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哈密市政府网站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宣传立网、政务强网”的总体思路,加强政府信息上网发布工作,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把网站建设同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哈密市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在目录框架、保障机制和覆盖范围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公开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内容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编制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建设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信息数据库。目前哈密市政府网已向社会主动公开3.7万余条政府信息。二是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政府信息公开队伍,成立了业务交流QQ群,经常性的开展教育培训,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三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对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版块进行改版,新增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企事业单位公开等专栏,细化公开内容,重点公开与民生联系紧密的各类信息,全力打造公开、透明、全面的政府数据库。
把网站建设同“一站式”服务结合起来。哈密市政府网站抓住推进政务公开和贯彻落实地区行署《关于取消、调整和继续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的契机,全面清理、梳理各单位行政许可审批、非许可审批、各类便民服务事项,编制完整的服务事项目录和准确的办事指南,并与地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数据实现无缝衔接,在市政府网站开通网上办事大厅版块。办事大厅全面展示市直30个单位327项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为市民提供网上业务咨询、网上表格下载、网上业务申请、网上业务审批、网上业务查询等服务。
把网站建设同服务资源整合结合起来。哈密市政府网站围绕用户需求,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策划整合,开设了政务大厅和公共服务两大版块,拓展了政府网站服务覆盖范围。一是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旅游者、投资者、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建设了7条绿色服务通道,整合并开通了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交通、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服务栏目,公开了各单位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常见问题解答、联系电话、表格下载等实用信息。二是注重信息索取方式多样化,开发了手机客户端和手机版网站,开通了微信、微博,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服务,方便用户通过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上网方式随时随地访问门户网站。三是对全市党务资源进行整合,开通了党务公开版块,开设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廉政教育、党在我心中等专题栏目。丰富了网站内容,方便了群众一站式获取党政资源。
把网站建设同社情民意畅通结合起来。哈密市政府网站高度重视政民互动体系建设。建立集咨询、投诉、建议一体的市长信箱平台,开设了市委书记短信办理情况简报、百姓议事、法律咨询、供求信息、网上调查、意见征集、在线访谈、效能投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互动性栏目,实现政民“零距离接触”。今年以来至9月18日,市政府网共收到各类信件433件,回复420件,回复率达97%。此外,市政府网站还通过网上调查、意见征集、百姓议事、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栏目,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在处理群众来信、留言时做到不删帖,敢于亮短揭丑,敢于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市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得到了不断提升。
把网站建设同对外宣传结合起来。哈密市政府网站不断增强网站的对外宣传窗口作用,开设魅力哈密、新闻中心两大版块,从哈密概况、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哈密文化、图说哈密等各个方面全面介绍哈密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依托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建立了一支通讯员队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基层通讯员深入实际采写,及时报道哈密发展过程中的新举措、新措施、新经验、新成就。并加强通讯员队伍管理,每月对各单位网上信息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哈密市政府网站的新闻,被人民网、新华网、百度新闻、天山网等多家媒体收录,同时也是360综合搜索新闻源提供媒体。网站点击次数从建站之初的每年不足20万次,达到目前每月18万次。2013年,哈密市政府网站在第八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中荣获“创新提名奖”。市政府网站已成为外界认知哈密的首选媒介。
把网站建设同社区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哈密市政府网延伸服务群众触角,开通社区服务版块。社区服务版块设置遵循实用的原则,有媒体报道、社区新闻、图片新闻、社区公告、办事指南、便民提示、生活百事、供求信息、法律咨询、社区信箱、社区介绍、社区网站群等栏目。市民可以了解到本社区的基本情况,最新工作动态,办事服务事项、办事流程等内容。此外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网站群登陆所在社区的网站,向社区反映各类问题。社区服务版块的开通在社区居民与政府之间搭设了一座网络桥梁,提高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了社区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