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启动实施的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将重点建设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和七大系统:
一个平台,即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集展示、办公、管理、服务、应用五大功能于一体;两个中心,一个是现代农业数据中心,形成农业地理信息类、农业资源类、农业生产经营类、农业监管类、农情信息类等数据库。另一个是市级中控中心,建设一个多信号集成、多画面显示和智能化控制于一体的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全面展现苏州农业发展成果,开展各领域的统一监管和公共服务,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七大系统,则包括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现代农业执法管理系统、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和农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一是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成果,围绕农业资源管理、土壤环境监测、产业布局监管等重点,建成农业专用地图,通过二维或三维等形式展示,提高综合管理、协调、控制能力;
二是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针对粮食作物、蔬菜园艺、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流程,重点开发建设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追溯等三个子系统,形成有效监管和可追溯;
三是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重点开发建设集信息交互、辅助分析、产销对接于一体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改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主体、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
四是现代农业执法管理系统。重点进行移动执法功能模块的开发,建设移动执法数据库,并逐步向渔政执法、林业执法等执法领域扩展,最终形成现代农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
五是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重点在现代农业园区、规模种养基地等推广温室大棚自动化生产、水产养殖智能化调控、大田作物精确栽培、畜禽养殖生态化处理等技术,实现环境远程监测、生产自动调控、疫病高效防控等功能;
六是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系统。把分散在各个条线、各个部门的信息服务资源整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提升功能。推广“一点通”信息屏、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政务业务微博、农业专家在线服务等平台载体;
七是农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重点围绕数据利用、生产应急指挥、生产决策调控的开发,在前述六大系统应用推广、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苏州现代农业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