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科普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应邀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录制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为主题,为观众讲课。


  徐冠华指出,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匮乏、成果转化不力、政府科研投资不足,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中需要跨越的三道难关,而加强自主创新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


   他现场解答了观众们提出的有关问题,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次推出的课堂形式的特别节目,每期节目邀请一位知名专家,同观众一起探讨中国经济政策、发展趋势等领域的重大问题。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部部长  徐冠华
大家都知道,10月12日发生了一件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大事,那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正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代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谈谈科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等。第二个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要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提高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对科技提出了重要的需求。最后讲一个问题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主要谈谈未来十五年我们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部署及重点任务等。


下面谈第一个问题: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1.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对科技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引发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据专家们统计,最近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据此推算,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的时间在20世纪中期需要50年,而到2020年前后只需要73天。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当前人类知识增长的趋势可以用指数函数来描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爆炸”。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最近几十年来,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学科分支已经从上个世纪初600多门,发展到现在6000多门。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科学技术发展将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不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在十九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了二十世纪,集成电路的应用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呈指数增长,如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砖头般的“大哥大”曾透出过的尊贵,到今天,手机早已成为普通的通讯工具。大街上,少男少女手持的一款款时尚手机,成为现代大都市街头的一景。成为时尚的当然不仅只有手机,上网也是近几年的新时尚。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几小时之内就有三百多万人点击上网,参与有奖收看活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5910万人,网站数量37.1万个,联网计算机2083万台,跃居全球第二位。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基于网络的各种活动,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等许多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阶段就已申请了专利。总的来看,当前,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不少国家都处在相近的起点上。后发国家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带动整体科技竞争力的跃升。


三是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历史上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基本处于从属地位,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以来,生产、技术、科学的相互作用机制出现了逆转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基础;运用相对论和原子核裂变原理形成了核技术,引发了核能工业;运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并催生具有巨大潜质的生物技术产业。所以,当代的科学技术往往是理论超前性的,也是知识密集型的。科学技术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在经济发展中必然成为主导力量。以信息技术为例,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革,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美国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带来了超过110个月的经济长期繁荣。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四是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并以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新的贸易手段对其他国家实施压制或进行技术控制。发展中国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匮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问题。
第一,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市场。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例如,微软和英特尔构建的WINTEL联盟,每台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个人电脑(PC)都会预装一套WINDOWS操作系统,占到有些PC机销售成本的50%,尽管其中绝大多数功能并不是一般消费者所需要的,但却不得不付出大约100美元左右的额外费用。


第二,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资源。目前,对空间资源、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在空间领域,美国正在全面实施太空控制战略,俄罗斯、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国家也都进行了重点部署,美国正在加紧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太空侦察情报系统,欧洲航天局在全球定位系统和太空观测等领域也急起直追。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美国正在讨论要将海洋投入增加一倍,日本建造了比美国同类船只大三四倍的大洋钻探船,韩国也提出了“海洋开发的全球化与信息化”目标。生物资源对各国都将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生物资源的抢夺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称为“生命专利圈地”。举个例子,几年前,一种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大豆品种,被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将基因标记申请专利,这意味着我们今后也有可能不得不面对“种中国豆,向美国人付钱”的被动局面。


第三,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媒体。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技术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美欧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种传媒话语权的控制,在传播西方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甚至以此影响和干扰他国重大决策。


综合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科学和技术。基本判断是信息科学技术仍然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是知识型社会的基础科学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将解决农业持续增长以及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问题,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甚至为发展新的资源、能源提供新的重要途径。未来15年内有可能形成和信息产业并驾齐驱、充满活力的生物技术产业群。


——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重点是开发高效的节能技术和未来的新能源技术,特别是氢能、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技术和未来的热核聚变能等,为解决未来的能源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纳米科学和技术。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眼帘。一纳米仅为十亿分之一米,在纳米尺度下所表现出来的众多新奇物理现象,正在向人们展示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孕育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纳米电子学将极大增强信息技术能力,纳米生物医学将为人类提供新的治疗疾病手段;各种纳米材料将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未来20年里,全球纳米技术市场规模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


