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实需求瞻望语文现代化与信息化
来源:学科网 更新时间:2015-01-14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在历史、现实与现代的三维观瞻中,特别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增进现代化意识。尤其,要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所谓大数据时代,语文学科教学更有必要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技术元素。本文从现实语文教学的问题入手,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现实状况分析,对于未来的学科教学变革提出了意见。以为未来的课程、未来的课堂、未来的教师、未来的教材、未来的阅读、未来的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语文学习引领的思维发展,都会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化改变而发生顺应时代的调整。而且,目前已经涌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所谓“慕课”“微课程”“大数据处理”等,都为这个巨大的改变,做了引领和铺垫。语文教学不能隔膜于时代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现代化信息技术

  在教育发展转型期,语文教学处在一个叉路口:在传统性、现实性和现代性上,如何取舍?

  从教学的发展现实来看,语文教学业内普遍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即着眼于学科课程的功能化实现,尤其是现代中国谋求文化发展上的自信,也需要提升语文课程地位和发挥重要文化传承作用。形势压迫并驱动语文学科教学,必须要有前瞻性视野,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

  语文教学现代化发展,需要考虑到教育生态与文化生态条件,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其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以及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生活,无疑是这种改变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条件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给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的现实处境与现代性的需求

  在无数次的关于语文学科的问题讨论中,仅就语文学科发展的现代化而言,至少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1.语文学科的社会化功能很突出,而社会舆论对于语文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满意。

  在应试教育主导的学校环境里,这个学科的地位与社会给予它的功能需求,形成严重的不适应。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阅读几篇文章、学习一些知识。它更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我们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修养、良好道德情操、正确价值取向的公民。与旧时的“语文”比较,现代化的语文一定是价值多元的、内容多样的。这就包括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思想开放等。可是,语文学科以每周几课时和一年两本书(教材)的阅读,无法实现诸多社会附加功能。仅就课程功能而言,也是存在能力欠缺的。

  2.语文学科在传统性、现实性与现代性的三维交叉点上徘徊,总是错失现代化发展的机遇。

  对于它何去何从,或许我们专注于它的现实性问题研究与传统性经验传承;可是对于怎样实现它的现代性,我们一直缺乏关注。语文教学的发展,又是客观处于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变革的一场洪流之中的。我们对于语文学科教育的诸多非议,也源于它的现实性与发展性实现上的落差。例如,学生的阅读已经出现了非经典性,以及热衷于非纸介传播,可是语文课程内容里不包容这些。

  3.现实语文教学在相当范围内依旧封闭于传统教育里的小课堂、教师的照本宣科。

  传统语文的生态条件,局限在小部分人获取的受教育权利,而信息传播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里,所以这个教育的形式采取的是“模糊性,多积累,慢功夫”。

  可是在现代教育环境里,知识的“模糊性”与学科教学的清晰化和可量化评价构成了矛盾,“多积累”又与教学的时效性要求不吻合,“慢功夫”更让人觉得,这个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缺乏增值效应。所以,一般情况下,语文学科教学的变革,其实所颠覆的,正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东西——做法、思想、经验和价值判断等。

  4.现实语文学习在兼顾传统性上存在误区,以为要回归到发展的原点,如此思考无视现代化的社会演变。

  教与学的一些行为习惯,不可避免打上了时代教育的烙印。抄写、诵读、感悟这样的一些语文行为,产生于小教室、学生不同龄、多学习层次、教材匮乏,教学为复式,这样的古旧样貌的教育环境里。在与工业化生产相适应性的教育环境里,学习的有效性备受关注。而今天社会转型,社会分工更为多样化,网络生活正在扩展我们的认知空间,资源的丰富程度是超乎我们想象的,而学习更多是离开老师,独立探究而获得的。可是语文老师很少去想,如此环境下,语文教学它的出路在哪里?

