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这是我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正式开通当日,中国政府网在全球网站中的排名猛升到744位,仅次于加拿大政府网站,在世界各国中央政府网站中名列第二位;1月2日,访问量继续攀升;1月3日,中国政府网在全球网站中排名进一步攀升到277位,单日排名首次超越加拿大政府网站,在世界各国中央政府网站中排名第一,引起海内外网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并负责内容规划、组织和综合协调,新华社负责运行维护、内容发布更新和技术建设及保障。为此,新华网记者就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有关情况专访了新华社社长田聪明。 记者:请问国务院是什么时候将建设中国政府网的任务交给新华社的?新华社是如何部署的? 田聪明:我们是两年前接到国办来函的。新华社接到这一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新华社党组立即组织学习领会分析研究,决定举全社之力来办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当时,我们明确了三点:一是责无旁贷。因为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网是新华社办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二是新华社具有办好政府门户网站的有利条件,比如新华社同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始终保持着密切而畅通的联系渠道,我们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全国各级政府的政务信息;新华网已经运行了多年,积累了一些办互联网的经验,并依托新华社形成了包括技术建设、内容建设和初步的内部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得到了海内外网民和各级党政领导的认可和肯定。三是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整个筹备工作,都要在国务院办公厅的领导下展开。我多次强调过,政府给我们下任务、出题目、提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如果碰到拿不准的问题或者困难,就及时请示汇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试运行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 记者:中国政府网2005年10月1日试开通后,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请问这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因素? 田聪明:在国务院领导和国办的关心指导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进展比预料的要好,得到了中央和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在海内外网民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回顾试运行期间的工作,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三条:一是得益于国务院领导和国办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二是得益于新华网几年来成功的运作经验,就是将新闻网站与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振兴东北网、信访网等专业网站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劳动,尤其可以大大提高网民的浏览量和点击率。比如,借助新华网的新闻采编报道力量,试运行期间的中国政府网把直播间设进了中南海,三次现场直播国务院专题会议,无数网民第一次实时看到了国务院重要会议是怎么召开的,引起很好反响。网民认为,这表明政府政务信息透明度进一步加大,反映了开明、亲民的国家新形象。 新华社丰厚的新闻信息资源为报道政府活动、解读政务信息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背景资料和数据支持;新华社中外文采编队伍和几十年形成的新闻信息采编规定程序,为提高政务信息采编发布效率,特别是确保政务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 三是改革后的新华网新的体制、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华网从一开始就明确没有行政级别,实行全员聘用的岗位合同管理,基本做到了干事业不养人,做工作不图做官,工作效率比较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下一步发展目标是什么? 记者:2006年1月1日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了,新华社下一步将如何把中央政府门户网建设好? 田聪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目前已正式开通运行了。我认为,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下一步发展目标是,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真正办成中央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办成对外宣传中国政府工作的渠道。因此,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新华社将坚决按照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学习研究,制定具体措施,不断总结改进,求真务实抓落实,确保内容更新及时准确。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好。 中国政府网开通吸引世界目光 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李柯勇、倪四义、张景勇) 电脑屏幕上的统计数字在不时滚动。 北京时间1月2日凌晨,美国权威机构发布的一项新的世界网站综合排名诞生了。有一家网站在24小时内实现了惊人的飞跃:从第1720名,跨过900多个位次,升至第744名,一跃成为全球人气指数第二的国家级政府网站,仅次于加拿大联邦政府网。 记者现场目睹了这一神速变化。这家网站就是2006年元旦零时正式开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仅3个月前,中国政府网开始试运行时,在全球1200多万家网站的排名还在10万多位。 海内外舆论反响热烈,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政府管理方式的一个创新,是中国提高政务透明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 中央政府上网,建设开放式社会的一大步 元旦,正在办公室值班的瑞典政府官员乌冷第一次进入中国政府网英文页面,浏览了几个分区后,他称赞:“这是中国政府打造透明政治的主动之举。这是建设开放式社会,用多种媒体监督政治的第一步。” 持相同意见的还有法国欧洲科学院院士格里博达,他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是一件好事,标志中国政府更加开放透明,网站也更加方便了人们了解政府的各项措施。” 中国政府网自2005年10月1日试运行以来,一直吸引着全球各方的目光。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发表评论说,尽管大陆媒体对网站的开通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但这其实是北京当局的一件大事。这个网是代表中国国家的国网,它的推出旨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壮大中国自己的资讯产业,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建立阳光政府。 俄罗斯俄中信息港负责人雷什科夫斯基认为,中国开办政府门户网站无疑是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是公开的,也是权威的。 