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廉洁高效政务环境赢群众“点赞”
来源:广安在线 更新时间:2014-11-28

  宽敞的办证办事窗口,一拨就灵的市长热线,热情周到的“阳光服务”让人们心情舒畅,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等现象却没了踪影。“让各位企业家在广安都有施展的舞台,让各类人才在广安都有飞翔的空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广安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让外来的客商、本土的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广安政务环境的大变样。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干部素质

  “什么样的环境才算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的环境呢?”在市委书记侯晓春眼里,首先要有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好的政务环境能够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城市吸引力。”这也是广安全力争创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之一。

  要营造好的政务环境,提高干部素质是关键。侯晓春认为,干部是政务的实施者,因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政务的推动力和执行力。

  于是,在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一系列干部素质提升计划逐步实施。市委中心理论组学习的各项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学习、宣讲,着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制定学习计划,理论学习突出重点,卓有成效,极大地开拓了领导干部的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

  此外,全市各级各部门每月定期开展的“道德讲堂”也将提升干部素质纳入了学习的范畴之中。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对待群众是否尽心尽力?……一系列的自我拷问和自我反省,让干部群众在学习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参加单位开展的“道德讲堂”之后,这些天,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干部蒋劲格外忙碌——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忙着准备一些服务技能的考试。“我们虽然不直接面对群众,但是如果对理论知识不熟悉,服务技能不合格,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政务工作者!”蒋劲坦言。

  如今在广安,像蒋劲这样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人越来越多。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各界,从城市到村组,人人爱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好学之风正在全市形成。

实施依法行政 凸显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是近年来我市政务运行的根本出发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围绕建设高效、廉洁、群众满意的现代型政府目标,我市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和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源头治理,不断提升政府公众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提升群众对依法行政、机关效能的满意度。

  我市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市民只要打开“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信息网”,各类政务信息就可一目了然。政务信息网开通运行以来,全市各部门、单位都将信息公开到网上,有效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密切了市民与政府的联系。我市还通过建立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设立市长热线电话等方式,增加市民的知情权。

  实施依法行政,我市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创建首善机关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无偿代办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等“八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加大纪检监察部门对公务员违纪违法行为的追究和处理力度,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

  此外,我市还认真开展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在食品安全监管、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优化行政审批工作机制,自2012年以来,对行政审批项目开展了4轮清理规范,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数量由原来的270项减少到现在的143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由154项减少为83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从8.05天缩减至3.2天,承诺提速73.7%。目前,我市是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承诺办结时限最短的市州之一。

  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现代型政府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搞得好,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办事,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一定大力支持。”刚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完事出来的老大爷邢开国对我市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赞不绝口。( 刘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