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研究院为科研体制改革“试路”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6

    与上海众多研究院相比,10余个高校E-研究院有点“另类”:说是研究院,却无固定实验室,属一种虚拟形态;海内外学者借此平台发表论文出成果,研究院可不计较署名先后……
  高校E-研究院创办两年多来,市教委已投入近4000万元。说起E-研究院的“成就”,市教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强调:“对E-研究院我们是十年一规划、三年一考核。”
  其实,“另类”背后,是本市教育部门、高校对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种探索。
  
  研究院没有办公室
  
  高校引进人才,通常办法是从外单位“连根拔”。高校E-研究院追求的却是:保护学术生态环境,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上海师大都市文化E-研究院,由该校孙逊教授担任首席研究员,负责制定研究院发展规划,组织研究队伍。研究院聘请来自复旦、华东师大、市作协、社科院等单位的一批学者,如陈思和、许纪霖、王安忆、熊月之等担任特聘研究员,组成“核心层”;还有一批海内外学者作为“合作层”,参与各种学术研讨和交流。该研究院已举办了“唤醒沉睡的城市记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等一系列论坛。不少特聘研究员还担纲都市文化深度论著——“文化都市书系”的编写。


  没有实验室,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不要紧!E-研究院正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推动科研人员跨学科、跨地区合作,实现人力、数据、计算、网络通信、设备等资源全面共享。


  目前,本市已先后在上海大学、上海师大、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校,建立了免疫学、都市文化、社会学、中医中药等10余个E-研究院,并吸引了一大批人才。

  十年才问“收成”

  三年一考核,十年一规划,在国内所有公共资源投入中,上海高校E-研究院拥有最宽松的科研环境。


  市教委有关人士指出:“基础研究来不得浮躁,常常需要十年磨一剑,E-研究院尝试一种新颖的科研管理模式。”绝大部分科研单位都是一年一考核,科研人员感觉“鞭子抽得紧”。E-研究院即便三年一次的考核,也没有什么硬指标,只是跟踪各个研究院发展状况;而十年后,则期望这些平台上能涌现大成果。


  “尽管不搞频繁考核,但在‘出大成果’目标下,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不少首席研究员坦言。
  E-研究院的实力已显山露水。交大医学院臧敬五教授领衔的免疫学E-研究院,在成立一年半时间里,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7篇。其中有关类风关病灶部位炎症的论文,于去年3月在国际权威杂志《临床研究》上发表。

  不计较“为他人作嫁衣”

  论文署名先后,历来是一些科研机构“必争”之事。上海高校E-研究院却能放弃这一争夺。
  E-研究院吸引海内外科研人员加盟,遇到一个问题:外省市或海外科研人员借助E-研究院平台,或获得其资助开展研究后,所发表的论文署名如何排序?经过慎重考虑,市教委与各E-研究院达成共识:将E-研究院署名在后也无妨。


  放弃署名之争,其实并不吃亏。只有这样,海内外学者才能更安心地在E-研究院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并给上海高校带来科研新理念、新方法。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药E-研究院请来各地专家“论道”,专家提出“中医要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人文哲学应交叉到中医学科中”等建议,为学科发展提出新思路。特聘研究员们还将为E-研究院所在高校培养研究生,成为本市高校导师资源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