台湾《联合报》的记者显然详细浏览了中国政府网,这家报纸全面介绍了网站的各功能分区,认为网站不仅可以公布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面向公民、企业和外国人提供网上办事服务,还建立了方便、高效渠道,增进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 而埃菲社注意到,中国政府网除了提供关于巨大而复杂的政府机构的信息外,还首次提供了所有部委和省级政府网站的链接。 “中央政府也上网了!”中国政府网站开通的消息,让国内网民“芒果花”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上这样惊呼。 另一位网民认为,新的世纪谁拥有了网络,谁就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中国政府网的开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说明中央已经认识到网络媒体的重要性,希望能够运用好网络这个工具。 “中国政府网开通,标志着我国政府在打造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方面,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行政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说。 以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自身建设 新华网总裁、中国政府网负责人周锡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是推动政府机关转变作风,建设透明、高效、务实、廉洁的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他说,政府与百姓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信息不对称,容易滋生腐败;而很多百姓由于不了解情况,和政府之间产生了隔阂。以社会保障改革为例,解释得晚了一点,群众议论就很多,后来劳动保障部赶紧做解释工作,才慢慢平息下来。这件事如果提前做,然后再公布改革措施,可能就会好得多。我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及时、准确发布政务信息的必要性。而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对于促进政务公开,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介绍,事实上,从上世纪末起,我国就开始大面积推动政府上网,1999年被称为“政府上网年”。目前,从中央各部委到县级以上政府,全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已有上万家。而这些网站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混乱,重复建设严重,死网、呆网大量存在,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资源。建立中国政府网的意图之一,是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近年来,全球信息化浪潮迅猛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不能落后于时代潮流。中国政府网被批准立项是在2001年,当时根据联合国的排名,我国政府信息化程度在世界各国列100位以后。两年前,也仅仅上升到了第七八十位,这与中国的国家地位、人民群众的需求都很不相称。中国政府网的开通,有望改变这一状况。 “过去老百姓看不到的,现在都登出来了” 中国政府网上出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东西,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2005年11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试运行的中国政府网把直播间设进了中南海,对会议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无数网民第一次实时看到了国务院重要会议是怎么开的,听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怎样分析问题、部署工作。 这次直播引起强烈反响。网民发帖:“艾滋病防治是我国百姓和海外关心的话题,这种原汁原味的直播,太好了!” “吴仪副总理讲得实在,不回避问题,表现了政府对老百姓负责任的态度。” 试运行期间,中国政府网3次直播国务院的专题会议。网民认为,这表明政府信息透明度的进一步加大,反映了我国政府开明、民主的新形象。 中国政府网的另一大特色是“服务”。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写来自己的经历:他在中国政府网上只点击三次,就完整了解了有关就业的基本政策法规。“这样便捷的服务,在中国政府网开通前是任何一家网站也做不到的。” 一个来自苏格兰的小伙子发来邮件说,他3年前来北京,认识了一位英文名叫海伦的中国姑娘,准备结婚。但是跨国婚姻非常复杂,他浏览了无数相关网站,中国政府网英文版的介绍最清楚。他们已经成功登记并到海伦的老家举行了婚礼。小伙子这样对中国政府网说:“感谢上帝!感谢你们!” 有网友评价:“国网使人民政府和人民的距离变小了。” 汪玉凯说,此前的各级政府和部门网站多是“各自为政”,老百姓要想办事必须先知道这件事归哪个部门管,才能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而现在,政府网由分散走向整合。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经济研究所教授周鸿铎说,中国政府网可以让民众及时了解中央各个部委以及各地的重要信息,便于人们根据国家提供的信息来规划自己的工作、生活。 中国政府网还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权威资料库,把国务院令、国务院发文、国办发文等7种文件分门别类上网,还把从2000年以来的200多期国务院公报悉数搬上互联网。网民“大苗”说:“过去老百姓看不到的,现在都登出来了。” 人们期待以此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中国政府网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并负责内容规划、组织和综合协调,新华社负责运行维护、内容发布更新和技术建设及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共同进行内容保障。 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首日,虽然政府网的主要浏览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节日期间不上班,但中国政府网站的访问量仍然保持增长:当日点击率为4048万,页面浏览量为519.5万,访问人次为33.79万,访问人数为25.6万。 从试开通到现在,政府网一直受到各界高度评价。根据在线调查,有93%的人对网站的综合评价为“很满意”和“满意”,参加这个调查的人数是13万。 周锡生说:“在这个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论的虚拟世界,有这样的支持率是少有的。”但他同时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政府网站相比,中国政府网和地方政府网站间的互联互通程度、服务功能和互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法国欧洲科学院院士格里博达说,法国总统府网站刚创建时也不是一下子所有人都了解和感兴趣。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媒体直接引用“总统府网站”的信息,包括总统各种讲话、总统活动行程、发言人讲话等。久而久之,这一网站逐渐家喻户晓。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周锡生对记者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而广大网民对中国政府网的支持和建议表明,人们对以此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变革充满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