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日报 更新时间:2014-09-21
6月份,国家海洋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赋予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16条支持政策。
《意见》第八条政策为:支持福建省“数字海洋”节点建设和运行,支持福建省将“数字海洋”节点扩展连接到地级市、县级市,提高海洋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近年来,我省海洋与渔业部门依托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省数字办以及本部门数字海洋项目,按照集约建设、联通内外的建设思路,通过项目带动,形成了政务信息服务、行政业务管理、海洋防灾减灾、公众海洋信息服务等多种信息化应用的数字海洋大融合雏形。数字海洋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初步搭建起全省海洋与渔业数字海洋基础网络,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了信息服务支撑。
数字海洋初具规模
我省“数字海洋”已建成以省级信息中心为中枢,通过海洋专网、政务内网、外网、互联网形成连接国家、省直部门和市、县、乡镇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重要渔港、部分加工企业的多级信息网络,应用遍及业务管理、信息流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语音呼叫等各类信息化网络应用。中心机房拥有100多台各类服务器、小型机,1套浮点运算峰值能力达到1.6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存储总容量达70多TB。
数字海洋应用不断拓展
随着我省“数字海洋”建设不断深入,海洋与渔业政务服务平台、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平台、海洋立体实时观测平台、海洋防灾减灾预警平台、海洋灾害信息发布平台、渔业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视频监控与应急会商平台、海洋基础信息平台等信息应用平台相继建成;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渔业互保系统、渔船交易系统、远洋渔船管理系统、水质监测系统等业务系统也在按计划陆续建设实施中。“数字海洋”建设基本上涵盖了海洋渔业的关注的各主要领域,GPS定位技术、3G无线数据传输、卫星遥感技术、移动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也陆续在各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打开了局面,我省“数字海洋”建设进程走在了全国海洋与渔业行业的前列。
努力建设“智慧海洋”
“当前我省‘数字海洋’建设还处在业务应用数字化这一电子政务阶段,促进产业发展融合、具有自我优化能力的‘数字海洋’建设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信息孤岛’现象,公共服务能力也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影响了‘数字海洋’信息服务向深层次发展。”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信息化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数字海洋”向“智慧海洋”转变,促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就要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努力提高海洋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创新公共服务。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政民互动,为公众提供便捷、公开、友好、准确的网上政务服务。促进海洋产业交易在网络上的延伸扩展及各环节的集成,提升商务活动的便利性,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完善全方位灾害预警服务体系,提高海洋灾害等突发事件反应能力,提升对社会、公众海上生产作业、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能力。
——保障政府决策。建立网上协同、网下协作、双空间高度融合的行业管理运行新模式,全面提高行业监管能力。运用视频感知、识别感知、属性感知、位置感知等物联网、无线传输网络技术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感知平台,促进福建生态省建设。将“数字海洋”的节点扩展连接到市、县,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的互联互通。健全完善全省海洋与渔业数据中心,形成智慧分析决策模式,并通过对商务平台、业务平台、数据中心的有效管理,建立科学的运行评估体系,使政府能够通过分析业务环境与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引导产业聚集发展、指导资源开发利用和企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