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信息化加速 今年部分提案将全文对社会公开
上海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鸣今天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政协上海市十二届委员会二次会议之后,开始推进提案信息化。一年工作表明,提案质量提高很大。她还表示,今年将有相当部分提案全文在网上公开,未来还将公开有关部门的答复意见和协商办理的全过程。
黄鸣解释,提案信息化除了提供查询、规范提案格式等功能外,最重要的是“两头延伸”。“一头是办理之前,给委员们提供一个观点聚焦、交流、酝酿的平台;另一头则是向后延伸,在受理部门答复之后,继续关注办理措施和进展。”
据了解,以前不时会出现重复提案、已办理事项再次提案的现象,有政协委员认为,信息不够流畅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信息化平台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提案之前,委员们可以在先平台上检索有关话题,了解是否有雷同,类似提案得到了怎样的答复,进展如何。”此外,委员们还可以就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交流、讨论,“委员们大部分是本行业的专家,但编写提案,还有一个重新凝聚精力的过程。这个平台可以提高共同策划产生的联名提案数量。”黄鸣告诉记者,这两项内容,2014年政协都在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政协委员知晓度还不够,今年他们会大力推进。
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提案信息化的好处可能体现在另一个方面:提案更公开。上海市政协主席吴志明此前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若干年努力,让提案逐步向社会开放。黄鸣明确表示,今年将有相当一部分的提案会全文在网上公开,不仅如此,“还将公开有关部门对提案的答复意见,甚至在网上公开协商办理的过程。”
说到提案信息化,上海市政协主席吴志明对它报有更大期许:“在提案电子文本稳定积累的基础上,希望政协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和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