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5-01-13
北京1月9日电(“中国网事”记者秦宏 刘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参与人们生活的程度日益加深,一大批政务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不断出现的负面报道和质疑面前,一部分政务新媒体传播平台遭遇尴尬的存在。
神回复不断
1月7日,陕西凤县官方微博在网友“秦岭听溪”转载的一条关于凤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被处分新闻下回复称:“在小编眼中,他是一个正直、朴实、实干的人”。随后,微博管理者回应称:“一个是他平时的为人,一个是他自己干的事”,二者并不矛盾。这段话随后引起媒体对该微博内容发布者对腐败者态度的抨击。
同一天,浙江温州台州区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在回复记者对当地公安部门采购的临机植入设备时,称:“哎呀!!好险!!好险!!还好记者大人没看到我局采购高压水枪!!而且一次采购了三把!!这要说我们镇压群众还得了!!”。在网友质疑其所发内容是否合适的情况下,该微博编辑又以调侃的语气称:“本小编为温州公安打抱不平,结果闯了大祸。小编这个‘临时工’恐怕明天要下岗……”,完全一副将官方政务微博账号当作自己私人账号的样子,随意发声。
实际上,类似的政府微博发声已不鲜见,甚至有些已经成为引起网民愤怒的源头。2014年7月,江西丰城市一位市民鄢细荣曾向媒体投诉“丰城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原因是丰城市国土资源局在给其要求纠正错误、调处纷争的回复中说到:“因我局工作人员对政策、对法律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有限,无力对该纠纷进行调处,敬请谅解。”
就在近日,哈尔滨大火事件中,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尔滨”1月3日凌晨4:25发布消息公布“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短短585字的通稿,“领导高度重视”这样的文字就有258个,占了开篇一半的内容,引起网民的愤怒和声讨。
不作为常见
要么一条微博不发玩失踪、要么发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刷存在感、要么不回应评论保持冷峻面孔……在目前新浪微博开设的十多万个政务微博账号中,不乏一些不发布内容、或发布内容较少、几乎不与网民互动的账号,被网民冠以“僵尸”头衔。这些“僵尸”政务微博表现出的“半死不活”的状态让人颇感失望。
记者查询部分官方政务微博发现,不少账号在注册后只发布过个位数、十位数的微博内容,更有甚者干脆只完成了注册步骤,似乎忘了身负发布内容的职责。还有一些政务微博则在运营了一段时间后再无音信。微博认证为“河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官方微博”的@河北旅游官方资讯,截至记者发稿时,该账号主页上自2013年8月23日后再也没有发布任何内容。
只管发布、不管回复也成为不少政务微博的通病。记者查询发现,微博认证为“太原市医疗保险中心官方微博”的@太原医保中心综合科,从账号注册之日起只发布过55条内容,其中大多数内容转发和评论少得可怜。微博认证为“青岛市物价局官方微博”的@青岛物价所发布的359条微博中,大部分微博的评论、转发均为零。南宁市旅游局的官方微博@南宁旅游局、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的官方微博@南京城管等地方政务账号页面上,大多数微博评论在个位数徘徊,一些热心网民的回复也未得到及时回应。
到底怎么办?
一些基层政务微博运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运营政务微博的过程中要面临种种困难和限制。发布什么内容合适,如何回复网民的评论,都是要考虑的。负面评论回应了容易出岔子,往往是一概避之。
还有一些政务微博负责人表示,由于现在政府部门发展新媒体平台的热情很高,既要办微博,又要开微信公众号,人手往往又不够,只能顾此失彼。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王晓红认为,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在运营新媒体平台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新媒体的旧逻辑”,单向发布内容,把微博等作为政令发布平台,不进行有效互动,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王晓红建议,新媒体平台的发布和运营,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加强便捷性和实用性,线上线下相互融通,“应该用做线下工作的态度对待线上的内容”。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表示,政务微博管理部门应该拿出持之以恒的态度,把政务微博打造成信息公开、接受百姓监督反馈的平台,而不应在开设后弃之不管。
同为“神回复”,2014年12月31日,宁夏银川民政部门官方微博用拼音支招的幽默形式却受到网友的称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振祥认为,政府微博、微信公众号内容中使用幽默的语言是允许的,一些智慧的回复有时能够起到比板起面孔说话更好的效果。但事关政府形象的公共平台,更应该根据道德和法律来发声。
付诚建议,应尽快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在内容发布、政策解读、便民服务方面加强建设,并在体制机制上解决当前一些部门存在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