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大数据”、用好“云计算”、念好“气象经”
来源:南都网 更新时间:2014-11-28

 


    台风APP    我的都市天气客户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气象服务展示(根据用户所处位置,提供最近的气象服务信息-监测、预报、日出日落等)

    如果你认为气象局所做的工作只是预报一下每天有没有雨、气温多少摄氏度、风力多大、湿度多少,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正如德国著名经济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所说:未来,著名的蝴蝶效应适用于每个人——— 一只在中国挥动翅膀的蝴蝶,就可能引发加勒比海上的一次飓风。天气不仅仅是天气,它更是影响全球80%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也决定着人们的休闲活动。

    在2014年承诺的民生实事上,气象局在前三季度已提前完成,提前完成并不就意味着工作好做,实际上,眼下正火爆的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在气象部门早有应用,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深圳市气象局更是抢先一步“吃螃蟹”,深挖“大数据”、用好“云计算”,不仅为老百姓念好“气象经”,还为各行各业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为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信息化时代引领时尚,开发A P P推出新网站

    深圳的电子政务在全国排名领先,尤其体现在开发A PP、利用微博和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平台等方面。深圳市气象局作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为市民生活提供信息公开与服务是其最基础的职能,在这方面,市气象局可谓不遗余力。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除了深圳市气象局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外,深圳市气象局还在今年新推出了“深圳台风网”(以下简称“台风网”)及其“台风”A PP,实时提供最新台风路径、强度预报、预警和防御指引等信息,查询起来十分方便快捷,拓展了台风服务渠道,提高了服务便利性。

    一季度发布“深圳台风网”(http://w w w .shenzhentaifeng.com )后,访问量即已超过43万人次,百度搜索进入前三位。二季度发布的台风A PP是我国首个官方专业权威的台风智能手机客户端,也立刻引起关注,该A PP不仅仅可以查询深圳台风情况,还实现了面向全国用户提供台风实况、6大机构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广东省与香港地区预警信号、历史台风查询和全国2434个城市天气实况监测等服务。三季度,台风A PP在今年第一个影响我国的台风期间正式推出,目前下载安装量已经达到68647次。该系统功能强大,数据权威、信息量大、更新频率高,贴近用户需求,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评价。

    不仅增加信息服务渠道,深圳市气象局还在已有的渠道上不断更新服务内容和手段,今年通过气象门户网站发布地铁气象服务产品,包括当前气象灾害预警、当前气象、降雨和风速以及未来3小时预报等,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地铁出行。二季度继续推出地铁气象服务微信、微博产品,市民可随时了解全市5条地铁线路共118个地铁站点天气实况、1- 3小时天气预警预报以及影响地铁运行的大风天气预告等气象信息,大大方便了市民安全出行。三季度又在“我的都市天气”A P P中提供全市5条地铁沿线及118个站点的气象信息产品,市民可以通过苹果商店等各大电子应用市场免费下载,安装使用,随时掌握地铁出行的气象信息。

增加网站带宽,让更多人更快获得气象服务

    实际上,如今的气象预报准确率已相当高,也能预测到未来10天的天气,更能预测某个街道和社区的小范围天气变化,但如何将这些信息送达需要的人群,是眼下气象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建设网站,还是开发A PP,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用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气象信息,除此之外,深圳市气象局还花大力气提升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预警服务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扩大预警的覆盖范围。

    一季度,气象局与电信部门协商增加网络带宽,初步解决了气象网站在突发天气过程对外服务的网络瓶颈问题,在今年首场罕见强雷雨过程服务中气象门户网站保持了服务不间断,访问量达35万人次。二季度初步完成基于Web网页深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开发,具有台风暴雨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接收、预警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和统计等功能,实现了系统自动与短信平台、传真系统、网站等传播分发渠道联动。三季度对637个社区网气象服务板块进行优化改造,实现“社区家园网”气象信息服务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目前,高级别(黄、橙、红色)台风预警下,气象门户网站、手机短信和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各渠道预警可覆盖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

    气象安全服务进社区,让社区有了自己的气象台,也是今年深圳市气象局的一大民生举措。目前,南山沿山社区、湾厦社区等10家试点单位将开展气象防灾应对能力的提升和训练,首先,试点社区的气象防灾责任人信息将统一纳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通基层社区防灾人员。同时,社区气象信息显示终端建设和社区气象灾害调研也全面展开,10个试点社区建设了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包括触控屏、增加社区图书馆气象防灾教材,社区宣传栏张贴防御指引等,让社区有了自己的气象台,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气象服务。

众多周知,深圳是沿海城市,气流变化迅速,地形地貌复杂,天气多变,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为市民提供精细至全市57个街道0-3小时降雨和气温预报,这项看似难以做到的事,深圳市气象局依托如今流行的“云计算”已得到初步解决。

    一季度,深圳市气象局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资源,升级和完善了强对流实时同化预报系统(H A PS)的空间分辨率和产品精细化,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预报范围精确度由4公里缩小到1公里,完成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同步技术的开发,增加了广东省范围内800多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实时同步,提升了预报的精准性。

    二季度,市气象局又联合中国气象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 PS)等国内外多家科研业务单位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强对流、暴雨预报技术春季试验,对全球多家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珠三角地区应用进行试验,评估各家数值模式、临近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在强对流、暴雨天气预报中的表现,提高了预报员对数值预报模式的应用订正能力,建立了预报业务和科研相融合的工作机制,提升了气象预警预报的精准度。

    目前,精确到全市57个街道的0-3小时降雨和气温预报产品已经在“深圳天气”和“我的都市天气”手机客户端上线,该应用可以通过对手机用户的定位,实时提供用户所在地点和街道未来3小时内逐30分钟的降雨预报和未来12小时内逐小时的气温预报产品。

    如果经常浏览气象局网站,你会发现很多“宝藏”。比如每小时发布一次的全市环境气象监测信息、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灰霾等级预报等产品。这些信息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只关乎健康出行,但对很多行业来说,却关乎真金白银的生意,尤其是对建筑业、物流业等,城市气象资料共享服务将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更多便利。

    二季度,气象局新增30个气象站点降水和气温数据的审核和页面开发,并于6月30日在气象门户网站对外发布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市民可使用的气象资料范围。开展环境气象业务平台升级改造,重新布局功能和流程,实现了对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如风矢量和、边界层风速等)、灰霾和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分析,提高了环境气象服务质量。

目前,通过业务平台升级改造,已实现在局门户网站上逐小时对外发布气象扩散条件、灰霾、能见度的实时监测分析。气象信息共享已实现新增30个区域站降水气温数据、基本站2011年以来气候数据、全市主要公园附近站点实况天气等对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