划一批对台招商引资项目,增强对台招商引资针对性,提高产业对接实效性;要健全产业对接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为重大台商投资项目报批、落地、投产提供全方位服务。

    

    热点四:强化管理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200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就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实行平等市场准入和公平待遇,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方面的条件,对民营企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这些具体意见的出台,对加快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民营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作为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福建民营经济自身缺乏竞争力的劣势也日趋显现,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软肋”。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福建民营企业自身竞争力,除了要从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投融资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入手外,还需从民营企业内部着手,从企业产权、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入手,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优势,真正做大做强福建民营经济。

    1.民营企业产权创新,促进企业由单一的业主制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实现民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福建具备一定经营规模、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

    2.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民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转变。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实施技术参与生产要素分配政策,引导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合作开发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3.民营企业管理创新,促进民营企业从经验型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型管理转变。主要是构建现代管理支持平台,包括实施产品质量认证、信息化管理、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克服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局面,通过管理创新,发挥员工创造性,提高管理效率。

    4.民营企业人才创新,促进民营企业从业主管理制向职业化管理制转变。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测评制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职业经理人把信誉、能力与企业紧密结合,防止其短期化行为。

    5.民营企业观念创新,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引导企业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依靠科技进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多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