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打造一流政务环境擦亮文明城市窗口
来源:淮安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4-11-11

“硬件一流,软件更没得说。”7日下午,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在地税窗口缴纳购房契税的张凯对我市政务环境赞不绝口。记者看到,这里的环境整洁优美,工作人员的微笑挂在嘴边,等待的群众秩序井然,高效在这里轻松实现,文明在这里彰显。
政务环境是考验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6月30日,按照“整合最彻底、事项最齐全、授权最充分、系统最智能、环境最优美、服务最高效”的目标要求,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成为我市打造一流政务环境的缩影。
在这里,有更快更顺畅的办事效率。该中心大厅办事区域共设置服务窗口262个,后台工作位154个。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市直行政审批及服务部门57个,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初审和服务类事项共计417项,其中地税局、车管所、人才中心等分中心事项31项,实现了应进尽进。“就拿缴纳房屋契税来说,以前还要单独跑到房管局开房屋证明,如今进一个门就能办所有事。”地税窗口工作人员朱亚蓉说。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整合,更有服务机制体制上的整合。我市全面推进“并联审批”制度,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按照“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由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的转变。同时创新“1+5”联审联办、“四证联办”、“四审联动”等办理模式,全面提升办事效率。
在这里,有更好更贴心的服务。如今,像亲人一样服务群众已成为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大服务理念。该中心率先设置了专职帮办中心,并建立帮办运行模式,在大厅设置了区域帮办专员,企业和群众在这里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帮办服务。“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就要为群众办更多的事。”工商窗口工作人员毕小远告诉记者,看着耐心排队等待的群众,虽然到了下班时间,也不忍心让群众再跑一趟,于是每天拖班成了常事。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办事群众,该中心推出了预约、顺延、周延以及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真正把贴心服务送进办事群众心坎里。
在这里,有更全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打通了政务服务体系的各种制度“瓶颈”。同时制定首问负责制、社会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等文明办事制度,推动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是我市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不难发现,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不仅仅擦亮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窗口,更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季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