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21个警务室实现信息共享
来源:十堰日报 更新时间:2015-01-23

 
本报讯特约记者孔令学通讯员程贤文报道:1月17日是星期六,记者走进茅箭公安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源园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张海正带领11名网格员、4名协警员在电脑前录入信息。他们在3天时间里走访街路巷11条、居民小组35个、常住居民3566户、4所幼儿园,更新常住人口信息3263条、暂住人口信息1356条、租赁房屋信息1548条、单位信息1412条、重点人口信息264条、寄住人口信息7833条。

市公安局相关人员介绍,2014年,我市221个社区警务室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互动、矛盾联查、纠纷同调,各社区警务室成为民警开展警务活动的落脚点、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点、处理治安问题的执勤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点。

2014年,市公安局运用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格员与社区民警对市区的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以下称“三实”)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实现了对辖区人口的动态管控,尤其是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挤压了违法犯罪人员的活动空间。“三实”管理,实现了对城区所有单位、街办社区内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信息的梳理排查。全市公安机关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作为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针对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的情况,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入户走访、积极排查各类隐患,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排查重点,提前介入防控,使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阻止了一大批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市公安局在内部机关科室、基层所队均建立情报信息责任常态化机制,形成指挥灵活、责权明晰的信息研判工作体系,强化信息收集来源广、管理无死角、分析无漏洞、应用无差错,增强信息收集能力,最大限度共享信息。进一步夯实信息研判工作基础,着力提升治安防控和打击犯罪能力,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办案率。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层基础科科长张星河说:“一张高清视频监控网覆盖十堰城区主要路段、街区、重要公共场所,把省、市、县(区)视频监控网联网对接,实现警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与市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与横向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市公安局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在全市配备了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专职巡逻队、社区义务巡逻队、单位内部巡逻队,加强对流动人口、特种行业和娱乐场所的管理。

2014年,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市公安局收录社情民意4759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917起,实现了命案全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