总之,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2、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把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世界各国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如美国2003财年联邦科技预算达到1180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支出;英国政府决定从1999年起,在3年内追加14亿英镑投资,是“有史以来政府对科学基础投入金额最大的一次”;欧盟提出到2010年将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韩国提出到2025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4%。在发展战略性技术与产业方面,美国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和氢能研发计划,欧洲开展了科技框架计划和伽利略计划,韩国是实施了先导技术研发计划和替代能源计划等。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但如不能抓住机遇,也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韩国是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成功范例,其经验尤为我们值得借鉴。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与我国当时的水平大体相当,到2001年达到8900美元,比我国高出9倍之多。现在,韩国人口只有4700万,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我国的40%。在半导体、汽车、造船、钢铁、电子、信息通讯等众多领域,韩国都比我国较晚起步,但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走到我们前面,并跻身世界前列。韩国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一是始终致力于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技术能力。从60年代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就高度注重消化吸收,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比例达到1:5。二是持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0.77%增长到2001年的2.96%。三是大力支持企业研发活动。企业研究开发机构从1978年的48个,增加到2003年的近10000个。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韩国正在实施新的科技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05年进入世界前12个领先国家行列;2015年成为亚太地区的科学研究中心,并进入世界前10个领先国家行列;到2025年进入世界前7个科技领先国家行列。韩国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国家富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重要需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对科技提出了许多重要需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对科技提出的重要需求。
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20年的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分析表明,如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仍保持目前39%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投资率达到52%的特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投资率可以保持近年40%左右的高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达到60%,即在目前水平上提高20个百分点,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2、转变增长方式,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对科技提出的重要需求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量相对较少的国家,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水和耕地,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和1/3,森林资源为1/5。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可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55%、42%、18%、7%。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目前,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表现为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建设开发任务艰巨。2003年能源供应呈现了近些年来少有的全面紧张状态。2020年GDP翻两番,预计能源消耗总量约为30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在未来的17年内,煤炭建设规模相当于目前美国的产煤能力,电力建设要再造两个日本电力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超过50%和40%。二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比不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小煤矿资源回收率不足20%,煤泥、劣质煤等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因此,节能的潜力也非常巨大。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最大障碍之一。我国1/4的国土面积缺水,1/10地区的水资源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国30%城市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尤其是京津等特大城市,在连续遭遇枯水年时将发生严重的水危机。一方面我们国家严重缺水,但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又非常严重,我国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0.8。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75-85%。因此,节水的潜力很大。


过去几十年,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染排放多等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km2,原始林不足1/10,森林质量下降,草地退化面积达2/3,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国有190种(IUCN)。我国的环境污染也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已经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态势。在区域和流域范围(特别是长江、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已出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未来,“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还将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瓶颈约束还将逐渐加剧。根据系统的研究分析,如果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于全球的消费总量,而且按照现有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水平,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是现在的4-5倍,如果要保持现有环境质量不变,则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形势何等的严峻!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科技提出的重要需求。
“三农”问题是我国新世纪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是保障粮食和食物供给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预计到2020年人口达到14.5亿时,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3亿吨左右,比目前要增加2亿吨,增长比例几乎达到50%。另外肉蛋奶也要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还要提高,食品安全还要保障。


二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为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而忽视了农业效益,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率只有2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


三是资源约束、生态破坏、协调发展的形势严峻。一方面农业产出要求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支持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又在大量减少,缺口很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将达到2500万公顷左右,粮食播种面积将减少10%,农业用水缺水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左右;而且,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目前约有1/3的造地出现了退化、沙化和碱化,70%的河流受到污染,39%的湖泊及东南沿海富营养化,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严重。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的发展任务,就是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和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农业科技要为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对科技提出的重要需求。


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分别为14.5%,51.7%和33.8%,第一、二产业比例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明显偏低,远低于全球64%的平均水平,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也只有28.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大大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45%左右的平均水平。
二是第二产业中资本、能源、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产业机构特征明显,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整体上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方式,如炼钢、水泥、乙烯等综合能耗分别比国家先进水平高21%、45%和31%,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


三是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差,产品竞争力弱,大量的先进装备仍主要依靠进口。整体上看,我国企业规模小(如全国炼钢企业280家,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只有8家,水泥企业4800多家,平均规模只有15万吨),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产品品种、质量和档次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一些高附加值的关键材料和设备仍需大量进口,如光纤、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数控机床等制造装备产品进口分别为100%、85%、80%、70%、70%。
四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40%左右,信息服务比重不足10%。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尤其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我们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升级。
5、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要需求。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挑战是人口数量、人口质量、老龄化、各种重大疾病的威胁和公共安全等重大问题。
我国人口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可能达到14.3—14.5亿,比现在增加一亿多人,如果稍有控制不力,就可能超过15亿,而且将出现老龄化问题和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同时,我国人口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和人口素质较低。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每年约有26万多缺陷儿出生,据专家估计,每年出现的先天残疾儿童占新生儿4%-6%。


一些重大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1.2亿人长期携带病毒,现患病人20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每年死亡13万;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血吸虫病又死灰复燃。一些新发生的传染病已在我国出现,SARS我们都亲眼所见,艾滋病已波及31个省市,2003年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发病约8万人,感染者数为亚洲第2位,居全球第14位。据预测,如不加控制2010年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等的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


在公共安全领域,我国的安全保障基础薄弱,重大事故频繁发生,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着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计6500亿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大增。安全事故居高不下。重大事故平均每天7.2起。其他像自然灾害、核安全、火灾爆炸、社会治安、外来物种入侵等事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003年受理计算机犯罪案件1万余起,比前一年增长75%。


6、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对科技提出的重大需求。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许多新的问题。确保国土安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我国的空天与海洋权益,以及应对各类传统公共安全和新的社会风险等,都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的发展大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石油消耗近40%要靠国际市场,2003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60%。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外部世界给予更加积极而充分的关注。在全球资源利用、市场控制、贸易平衡等基本矛盾方面,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凭实力说话的世界。实践表明,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把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作为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洛桑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还不高;尖子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定基础和能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还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


同志们、同学们: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即将颁布,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自主创新的精神,把推动自主创新摆正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脚踏实地,奋力开拓,开创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