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区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来源:四川在线 更新时间:2014-12-26

 

    市中区作为全市的主城区和老城区,发展中面临的企业改制、城市房屋老旧杂乱、物业管理不够健全、人口基数大、居住密度高、流动人口多、群众诉求高等客观问题较为突出,在此情况下,区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三优化、四联动、五整合”的思路,深入抓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比省市要求提前1个月实现城乡全覆盖,重点信息采录实现100%,超过省市要求10个百分点,建立健全了以网格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平台为依托、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突出三个优化,建强网格员队伍

    一是大力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按照“一岗多责,结对互补,一组多格,综合履职”的原则和“全员参与,整体联动;前后台互动,A B岗互补”的工作模式,对现有社区机构和人员进行优化利用,形成分工有序,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实现前台有人接件,后台有人下格,事件综合办理,有效避免了网格内事务点多面广,而网格员只身一人、孤军作战、单打独斗的格局。

    二是大力优化服务流程,提速服务时效。社区网格员实行“一日双巡、错时服务”工作制,充分利用网格化系统对不能现场处置的问题进行“上网分流处理”,将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形成一整套网格事件闭环办理流程,倒逼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始终“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截至目前全区已办结网格事件13319件次,按时办结率达99.3%。

    三是大力优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实效。优化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区机构人员服务职能,使网格员真正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信息采集员、民生事务代办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维稳信息员,并在全区所有楼栋单元显眼位置公示网格责任人的姓名、照片、电话、服务事项等,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践行“有事请找我,我为您服务”的网格管理承诺,做到居民办事不“出格”。

    强化四轮联动,健全网格化机制

    一是网格管理与老旧院落整治改造联动推进。与区民政、房管、组织等部门和街道联动,按程序引导成立院落自治组织,将前期改造和后期基础物业管理及实现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进行通盘统筹考虑,并利用城区近300人的网格员队伍,深入各个老旧院落,访民情、听民意,充分征求群众改造意愿,仅用了10天时间,就收集完整了6000余份摸底调查问卷,详细汇总、分析了辖区586个老旧院落情况,为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实施好院落改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支撑。同时改造好的老旧院落也为网格化管理延伸拓展二级网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网格管理与社区警务创新联动推进。按照AB岗网格员的工作模式,巧妙的将网格管理与社区警务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实现采录信息联动入户,即减少了入户扰民次数,又提高了入户信息采录效率和见警率,同时确保了采录信息的真实鲜活。同时实现治安工作联防,网格员与警务人员结队开展每日巡查,加大了安全防范力度,也使群龙无首的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得到有效组织,巡防力量得到有效提升。再次是实现居民矛盾纠纷化解联动,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根据各类群众纠纷的不同情况、不同人群,联动采取不同措施,使分散的力量集约化,纠纷调处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网格管理与社区引进专业社工联动推进。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和大平台支撑,分析研判出群众的最迫切的需求,并在落实好政府服务管理的同时,引导和依靠全社会各单位、各群体、组织的参与投入,使社会组织服务成为政府服务管理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使服务范围无死角、服务效果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区引导和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到民政登记注册282户,注册志愿者达2.3万人,成功引进了“12349”“543”社工中心到社区积极开展助老扶困等工作,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按“一社区一专业社工”的原则,在全市率先探索购买了9个专业社工岗位和人才到社区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四是网格管理与街道社区事权财权匹配工作联动推进。全面理顺街道、社区财权与事权,形成集中有限财力办成民生服务大事的思路,在城区结合网格化工作的有序推进,各街道恢复成立了财政所,实现对经费的集约使用,并强化“费随事转,权随责走”财政保障,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财权与事权统筹匹配的工作格局,初步探索建立起了一整套网格化服务管理考核及经费投入机制,确保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劲往基层使、事在基层办”。同时大力清理和规范社区事项准入,社区服务事项由原来的169项清理锁定到现在的32项社区承担事项和93项协助办理事项,并实现部门事项进社区须按程序申报准入,有效避免了社区机关化,让社区真正回归居民服务和居民自治。

    做实五大整合,建强网格服务平台。

    一是整合机构。探索将12345市民热线中心、网络问政中心、书记区长热线及邮件处理办公室进行有机整合,并依托区委办成立起区网格化服务监管中心,新增事业编制7名,形成由区委办总牵头,区群工、综治、网格中心等多部门化解群众问题的综合力量,实现居民事务“一网办”“一网通”的全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二是整合力量。强化顶层设计,积极优化和整合现有部门资源,将纪委监察、组织、目标督查、效能等部门纳入网格管理系统,整合他们的强势力量,联合建立起网格事件交办、督办、考核、问责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和机制,形成了群众问题办理的强大合力,利用网格系统的“三灯一牌”对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痕迹监督。

    三是整合系统。整合公安天网、老旧院落整治改造后增设的视频安防设施,以及社区视频监控等资源,充分融入到网格化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形成全天候视频信息与网格系统数据信息、地图信息及群众诉求信息等四大信息相协调支撑的强大指挥系统,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信息中心和枢纽。

    四是整合数据。按照“统一组织、比对共建、核准共享”的信息采录思路,整合和交换区公安、房管、计生、卫生、统计、人社、民政、工商、司法、教育、残联等部门现有信息资源,利用网格化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强大的信息吸纳功能,建立起“一次采集、统一审核、集中交换、多方共享”的综合信息数据库,并大力完善实有人房关联的动态基础信息校对与核准流程,努力探索实现不同业务部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按权限分级共享与交换,为科学决策、社会治理、服务民生、创建平安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信息支撑。

    五是整合网络。本着有利于基层实际工作开展和系统平台运行的原则,注重加强与电信衔接,从系统中部门端口预留、对接,数据整合利用、事件交办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系统软件的相关建议,大力整合电子政务外网资源,避免重复网络建设投入;同时,整合利用社区新增的电子政务外网,顺利实现社区视频监控回传区网格中心,有效实现数据通道的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