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来源:甘肃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年12月14日中共甘肃省十届九次全委会议通过)

  科学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中共甘肃省十届九次全委会议特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准确把握形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五”时期,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坚持“高举发展的旗帜、改革的旗帜,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根本保证”和“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下放省属国有企业管理权、下放干部管理权”的总体工作思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预期目标任务,使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实现了许多重要历史性突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优势支柱产业继续壮大,工业经济长足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粮食供需保持基本平衡,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发展环境改善;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些成就,为“十一五”和后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仍处在夯实基础、改善环境、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确定因素可能增多,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国范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点,有利于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创造了一定条件;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思路;全省人民改变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有利于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快速发展。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投资主体和资金渠道比较单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经济结构调整任务重,工业化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体制机制制约明显,改革攻坚的任务十分繁重,对外开放程度低,非公有制经济实力不强,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吸引省外国外资金的能力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治理任务艰巨,实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道远。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趋利避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解决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二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夯实发展基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高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是必须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改革提供体制保障。七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4.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时期总的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主要目标是: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两位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地方可支配财力有较大幅度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继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力争高于“十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利用外资规模有较大幅度增加,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人口继续减少,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卫生、文化等条件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的进步。

  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省内基本自求平衡。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格局,继续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沙产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挥马铃薯、草畜、蔬菜、果品、酿造原料、中药材、制种、肉类和奶制品等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搞活农产品流通。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6.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努力实现劳务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加快转移相促进,输出地与输入地相协调,进一步开拓劳务市场,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组织,健全地区间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建立跨省区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扩大输出规模,培育劳务品牌,提高劳务经济效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鼓励更多的农民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走出甘肃。

  7.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县域特色,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强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和建制镇建设,健全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其成为产业发展、市场活跃和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经济社会要素聚集区。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县域二、三产业和城镇化水平,壮大经济实力。

  8.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全面落实支农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以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好“六小工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做好村镇规划,指导农民改善人居环境。建立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搞好“少生快富”扶贫试点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9.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健全对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职能,探索发展农业保险,为“三农”搞好金融服务。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促进管理民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0.推进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壮大提升优势支柱产业,节能降耗,减少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机械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有基础的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控制设备、风电设备、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学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重大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医药保健新产品、核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的发展,规划建设兰州生物医药科技园区和石化工业科技园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完善现有的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提高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创出一批知名品牌。

  1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以特色优势企业为平台,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认真组织实施重点产业发展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开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制定技术标准,为实现部分行业和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带动企业管理技术、制造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设立开放式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2.加快服务业发展。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对交通运输、物资流通、商业贸易等行业的改组改造,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保险和证券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科学规划,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加强营销,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产业。

  四、坚持发展抓项目,夯实发展基础13.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把抓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努力扩展项目建设领域,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促进投资稳步增长,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能够增加财源、增强发展后劲、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远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谋划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的骨干项目。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切入点,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抓好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

  14.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跨越。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建设力度。以国道干线高速化、省际通道高等级化为重点,实现与相邻省区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加快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内路网布局,改善县乡公路,提高通达深度。重点建设兰渝铁路、平凉至西安铁路,推进铁路电气化和复线改造,形成快速、高通过能力的东西、南北大通道。在提高兰州中川机场和敦煌机场旅客输送能力的同时,积极建设支线机场。加大能源的综合开发和科学利用,加快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建设,提高天然气使用覆盖面。坚持多能并举的方针,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在继续加强煤电和水电等常规能源建设的同时,突出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站和核乏燃料后处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宽带通信网、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信息化。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加强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供电、供气、供暖和防洪等设施建设。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的综合能力。

  15.积极扩大招商引资。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充分挖掘资源、产业、技术、品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扎实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工作,增强项目对投资的吸引力。筛选一批优势项目,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创业,参与项目建设和进行产权交易。加大项目推介工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16.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法人主体到位,促进项目建设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完善支持项目建设的服务体系,不断拓宽项目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方式。加强项目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和工程审计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积极推行政府投资代建制,加强项目人才培训,建立企业投资监管体系和投资决策责任制,提高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17.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依托现有区域性中心城市,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聚集生产要素能力,使城市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鼓励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和完善兰州的城市功能,使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以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为基础,以兰州为中心,以天水、酒嘉为两翼,其他市州为组团,经济特色各异、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18.加强城镇规划建设。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制定科学可行、适度超前的城镇规划。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县以上城市都要为发展二、三产业留足备用土地。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保证规划顺利实施。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引导工业入园区、居民进社区,改善人居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格局。

  19.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继续实行倾斜。坚持立足于自身特点和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主导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以整村推进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方式,加快推进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提高帮扶工作质量。加快牧区建设,推行牧民定居。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2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资源节约战略,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着力构建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环保型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强对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源、资源消耗的管理。重视对重要矿种和重要矿产地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延长资源利用年限,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国外建立原料基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风险勘探,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

  2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开发有序的方针,从源头上保护生态和防治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资源的生态保护,按照分流域与重大工程相配套的原则,加强小流域治理,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成果,加强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地荒漠化治理。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实施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上游湿地保护项目。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加大对黄河甘肃段水污染治理力度,搞好兰州和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保护好饮用水源,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逐步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环保教育。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七、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2.坚持改革抓企业不动摇。

  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目标的同时,积极推进农垦、粮食、流通、交通等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改革步入全面推进、良性互动和不断深化的阶段。

  23.积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努力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认真落实放宽市场准入和鼓励支持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保障体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以产权转让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鼓励广大城乡群众自主创业,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24.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化组织结构,推进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5.深化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调整和规范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同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激励机制。开展“省直管县”试点工作。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财政对“三农”、基层、公共服务和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积极整合资金,提高使用效益。积极支持金融企业改革,促进中小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努力扩大金融开放,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入驻甘肃。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建立信用平台,扩大信贷投放,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26.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

  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发展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7.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继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按照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调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产品基地和口岸建设,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培育和发展出口品牌,努力增加出口。鼓励支持企业跨国经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充分发挥兰州商贸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强与周边省区联合协作,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特别是东部省市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努力提高合作质量。

  八、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8.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尊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积极进取的舆论环境,落实配套措施,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环境、个个是环境的氛围,以优良的环境吸引项目和人才。

  29.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和使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和实践锻炼力度,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积极引进、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搞好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和使用。

  30.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与跨越。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加快建立以产业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应用研究,重视基础研究,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紧密结合我省优先发展的领域,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构筑技术高地,提高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积极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工作,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科技素质。注重理论创新,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3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制度,基本完成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总量。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强研究生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加大教育投入。

  32.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遏制重大传染病的流行蔓延。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增加对乡、村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为城乡居民提供预防、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实施“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深化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鼓励民办医疗事业发展,创造条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加快中医事业发展。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3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文化资源研究和开发,依托《读者》等文化品牌,培育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场所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鼓励精品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的管理。

  九、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引导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极安置军转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社会服务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健全就业资金投入机制和援助制度,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3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合理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标准和方式。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和企业工资支付法规政策体系。

  36.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和防治救助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抗灾救灾能力,及时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37.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涉法涉诉案件及资源利用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预防和处置好各类突出事件,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动员机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38.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驾驭全局、领导发展、处理利益关系和务实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善于谋划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和完善巡视工作,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39.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治省进程。继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努力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侨务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及决策责任制度。

  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行政赔偿制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4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保持和发扬全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继续做好“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41.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省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深入调查研究,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