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更新时间:2015-02-02
作为全国司法公开试点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6年来仅用3万余元,就建成包括司法公开三大平台、诉讼信息公开平台、官方网站、内部网群、法院综合业务系统等一个个电子化平台。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借力,既省钱又省时
“借助外力,搭顺风车,让我们的信息化工作省了大笔资金,更节省了宝贵时间。”茂名中院院长林建辉说。
信息化建设中,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和官方网站建设是其中的重头戏。但这两大支出,茂名中院都给省了。
2009年初,茂名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政务网站,该院主动参与。最后,网站建成了,但从开发、维护到配置服务器一分钱都没花,还省去了通常需要花半年才能完成的项目立项、招标采购的时间。同年10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推广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茂名中院又积极争取,如愿以偿拿到了首批建设支持资金。
茂名中院还借力城市信息平台来开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你所承办的某号案离结案日期还有7天……”自2011年9月起,在茂名中院,案件只要成功立案,当事人会收到短信告知,跟案书记员会收到领取卷宗的提醒;案件审限届满,主审法官则会收到催办短信……
这个在全省率先开通的法院系统诉讼信息公开平台,竟然也是免费的。“当时,茂名推出‘无线城市’建设计划,中国移动很上心。” 谈及3年前的事,林建辉记忆犹新,“于是,我们就借机把自己的事变成了他们的事。”
自主,办好了更多事儿
大头上省了钱,小头上也不含糊。对于各部门不一而足的需求,该院全部做到了自主开发,部分软件还免费提供外单位使用。
茂名中院前几年开发上线的内部信息网,以大方唯美的首页和法院动态、审限警示、办案之星、加班公示等贴近工作的栏目设置,迅速成为两级法院交流、分享、学习的主要平台。
“其实不单是首页,就算部门网页这些二级网页,信息管理科也毫不含糊。”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小伙子们能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政治处副主任谢高鹏很是开心。
“三大公开平台方面,我们实现了一码查询,从一审到二审,再到执行,当事人只需记住一审的案件信息,全程都能查询,减少了当事人的负担。”司法公开办公室主任吴东明对该院成功实现对全省法院三大平台的地方化改造很自豪。
据介绍,几年来,类似的开发还有很多:志愿者服务平台、网络投票系统、法官论坛、内网电子书刊阅读系统、两级法院三大平台……节省的开发和维护费竟然高达50余万元。
“朋友圈”,大家爱上信息化
系统开发得再好,如果大家普遍缺乏信息化意识,也是枉然。因此,茂名中院借鉴微信“朋友圈”的理念,从分享和沟通出发,让大家喜欢上各种系统与平台,加快信息的分享和流动。
拿法院内部网来说,从2012年4月到2014年9月,两年半时间,浏览次数达130余万次。这一切,都源于“朋友圈”的魅力。
想了解法院最新动态,进到中院内网主页,两级法院的信息扑面而来。由于在开发时就将两级法院网站作为群统一开发,基层法院一有新消息,中院网站就会自动更新。
想了解法官办案情况,内网首页设立了审限警示和办案之星栏目。距审限期满仅有15天的各类案件,承办人和所在部门将滚屏“曝光”;与之相对的是,每月结案最多、存案最少的法官,则配彩照突出展示。甚至连加班情况也要在网上发布,接受大家监督。
慢慢地,上内网的人多了,大家也都喜欢把自己的文学创作、工作心得、旅游笔记、摄影绘画等内容发布出来。更重要的是,内网所有信息,大家都可以跟帖评论,内网BBS则更是思想碰撞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