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
来源:马鞍山日报 更新时间:2014-11-11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主要由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组成,是政府组织实施的公益性文化惠民工程。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资源建设为重点,是信息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载体,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数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我省早在2012 年就把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今年,我市立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三区三县共16 个电子阅览室在全省率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运行良好。
  在雨山区佳山乡金福社区电子阅览室,11 台电脑前全坐了人。夏本香是金福家园社区的居民,每周一、三、五上午,她都会和舞蹈队的姐妹们来到这,打开电脑,搜索舞蹈教学视频,边看边记,下午再到社区的活动室里排练。
  有了电子阅览室,大爷大妈们不仅上网学跳舞、学做菜、学种花、学做针线活,他们甚至还学习聊Q Q、刷微博以及备战“双十一”。“现在这个社会,不会从网络上获取知识,那就跟过去不识字一样。我们虽然年龄大了,但也要学习,要不然就落伍啦!还好有电子阅览室,让我们跟晚辈的代沟不至于越拉越大。”向山镇北山社区居民张宏说。
  据了解,这些电子阅览室的数字资源以农业技术、务工培训、少儿动漫、红色历史、经典影视、文化专题、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医疗卫生、电子书刊、益智游戏为主要内容。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负责本室用户的登记、信息浏览监控管理和信息采集,并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同时,加强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文化服务,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知晓率和满意度。
  雨山区图书馆馆长胡鹏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辖区内的数字资源整合放到外网,让辖区居民在家也能享受到电子阅览室的资源,进一步发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消除数字鸿沟、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今年1 至10 月,全市电子阅览室共计免费接待上网人数25000 人次,利用电子阅览室举办各类培训40 次。(记者 张莹 实习生 崔静 通讯员 鲁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