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产业再掀智慧城市热潮
来源:企业网 更新时间:2014-11-13

 
       从2010年开始,东莞就通过政务云、交通云、健康云等云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东莞市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大手笔投入上,在国内也很罕见,如在今年初的一次政府部门会议上就提出,从今年起,到2017年,东莞计划投入200亿元重点推动实施“智慧政务”等“智慧东莞”10大重点工程,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紧接着10月底,东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将通过示范应用带动、龙头企业培育、软硬件与服务相融合,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到2017年,实现云计算应用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

       来自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利好,在东莞业界引起热议。业内专家表示,东莞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国起步算是最早的一批,但是在四五年的发展时间里,智慧城市的惠及面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广泛,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东莞的智慧城市建设也经历了一轮热潮—凄冷—新一轮热潮的阶段。业内专家认为,东莞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急需冷思考,在移动互联飞速发展时期紧跟形势,找准商业模式,让智慧城市真正惠及全城。

       云计算产业再掀智慧城市热潮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众所周知,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国家级智慧城市利好的氛围下,《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得以出炉,《方案》提到,到2017年,东莞要培育10家左右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龙头企业,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云计算中小企业。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推动力,智慧城市需要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数据中心。此前,广东省也正式印发了《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在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版图中,东莞拥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全省其他城市也正在抓住机遇,加快布局云计算产业。如何与其他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也是摆在东莞面前的命题。

       东莞在云计算平台建设方面,目前来看已经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水平,特别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立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从《方案》中可以看出,东莞市政府释放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接下来要加快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会毫不吝啬地扎扎实实将平台建好,这对东莞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在云计算应用方面,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好后,实现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案》提出,云计算示范应用覆盖电子政务、交通物流、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初步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金融、电信、能源等业务系统,50%以上的中小企业和70%以上的个人互联网用户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

       相关专家分析,《方案》出台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会加快推广应用步伐,而且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未来,东莞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加深广,涉足政务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将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加快推动东莞的“智慧城市”建设。

       《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市50%以上的中小企业要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目前,云计算中心已经服务企业上千家,未来几年,云计算技术还将更加深入地渗透进传统产业中,加速云计算的产业化应用。从该条方案细节可以看出,东莞云计算推广应用,将最大市场锁定在传统产业。

       业内专家认为,《方案》出台后,东莞市在云计算产业顶层设计上,借助龙头企业打造平台,建设成全省的云计算企业及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规模化运营服务,打造成全国的云计算技术创新高地。

       至此,东莞智慧城市的建设,云计算继2012年列入省市共建基地名单后再次迎来新一轮热潮。

       政府部门共享

       关键资源

       或促质变

       从2010年东莞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城市所需的新一代技术以来。一位在松山湖从事智慧城市推广应用的专家表示,大概在2012年一直到2014年上半年,智慧城市就遭到了政企两界的冷遇。在这期间,包括帕马智能车联网等在内的一些智慧城市应用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该专家说,近年来,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在东莞一些领域实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例如政务云,大概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应用了门禁、停车场、食堂消费一卡通等物联网项目。水务部门亦启用了对全市水源和污水实时自动采集、监控、报警的“智慧水务”系统。而打上“智慧石龙”旗号的石龙镇,亦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教育云领域,东莞1000多所学校上线了云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全国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

       除了政府单位,智慧城市新技术也“下沉”到企业,东莞市建邦科技有限公司运用了新莞人管理服务卡系统;东莞“莞市通”公司的物联网应用在智能农贸市场等。广东荣文能源科技集团在东莞各镇街改造的3万盏物联智能路灯,实现路灯节能智慧的有效应用。东莞龙昌国际在企业内部投用RFID追踪器,每件产品从进出仓库到上架都可以通过RFID追踪,同时给玩具增加感知系统,可以利用感知系统上网搜索有关知识,开发新的玩具品种。

       “其实按照2010年我们预想的速度,智慧城市到现在应该已经惠及大部分普通民众,比如智慧结算的公交系统、环保治安监控的一体化、高速公路智能分流等。”一业内人士表示,但是这几年来,政府虽然有大笔投入,但是大头都花在了各项智慧城市的平台建设上。“如果这些平台一年两年内不见效,其实决策者也是很犹豫的,我们智慧城市的推进方向到底对不对?”

       由于工作的关系,该业内人士也经常与各地政府部门分管智慧城市的官员交流。他说,当决策者不能看到智慧城市效果立竿见影,这时就会将目标转向了其他领域。

       “很多政府部门的扶持都没有重点,也没耐性。”该业内人士说,“比如东莞,2010年大力扶持物联网云计算,但是后来又将目标转向光伏,以及如今的3D打印和机器人。”

       “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没错,但是一个城市还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电子商务等产业在全国其他城市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东莞有这么好的智慧城市基础,涉足又早,对智慧城市的扶持太过分散的话不利于特色产业的成长。”该业内人士说。

       对于接下来智慧城市新一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专家建议,东莞之前依靠政府项目带动推广的路径已不可取,现在要放手企业,让企业参与到政府公共产品的合作,让一些领域在东莞先做出示范,然后推向全国。

       智慧城市的“智慧”不仅仅来自科技,更来自大数据,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丰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这直接导致各地的智慧城市一直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没有在普罗大众中迎来质变。“当然,这需要政府部门共享一些关键资源。”该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