  5.现实语文教学客观存在认知上的偏狭,而忽视语文的社会应用价值。

  语文老师原本来自于大学的中文系,普遍具有专业文化背景,即本身是偏爱于文学的。这与学生未来多样化的发展,未必定向在文学方面,在关注点上不是对应的。所以,从语言应用而言,语文教学的关注不仅在文学,还在实用性。我们提及“现代性”的意思是,人们在一个仿真的生活环境里,其阅读倾向是分化而多样的。针对这个现代生活环境,语文教学需要突出语用的价值。

  二、信息技术应用对于语文教学的现实影响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这本身是一个很早就被语文教学研究植入的话题。而且在技术应用,改进教学上,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信息技术元素影响语文教学增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以“互联网”的巨大包容性,逐步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在其中。

  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跨时空的“互联网”。“互联网”在真实包容了学校生活、学习生活之后,学生其实是生活在这个网络里的人。学习生活,便与这个网不可割裂了。与其漠视这个来势汹涌的洪流,或者排斥互联网对于孩子的吸引力,还不如发挥学习的引导性,教会孩子基于网络平台,好好学习。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需求,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

  2.语文教学中已经意识到要“盘活”存储于网络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无疑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信息库,怎么利用这个库存资源,辅助阅读,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这是语文教学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以及分享机制的构建,网络信息的丰富而驳杂的特点就显现出来。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吸纳的东西很多。例如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分类查找到丰富的信息。

  一般教材的阅读,视角局限在课文,一个作者预设的认知,所以这是一个小范围阅读,是一个封闭的认知空间;可是当我们打开网络的时候,尤其还有专业的学习资源库,关于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内容也有许多专题网站提供,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扩散为一个认知域,即一个相关认知的广阔范围。

  大视角阅读与小视角阅读比较起来,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孰优孰劣是一清二楚的。

  3.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交流空间,以辅助语文教学。

  语文是语言实践课程。就是说,语文学习离不开广泛而频繁的语言交流。在传统的课堂空间里,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局限。我曾经统计过一节成功的课里,教师与学生问答的频次,大约三十几次。即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在一节课里,是做不到兼顾全班每一个人的。可是,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教师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以满足学生的即时需要。如今,一些学校老师,建立了班级同学的QQ群,这就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进师生交流的例子。师生之间,在关系活动中,这样的随时随地的,实境(生活里)与虚境(网络里)结合的互动性交流,无疑增加了交互的机会。

  4.将互联网的联系平台,转化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渠道。

  语文学习中,听读是一个信息输入系统,而说写则是一个信息输出系统。我们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视信息的输入,即学习的内倾化特征比较突出,而对于应用在生活实践中的说与写,这样的行为较少顾及。这为语文教学带来的问题是,语言活动得不到重视,学生感觉语文学习缺乏实用性。本世纪初我们启动课程改革,在语文学科传统意义的听说读写之外,另外新增了“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能力的第五维。其实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根植于生活需要的言语活动,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呈现出一个“学习成果”。

  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或者是写作的成果,甚至是思考后的应答,这些都可以视为学习分享的经验,或者是他编码后输出的信息。

  学习信息的输出或经验分享,过去依赖小课堂,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开放度也不够。而在网络条件下,跨时空的交流成为可能;或者在课堂时空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展现的密度与效果大为改变。

  三、语文教学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前瞻性思考

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前面的概说,也并不能穷尽专项研究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积极变化。今天我们所言的信息技术,其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不是特指一般应用媒体,为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和讲解知识所带来的辅助性作用。现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特别指的是信息的空间、内容、技术,已经在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此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也必须要融入这样的生活里。这种融入信息化社会的语文教学,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发展前景如何?

