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化砥砺前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 更新时间:2014-12-30

 
一年前,随着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和需求,数字环保版应时而生;一年间,数字环保版见证了信息化发展的每一步。

这一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环境监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数据共享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作出规定。由此,数据共享有了法律保障。

这一年,历时4年、由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承担的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通过终验,建成了一张覆盖“三层四级”的环保业务专网。

这一年,各地积极探索无人机、移动执法、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APEC会议和青奥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这一年,移动终端的环保产品增多,公众也逐渐参与到环境信息化建设中,百度电子回收站、环保污染地图、环保APP不再是新鲜事物。

回首,不是为了讴歌,而是为了看清脚下,着眼未来。一年是一段来时的封存,也是另一段历史的开始。

——编者

入乎其内寻环境信息化踪迹

◆法律规章为其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

《通知》第四部分第15条对环境信息化手段进行阐述,要求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配备调查取证等监管执法装备,提出2017年底前,80%以上的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监控手段运用。

新修订《环境保护法》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监测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提出了数据共享理念,从法律上确定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新法要求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配套制度固其本

顶层设计显现

长期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环境信息化的成长,各地纷纷出台管理办法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度的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推进以及有条不紊地实施。今年,河北出台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是环境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文件,被喻为“第一道曙光”。

CIO制度试水

首席信息官制度是目前推动环境信息化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首席信息官通过必要的资源支配能力和跨部门的约束力与协调权,从而统筹环境信息化建设。目前,CIO制度在一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开始显现价值。河南省环保厅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通过配置副厅级专职“CIO”统筹环境信息化建设,理顺了信息化建设问题。

◆机制理念保其行

信息化推动管理转型

信息化带动业务化,从而助推环境管理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省强化信息化作用,信息中心逐渐去“边缘化”。信息化手段正逐渐改变环境管理工作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进一步推进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环境监管效率,提升环境管理和决策水平。

数据共享打破部门壁垒

打破系统壁垒,实现业务部门数据共享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以江苏1831平台为代表的一批信息化综合平台,解决了数据“打架”的问题,使数据共享成为现实。此外,也有地方开始整合环保数据资源,形成数据共享产品,实现统一归档、统一登录、统一管理。

◆信息公开、信息安全相伴成长

信息安全提上日程

2014年初,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在环保领域,各省陆续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受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安全事务。

信息公开迈步前进

2014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要积极探索建立环境信息公开的有效方式,推进电子政务、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环境领域的研发应用,建设环境信息资源中心。

目前,各省级环保网站在信息发布、在线服务、政民互动方面已经成为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环保系统也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化手段,搭建环保互动新平台。

◆信息化保障大事件

遥感监测保APEC会议

APEC会议期间,遥感监测成为保障环境空气质量的一支生力军。扬尘监测车、机动车尾气监测车、固定尾气监测设备都从不同侧面对空气质量进行监管。卫星遥感主要对区域性秸秆焚烧、雾霾等进行大范围、立体化的监测。除此之外,会议期间相关省份还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等各种监测手段保障空气质量。

监测车紧盯青奥会

青奥会期间,南京市环保局3台遥感监测车全部出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

卫星护航南水进京

环境保护部卫星应用中心运用高分辨率卫星,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线路全线两侧3公里范围内的地物进行监测摸底,获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类风险源分布的第一手资料,支撑了环保部门的环境督察工作。

◆应用创新添活力

尖端技术:无人机、卫星遥感监测、移动执法系统等“高大上”的手段正在破解环境监管难题,实现随时随地、多区域、多角度的监管。无人机遥感监测在秸秆焚烧、偏远污染源监测方面已有成熟的应用。卫星遥感监测进行大范围区域监测,与地面监测、航空监测共同组成天地空立体监测网。

污染地图:以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中国水污染地图”为代表的环境信息化产品应用,使得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另一方面,参与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境监督传感器,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态势。

线上应用:百度电子回收站通过APP提供电子废物线上解决方案,类似的利用互联网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应用,给公众带来了便利,也拓展着环保新模式。

环保APP:以地方环保官方APP、墨迹天气、全国空气质量为代表的环保APP将环境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成为连接公众的纽带。

