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委公布2006年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
来源:国防科工委网站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的预期目标是:全年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6%和15%;确保按计划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军工集团公司实现利润增长1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8个百分点。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着力提高武器装备质量和可靠性。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统筹安排,强化系统工程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加强计划调度和过程监管,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

  二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抓好重大科技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抓好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核电在建工程建设,并为新开工建设一批核电工程做好准备;加强核电标准体系、宇航标准体系和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成鑫诺二号卫星、风云二号05星、海洋一号B星和实践8号等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提高卫星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加速卫星应用产业化进程,通过整合星、地资源扩大卫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重点抓好支线飞机研制;贯彻落实船舶行业中长期规划,推进造船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造船效率和船用主机、设备的国产化率;加强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市场开拓;加强节能、环保型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军工技术转民用和军民两用中间产品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加大核技术应用、海洋工程和海洋资源开发、燃气轮机、新材料、光电信息、精细化工、公共安全技术、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建设。

  四是统筹规划实施一批能力建设项目,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以确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核心,进一步抓好研制生产保障条件建设;以未来武器装备发展为背景,推进武器装备研发平台和基础产品研发条件建设;以增强能力和优化布局为重点,开展核心能力基地建设。

  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内在活力和竞争力。按照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调整工作力度,在抓好企业脱困工作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院所改革试点工作;抓好投资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制定相关配套办法,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方式;按照专业化重组的要求,实行优势互补,利用增量投入,对跨集团、跨行业的专业化公司重组进行引导。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职能,开展核事务、军控和防扩散工作;做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筹建工作;推进与国外在军工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合作;加强关键技术引进,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完善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

  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建立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库;实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开展杰出人才表彰奖励活动,加大对拔尖人才的激励;加强与非国防科研机构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服务;提高委属高校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国防科技主干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抓紧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军工特殊领域技能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宣传军工重要成就和先进事迹;出台关于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展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院所文化。

  七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对军品科研生产、民爆器材生产流通和特种核设施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火工产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做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整改安全隐患;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出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开发安全技术,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建立健全安全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抓好安全生产事故和核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八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立法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国防科技工业涉密人员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做好《军工设备设施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的制定和宣贯;修改完善并发布“十一五”规划,重点抓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提高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务公开;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投资项目监管和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切实维护企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