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014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
来源:新华财经网 更新时间:2015-02-16

  日前,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金融电子化》杂志社联合举行的“2014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2014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评选活动经过信息收集、初步筛选、意见征询、专家评审、专家点评等多个阶段,50余位金信委常务理事代表和监管机构主管领导,及20多位知名院校专家的参与评定,最终以下“10件大事”获选:

  1、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投入运营;

  2、中国银监会应用大数据助力监管能力提升;

  3、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交易系统上线,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4、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体系中国本地系统建成运行并通过国际互认;

  5、银行业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

  6、中国证监会开展证联网建设,实现与行业外机构高效互联;

  7、中国农业银行顺利完成国产MPP架构数据库在金融业大数据计算环境中的研究与实践;

  8、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两地三中心”工程建设;

  9、中国建设银行“智慧银行”在全国推广;

  10、中国人寿建成全球最大保险客户统一数据平台。

  金融信息化大事件评选,既是对2014年各金融机构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成果方面的梳理总结,又是进一步做好金融信息化宣传工作的需要。本次获选的“10件大事”,不仅唱响了移动金融、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是2014年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主旋律,并展示了我国各级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2014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内容及专家点评

  1、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投入运营

  【主要内容】: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是金融业落实国发﹝2013﹞32号文件要求建设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是移动金融安全可信保障体系的支撑。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和商业银行、银行卡清算机构、电信运营商的积极参与下,MTPS已接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移动等20多家机构,同时也在多个城市基于MTPS、遵循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开展了手机电子现金、线上有卡支付、基于SE的移动银行、手机信贷、手机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等金融服务。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城、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智慧社区、自助售货、大学校园等。

  MTPS为各方搭建了互信互通的桥梁,能够提供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系统互联、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实名认证等公共基础服务,为移动金融实现“安全可信、互信互通”目标营造了开放、共赢、规范发展的良好环境。

  【专家点评】:余晓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

  移动金融是金融行业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突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时空限制,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优质金融资源,是金融行业创新的大势所趋,也是信息消费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移动金融正在催生丰富的业务形态、创新的服务模式和多样化的参与主体,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据统计,2014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达到2.17亿,增长率为73.2%,手机网民中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提升至39.0%,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超过7万亿元,环比增长近5倍,电子现金、征信查询、实名认证、数字凭证等金融创新服务也不断涌现。但我国移动金融行业在发展中也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建成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MTPS)平台并正式投入运营,是落实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政策、顺应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为构建安全可信的移动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堪称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作为国家级的金融基础设施,MTPS平台能够为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支付机构和电子商务企业搭建起互通互信的桥梁。以MTPS平台为基石,移动金融产业链各方的互联互通成本将极大降低,移动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将显著提升,我国移动金融业态和模式创新也将走上快车道。

  2、中国银监会应用大数据助力监管能力提升

  【主要内容】:2014年,中国银监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的检查分析系统(EAST系统)全面推广应用。系统共采集监管标准化数据54.62T,包括4883.57万对公账户和29.54亿其他账户数据,覆盖市场、机构、管理、会计、交易等信息。

  通过应用EAST系统进行大数据挖掘处理和分析,全面、准确揭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趋势和经营管理中的共性与个案问题,为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守住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监管决策依据。这些数据在全年296项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项目应用中,发现信贷、票据、同业、理财、案件防控、客户风险等多种业务存在的问题,涉及各类风险领域,发挥出大数据在银行监管实践中挖掘分析深度、扩展检查领域、拓宽监管视野、提高检查精准度的作用,实现监管能力跃变式提升。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问题准确定位,引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自身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不高、数据应用基础薄弱的高度重视,进而分析查找在公司治理、风险管控、业务运营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觉管好数、用好数,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大数据时代同步发展。

  【专家点评】: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银行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账户数量多、遍及国内外、规模差异大、业务链条长,涉及信贷、票据、同业和理财等。银行业的业务及其产生的数据明显具有大数据的大、快、变和价值高的特点。风险管控是银行业的生命所在,不仅影响银行的业绩,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传统的依靠人工的管控办法已无法适应每年上百万亿元的交易资金,大数据挖掘对银行和监管部门来说已经是非用不可的事情,国内外的银行业也都是最先应用大数据的领域。华尔街的银行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大大缩短了从分析到决策时间,分析风险数据从3个月缩短到3小时,价格计算从48小时减少到20分钟,行为分析从72小时缩短到20分钟,每年的模型自动化从150个扩展到1.5万个。工商银行将大数据分析用于风险管理,2013年全行日均手工监督工作量由895.8万笔降至5.4万笔,全行减少了5900余名业务监督人员。中国银监会全面推广应用EAST系统,开展大数据挖掘处理和分析,为防范风险提供重要监管决策依据,帮助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提升了服务水平。表明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金融信息化的主角。

