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东丽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就要深入研究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督考用”三位一体激励机制作用,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发展,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建设“美丽东丽”提供机制保障。
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内生需求的驱动下,绩效管理以强调公共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理念被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问责制同时成为重要的改革工具和一种新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天津市东丽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就要深入研究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督考用”三位一体激励机制作用,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发展,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建设“美丽东丽”提供机制保障。
一、 东丽区开展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2005年以来,东丽区坚持把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作为推动区域科学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在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绩效化上下功夫,形成了“督考用”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激励机制,促进了服务提效、作风转变、环境优化,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1.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主任,区长为常务副主任,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12个相关部门组成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设立区绩效考核办公室,与区委督查室合署办公,专职负责全区绩效考核日常工作。制定了目标任务量化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外部评议监督、考核结果运用等制度,不断健全绩效考核目标内容,完善考核过程监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了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模式和区直、街道、村三级绩效管理网络。
2.科学设立指标体系,突出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精心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是把综合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将财政收入、特色园区、招商引资等16项经济核心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对7个涉农街道和3个区级园区进行考核。把劳动就业、环境保护、居民收入等40项和谐社会相关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对区发改委、区人力社保局等15个委办局进行考核,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是把市考核区县重点指标纳入考核。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居民收入、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等20项重点指标纳入区绩效考核内容,分解细化、落实责任,推动市下达指标任务完成。三是把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事项,民心工程以及社会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部纳入绩效考核,细化为具体的目标任务,落实到责任部门,推动落实。
3.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强化过程监控。不断创新绩效考核的方式,形成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考核与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提高了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一是指标任务由专业部门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由区发改委、区统计局、区人力社保局等31个专业部门进行日常监控和年终考核。二是采取30名区级领导、72个区直部门和210名公众评议的方式,对区直部门履职能力、廉洁自律、依法办事、服务水平等方面效能进行综合评议。三是重点工作实行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加强对重点工作日常监控力度,引导被考核单位把主要精力由关注年底考核转为注重工作全程。四是重点项目进行督查问效。把绩效考核重点工作全部纳入督查内容,通过现场督查、专项督查、联合督查、延伸督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跟踪问效,并在全区通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4.综合运用考核结果,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结果运用,采取通报、奖励、干部选拔任用、领导班子调整等手段,持续提高绩效。一是建立考核结果通报机制。将五条战线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全区通报,由区委、区政府对优秀单位进行表彰,鼓励各部门学习榜样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二是建立考核反馈整改机制。反馈考核结果,要求各单位围绕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进行整改,区绩考办督促整改,发挥考核提升绩效的实效。三是建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问责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部门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工作实绩、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培养教育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一般部门的主要领导安排组织谈话,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进行交流调整。
二、东丽区开展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东丽区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考核体系科学、工作机制完善、结果运用公开的“督考用”三位一体的考核激励机制,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区“两个转型”发展,现有的绩效考核对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绩效、解决转型期突出问题、促进全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有利于绩效持续改进的闭环。
1.对绩效管理的价值导向认识不足。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绩效持续改进提升。全区实行绩效考核工作虽然也具备了绩效目标确定、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结果运用、督促整改等主要环节,但是考核的导向性主要围绕全年考核重点工作,督促整改也是主要围绕工作,仍然不能很好的帮助政府各部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执行力,在绩效考核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参与度不够。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主体体系,有利于真实广泛感知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区虽采取了公众评议的考核方式,但公众局限于街道中层、园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企业负责人约210人,没有引入媒体评价、专家学者评价和与被考核部门知悉度较高的相关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新型评价方式,出现公众参与人员不多,公众参与渠道不畅,公众参与绩效考核的制度仍不健全。
3.缺乏信息化新型绩效管理手段。信息化绩效管理手段有利于信息公开、进展监控、拓宽群众评价渠道,有利于提高考核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全区绩效考核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和处理系统,对于上百张表格、上万个数据都是手工录入、手工复核抽样;考核数据“管一年”,不利于对被考核部门连续几年工作实绩和结果进行分析和与其他单位进行比对研究,分析该部门绩效;不便于为部门建立长期业绩档案,为部门长期建设、可持续提高绩效提供支持;不便于与干部长期绩效管理有效衔接。
三、提升东丽区绩效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建立绩效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级开展绩效管理的政治环境目前正在逐步形成和优化。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作为对各单位绩效和对领导干部政绩实现程度进行考量的判断工具,绩效管理的推行可以有效对接全区如领导干部无为问责、行政问责等其他配套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改革的同步推进和实际效益。
1.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加强对区委、区政府重要部署的评估,实现与“十二五”规划调控指标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任务、社会建设与管理考核指标任务的吸收和对接,注重指标设定的持续性和长远性,防止“两张皮”。突出对被考核部门的增长性评估,强调“自己和自己比”,通过横比纵比,全面反映被考核部门的工作目标完成程度、横向排序、工作改进情况,为被考核部门树立绩效改进目标和工作标杆,从而实现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的结合。
2.切实强化绩效反馈和提升。加强评估分析,每季度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进行实时评估;每半年开展绩效状况分析,提交分析报告;年末再以多种方式进行年度综合评估和反馈,形成绩效管理的完整链条。加强日常检查,有关部门随时对绩效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日常检查,及时提醒、督促和推动各单位改进工作,把问题和不足解决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加强反馈整改,围绕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情况,通过整改提高绩效。
3.精细化选择公众评议范围和内容。选择与被考核部门知悉度较高的直接“顾客”作为评议主体,且扩大参与范围,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在一定范围内向公众发布被评议部门的年度绩效,公众通过了解充足、准确的信息,参与监督和评议,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评议的针对性和真实性。鉴于每个部门的具体服务对象不同,提供服务和履行职责的手段不同,尝试采取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前几年的服务对象满意度进行比较,促进自身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
4.引入电子政务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绩效管理门户网站,发布绩效管理信息和文件政策,实行网上报件、网上审核、网上考核,开展公众网上评议,使门户网成为展现东丽、交流信息、工作互动、内外联动的工作平台。建立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系统,优化数据采集及反馈功能,强化绩效状况实时统计和展示,加强跟踪处理和统计分析,使之成为绩效管理的电子智库。植入更多的技术元素,将目标责任考核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把部门绩效与处级班子绩效管理、领导干部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凭实绩选拔任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督查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