出乎其外把互联网时代脉搏

■业界大会:纵论领域热点

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年在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核心议题,重点关注移动互联、新旧媒体融合、网络安全等议题。

中国互联网大会: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以“创造无限机会——打造新时代经济引擎”为主题,涵盖了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新热点,重点探讨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

■大数据:集成分析催生新应用

业内人士指出,从2014年开始,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进入更完美的结合期。总体而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既是产生大数据的地方,也是需要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领域。除此之外,大数据还有着数据的丰富性和强大的分析价值,在水污染治理、绿色城市创建过程中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社会和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

环保系统借助大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将收集到大量关于各项环境质量指标的信息,通过传输到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直接指导下一步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并实时监测环境治理效果,动态更新治理方案。通过数据开放,将实用的环境治理数据和案例以极富创意的方式传播给公众,通过鼓励社会参与的模式,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与效率。

■云计算:虚拟高效云端实现

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平台建设也成为各地环境信息化部门竞相建设的重点。云计算平台不仅能提供基本的虚拟存储功能,还能根据需要,优化网络资源优化配置,提供连续地、不间断地网络服务。

未来一个时期,在云计算发展即将越过成长期走向鼎盛期,云计算、大数据将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与各个行业交集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格局。

当云服务从业者逐渐增多,云计算生态链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并深入云计算,混合云可能会是其中最真实的路径。预计到2017年,50%的企业将会部署混合云。业内普遍认同,云计算将在中国催生出下一个亿万级市场。

■物联网:全面覆盖精准定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物联网已经从概念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甚至有业界人士将2014年称为物联网元年。目前,物联网逐渐被应用于交通、物流、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楼宇、健康医疗、娱乐和海洋探索等领域,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可以称为全国最大的物联网。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定位,对水、大气等污染源进行全方位监测,准确确定污染源的信息,提升环境质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监测信息,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从而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

■移动互联:人与数据交互

移动互联在近两年呈直线式发展,从年初的微信红包到如今便利的支付宝扫码支付,从打电话约车到手机客户端轻松叫车,移动互联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渗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移动终端打破了时空界限,公众可以随时随地生成资源,实现公众与数据的交互。

移动互联网把人、内容、服务连在一起,各种技术创新、内容创新都将随之而来。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一个十年,移动互联网将呈现多维度发展局面。

可穿戴设备,有人甚至称其为“下一阶段移动互联网的里程碑”。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一种硬件设备,还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功能。在2014年,可穿戴设备已经延伸至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教育等领域。

■智慧城市促进智慧环保

智慧城市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中,从而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通过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及服务。

比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智能采集交通信息、流量、噪音、路面、交通事故、天气、温度等,从而保障

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

具体到环保领域就是建设智慧环保,目前,不少地方借智慧城市开始了智慧环保建设。北京、杭州、江苏等地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智慧环保,智慧环保从概念层面走向可操作层面。

环境信息化大事记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2014年7月项目通过验收,建成了四级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家省两级环境数据中心,依托这一网络建设国家环境信息传输与交换平台、应用支撑平台,连接和支撑9个减排相关的核心业务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启动

作为《“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规划》的一个项目,2013年正式启动,由十部委联合协作。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发布

《规划》的目标是基本完善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对环境质量状况形成有效监督,基本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本实现“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国家能预警”的目标。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出台2009年环境保护部出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从制度、装备、人才等方面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环境卫星成功发射,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初步形成。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通过批复

2009年正式获得批复,是国务院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重大专项项目之一。

《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划定范围

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为重点,统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核与辐射、环境科研、环境信息与统计、环境宣教等各个领域。

《环境科学数据库建设与共享》项目启动

2004年启动,目的是研制一批高质量的具有环保系统数据特征的标准数据集,初步建立国家级环境科学分布式共享服务网络体系。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求

建立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制,实现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和信息共享,提出了向“数字环保”迈进。

《国家环境信息化“九五”计划》明确目标

提出了4项基本任务,分别为加强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国家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完善环境信息和环境信息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培养和建设环境信息化专业队伍。

“七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启动

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起点,“中国100个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环境信息工作形成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