  3、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交易系统上线,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主要内容】:2014年11月17日,历经两年建设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交易系统”正式上线。沪港通核心交易系统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一代交易系统架构和采用开放式X86硬件平台的轻型化接口服务系统建设,具有高性能、可扩展、高可靠性等特点。系统建设充分借鉴了证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国际经验,采用成熟的订单路由技术和跨境结算安排,两地交易所间接口差异转换全部由交易所技术系统完成,使得市场参与者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能够更多关注市场之间制度的差异,而无需关注交易行为本身。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证券交易服务。

  沪港通的开通吸引了来自全球投资者的眼光。截至2014年11月28日,港股通已有89家券商获批参与港股通业务,约占内地市场份额的98%,其中交易总金额60.17亿元,日均6.02亿元;沪股通已有88家券商及5家全面结算参与者获批参与沪股通业务,约占香港市场份额的77%,其中交易总金额465.89亿元,日均46.59亿元。

  沪港通交易系统是国内首个跨境证券市场互联互通系统,为促进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间的对接提供了实践经验。随着沪港通业务的推进,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专家点评】: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沪港通并不仅仅是一种交易通道。沪港通的落地至今,人们评价不一,原因在于即便没有沪港通,两地投资者渗透市场的相互投资也已很常见,沪港通落地至今似乎交投也并不活跃。如果从制度创新来看,沪港通并不仅仅是沪港两地资本市场的交易通道。首先,两地交易和监管机制将逐步相互借鉴,而非彼此完全独立,这种制度借鉴加速了A股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其次,沪港通推动了相应的外汇管理机制的深化,使人民币国际化得以提速;再者,沪港通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使人们对未来深港通,甚至A股市场和欧洲、北美市场的互通有所期待;最后,沪港通是一种可加速资本和金融交易账户渐进开放的配额制,配额制可渐进放松最终到大致取消管制。因此,不以一时一地的交易活跃与否,而以制度创新的未来来看待沪港通,可能更为恰当。

  4、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体系中国本地系统建成运行并通过国际互认

  【主要内容】:为适应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体系发展,人民银行推动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成LEI中国本地系统,自2014年8月18日起正式提供LEI编码注册、编码年检、数据更新、编码迁入、质疑与反馈、数据查询与下载等服务。截至2014年底,已为41家法人机构分配LEI编码。同时,中国本地系统于2014年10月通过国际互认,标志着我国发放的LEI编码得到全球认可。

  LEI体系作为全球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能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全球金融监管有效性。我国建成LEI本地系统并实现自主发码,能够进一步支持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法人机构信息安全。同时,中国本地系统通过国际互认有利于我国更深入地参与LEI体系构建,为未来国际规则衔接及数据标准对接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国际事务话语权,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

  【专家点评】:李仁真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

  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体系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催生的一项国际金融制度创新,是国际监管界为有效识别参与金融交易的法律实体身份而建立的全球统一的标识体系。它以“金融服务—法律实体标识”(标准号ISO 17442/2012)为基础构建,并以监管委员会(ROC)、中央运行系统(COU)以及各国本地系统(LOU)为治理架构运行,具有唯一性、普适性、公益性、便利性等制度特征。LEI体系作为全球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运行,旨在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和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作为G20和FSB的成员,积极参与全球LEI标准的制定及规则体系的构建,审时度势推动LEI体系在国内实施,体现了很强的国际法治意识和大国责任意识。可以说,全球LEI体系中国本地系统的建成运行并通过国际互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一,有利于加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信息监管,促进金融服务领域法律实体的有效识别,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其二,有利于促进中外监管者间信息共享,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危机处置及跨境监管合作,在更大程度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三,有利于中国深度参与LEI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相关国际规则的衔接及数据标准的对接,提升中国对国际金融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银行业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