  1.利用网络的联系,可以突破传统意义的小课堂时空,在广域范围内,建构自主性学习模型。

  一般意义的课堂是“小课堂”,即固定人群,形成的师生与课程对应的学习关系,具有时效性和空间封闭性。在这个条件下,语文教学注定要困惑在,时间有限,需求多样,信息丰富,学生认知有差异,这些不对应性怎么在一节课里去解决。正是看到现实教育的问题,我们在启动课程改革时,强调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限于小课堂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所以形成了一些新课堂的构建。诸如杜郎口的展示型课堂。他们试图把课堂归类:一类是自学类课堂,学生独立学习;在一类是展示型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学习经验。这种做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可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学习的时间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所以他们注意让课内外的学习勾连起来,以教学管理来促进学生的课后自学。类似的经验,在很多学校创生出来。可是当教学管理走向严苛之后,为教育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意义的“小课堂”,试图把学习延展到生活的每时每处。生活的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依赖网络的联系与对于教学的融入。

  很多学者瞻望未来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一条发展线,来设计教学行为的。网络联系与课程资源的支持无疑也是重要的支持条件。

  2.学校、教师、教材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支持因素,或因为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的丰厚与分享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其作用。

  传统教育依赖课堂、教师、教材,这些都是支持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可是,在网络提供的学习条件下,教材被丰厚的信息源所取代;教师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了,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在一瞬间查找到很多问题的“解答”,此时的网络本身就是渊博的教师;狭隘的课堂也被跨时空的交流形式所取代。

  因此,今后在语文教学变革中势必要考虑将传统的教学要素与网络提供的优势条件进行整合,形成多要素发挥作用的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学。我们耳熟能详的“微课程”,即是应运而生的新课程。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时间联通,让学习行为变得非常流畅。而且我们长期困惑的师生双主体角色怎么实现的问题,在这个教学模型里。可以得到解决。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生自主性学习贯连起来的。从课前到课堂两个时空的学习,都是依赖网络资源的建设与教师教学行为的控制来实现的。在这个学习链条中,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学习空间,可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优质资源的小范围专有性被打破,这对于乐于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人而言,无疑可以增加学习的选择性,更有利于他的自主发展。

传统教学环境里,教师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的资源,可是优质教师资源、优质课程资源是非常匮乏的。比较而言,有的学生无法享有这个资源,也是教育的一种不公现象。而现代信息技术也为解决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提供了一个渠道。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优质学校、优势学科、优秀教师,以及优质课程的,借助信息技术的播散手段,为所有的适宜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如此,学习环境就演变为一个广域范畴的概念,教学资源分享落地生根了。

  这个新鲜的教学经验,就是“慕课”与“优课”。“慕课”或“优课”一出现,就风靡世界。我国多所高校建立了“慕课”联盟,打破了校级学习的局限,一部分选修课程成为,可以跨校学习,并被认可的行为。

  可以预见的是,“慕课”,以及与“慕课”类似的形式,也一定会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可是,其应用并不能取代课堂里教师现场指导的学习,混合学习形式被证明是最有实效的。

  4.学习与生活的那一道围栏被彻底拆除了,因为网络的无线开放性,让学习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这会促使生活化的学习理念的应用尤为普及。

  语文学习注定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持续保持和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这种学习也势必要贯穿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实践中。而一个人的这种学习素养的构成,信息素养也是其中重要部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访谈中说:“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还需要考察他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信息时代,语言能力已经远远超越自然状态,不管是获取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还是把自己的信息输送出去,都离不开信息化的环境,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录音技术、录像技术、手机、电子邮件、网络、输入法、远程的网络交际等,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传达信息已经不像过去单靠自然环境。使用信息产品的能力,当前似乎没有放到教育标准中,只是把它当做教学的方法,甚至为了免受网络上混乱东西之害,有许多家长还不敢让孩子多触网。”[]

  5.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不同于传统的信息获取,对于人类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这便需要语文阅读教学要有适应性改变。

  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的海量信息的处理,带来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即宣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阅读获取信息,不仅可能是广域的,超文本的,还需要具备特别的本事,即阅读技能和思维品质。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当我们拥有海量即时数据时,绝对的精准不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拥有了大数据,我们不再需要对一个现象刨根究底,只要掌握大体的发展方向即可。当然,我们并非完全放弃了精确度,只是不再沉迷于此,适当忽略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会让我们在宏观层面拥有更好的洞察力。[]

  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所担负的社会功能也比较突出。正因为如此,针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在后工业化时期,信息技术应用尤为普遍的现实,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最有条件也有必要,与时俱进,融入信息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