  【主要内容】:当前,IC卡累计发卡量突破10亿张,金融IC卡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卡的主流产品。同时,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应用环境,组织实施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涵盖境内金融IC卡线下和线上各类交易渠道。考虑到商户培训和持卡人认知需要过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ATM和POS分布实施的方式开展。6月份,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六个城市开始开展ATM渠道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的试点;8月份,在湖北省、山西省、重庆市等六个省市开展POS渠道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的试点,并将根据试点反馈情况不断完善方案,于8月底前完成关闭在全国ATM渠道的金融IC卡降级交易,于10月底前完成关闭在全国POS渠道的金融IC卡降级交易。考虑到其他线下渠道终端类型较多,由各商业银行于2014年底前关闭在其他线下渠道终端上的金融IC卡降级交易。强调商业银行在移动金融和互联网等线上交易渠道提供支付服务,注重推动基于金融IC卡芯片级安全的交易方式,积极保障持卡人交易资金安全。根据统计,2014年11月ATM和POS渠道金融IC卡降级交易率分别为0.01%和0.16%,取得良好效果,芯片安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专家点评】: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金融IC卡推广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完成商业银行发卡系统升级、受理环境改造、全国ATM电子现金跨行圈存等重要工作,并在110个城市广泛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当前情况下,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可充分发挥金融IC卡安全优势,避免由于金融IC卡降级交易可能产生新的伪卡欺诈风险,提升银行卡安全交易水平。同时,针对线下渠道关闭后银行卡交易欺诈风险向线上渗透的趋势,进一步明确了线上推动基于金融IC卡芯片级安全的交易方式。上述两方面,为2015年我国全面推广金融IC卡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依据时间、地域、受理终端,分阶段关闭降级交易的方式,体现了政策制订与市场实践的良性兼顾。此外,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市场的原则,芯片和磁条复合卡必然要有一个共存时期,关闭降级交易采取了复合卡“磁条做预判、芯片做交易”的方式,体现了客观、科学的决策态度。总体看,我国银行卡芯片化迁移战略的整体思路清晰:2011年打开局面,2012年扩大应用,2013~2014年规模发卡、2015年常态化发卡。在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金融IC卡必将为服务民生做出更大贡献,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6、中国证监会开展证联网建设工作,实现与行业外机构的高效互联

  【主要内容】:为加强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市场安全稳定运行,根据证监会工作部署,由各交易所等9家市场核心机构共同承担开展了证券期货业数据通信专网——证联网的建设工作。目前,证联网已顺利完成了设备验收、节点验收、骨干网络验收和应用压力测试,并实现全行业机构全部接入,正式进入运行阶段。证联网是行业新建的独立于现有通信交易网络、覆盖全行业的通信专网,实现监管部门、资本市场各参与主体、银行等相关业务机构统一接入,能够提供资本市场各主体间全面的网络覆盖、高效的网络互联,具有“一点接入、多方通信”的特点。证联网建成后将成为促进证监会监管转型的基础设施,是行业业务创新的重要基础平台,能够提高市场效率、降低行业成本、提升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未来,证联网将为资本市场创新型业务发展、跨市场数据交换、行业数据备份传输、场外市场数据传输等提供网络基础支持,为强化监管手段、实现市场监管数据共享提供基础保障,并进一步实现与银行、保险、信托、工商、税务、海关等行业外机构的高效互联,实现与国际主要市场网络的联通,助推市场国际化业务发展。

  【专家点评】: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最核心的资源,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因素。对行政部门而言,大数据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够克服障碍,必将获得更大的收益。例如,大数据在OECD组织中的欧洲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创造了1500~3000亿欧元的经济价值。中国证监会推动的证联网工作,是强化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关键举措,它整合了9家证券期货交易所等市场核心机构的交易数据和基础信息。证联网的建设运行,实现了资本市场各参与方以及银行、监管部门等监管机构统一接入,具有全覆盖、高效、互联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对提升证券期货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7、中国农业银行顺利完成国产MPP架构数据库在金融业大数据计算环境中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内容】:2014年,基于银行业在PB级大数据处理领域的实际需要,农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信息化技术自主可控的号召,谨慎规划、认真实施,在充分考察MPP(海量并行多处理技术)数据库行业应用情况之后,确定与南大通用公司进行合作。农业银行针对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MPP数据库产品进行一系列严谨细致的验证,帮助该产品修复上百个问题,提升了国产MPP数据库产品的稳定性,使其达到了支撑金融业PB级大数据计算环境的要求。

  本项目优化并完善了国产MPP架构数据库产品,在保留其自身的列存储、扁平架构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包括MPP集群的高可用机制、大规模分布式并行计算、混合负载下的系统并发访问和控制等方面优化,使国产MPP数据库产品在性能、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达到了支撑金融核心业务系统的需求。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基于国产MPP数据库产品和国产服务器,实现了500TB以上的数据加工、处理,达到了海量数据加工处理技术的自主可控要求。同时在海量数据分析挖掘领域,农业银行也成为国内首家采用国产MPP数据库技术的银行,开创了国产基础软件支撑金融业大数据计算环境的先河。

  【专家点评】: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金融等领域近来正在积极推行“去IOE”,即以国产产品和服务替代以IBM、Oracle和EMC等为代表的外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当然,要实施这种替代需要解决技术和观念上的许多问题。在技术上,总的说来,国产产品和服务水平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观念上,人们一般还不大信任国产厂商,而且,采用国产产品和服务如出了问题,过去往往会被追究责任。所以,实施“去IOE”将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目前的实践经验表明,“去IOE”中的“去Oracle”,即以国产数据库替代Oracle是特别困难的,尤其是在金融业的那些核心应用中,国产数据库还很难替代。为此,我们很关心农业银行的这项工作。我们高兴地看到,农业银行基于国产MPP数据库产品,能够达到支撑金融业PB级大数据计算环境的要求。虽然,这还不能说明国产数据库已经可以满足银行核心业务的需求,但至少这是一可喜的开端,希望在今后,通过更多的试验,通过国产数据库的不断改进,它将能在更多的业务中替代进口数据库,最终实现“去IOE”的历史使命,从而为增强我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8、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两地三中心”工程建设

  【主要内容】:2014年6月22日,工商银行首次成功实施核心生产系统在外高桥、嘉定同城双中心切换运行工作,标志着工行“两地三中心”工程基本完成,上海嘉定同城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生产使用。

  根据“两地三中心”工程计划,工商银行先期开展主机并行系统及高灾备等级开放平台应用系统双活部分环境迁移工作,在平稳迁移的同时确保了现有生产业务不受影响。6月22日,采取一键式自动化切换平台,将核心主机业务从上海外高桥中心切换至嘉定中心,运行接管后又顺利回切至外高桥中心,核心系统和并行系统各项运行指标正常。

  上海嘉定同城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工商银行将按照“云”数据中心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上海外高桥、嘉定和北京西三旗三个园区在技术管理、监控、应急、变更、操作等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切换运行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组织流程,确保发挥“两地三中心”新架构的应有作用,为全行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

  上海嘉定同城中心的成功投产,是工商银行继“9991”工程之后,数据中心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专家点评】: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灾备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

  工商银行愿意花巨资建设“两地三中心”,说明工商银行充分重视信息安全,特别是数据安全。我为此点赞!

  “灾备中心”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我们随时都面临着各种人为灾难、自然灾难和技术灾难,在灾难发生前,“灾备中心”负责对相关数据和系统进行防灾备份;在灾难中,它又要完成各种应急处置,特别是系统业务和核心数据的及时恢复;在灾难后,它还要对灾难的后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但是,由于“灾备中心”,特别是“异地多中心”的建设耗资巨大,对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要求都特别高,所以,与信息安全的其他方面相比,我国的灾备体系相对较弱,急需要在标准体系、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系统设计、检测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灾备演练等方面大力“补课”。特别是要积极探讨“第三方灾备服务”甚至是“灾备服务运营商”的有效商业模式,让普通的中小银行、相关企业(甚至包括个人)都用得起、用得好灾备中心。幸好,工商银行等单位已经为国内的其他机构树立了榜样,因此,我对中国的灾备事业前景看好!

  9、中国建设银行“智慧银行”全国推广,开启银行业未来

  【主要内容】:2014年1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首家智慧银行在深圳开业,形成了智慧银行的建设标准。开业一年来,无论是存款、贷款、中收等各项指标都远超传统网点数倍之多,客户电子银行覆盖率达到100%,高端客户占比达到30%,起到品牌展示作用。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在具有示范效应的12个中心城市进行了推广。

  建设银行智慧银行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应用多。基于先进的网络与智能技术,推出智能填单、远程银行(VTM)、移动金融、智能机器人、互动桌面、可视化金融超市、互动探索等数十项创新应用。二是业务效能高。基于客户体验的革新,对业务流程和IT系统进行了全面再造,实现业务展示与销售的有机结合,和无纸化简式操作,提升了网点的综合营销服务能力。三是渠道协同强。通过全新的功能分区和渠道分流,及多渠道协同服务,银行服务变得泛在。新型自助设备和电子渠道的大量使用,使银行工作人员能够更多地穿行在大堂中,发现服务客户的机会。四是管理全方位。通过先进的网点智能管控平台,全面管控网点设备,实现一键启停;对各种设备的展示内容进行智能分发与管控;实时采集客户操作行为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提升服务能力。

  【专家点评】: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智慧银行通过科技手段让网点变得更加“智慧”,是一场理念、策略、流程的变革。智慧银行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验,为客户带来“自助、智能、智慧”的全新感受和体验,代表了未来银行物理网点的发展趋势。

  建设银行的智慧银行建设,是该行主动应用互联网金融的理念、适应客户行为模式变化的重要尝试,对于加快传统的银行网点的转型升级,引领金融业态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建行智慧银行的设计理念、视觉效果、功能分区、体验互动,智能设备应用和业务流程再造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国内最佳水平。IBM公司已将该项目作为经典案例向欧美市场推广,彻底颠覆了以往拿欧美银行案例向中国银行业单向推广的传统。英国牛津大学也迅速将建行智慧银行列为金融课程宣讲案例。

  10、中国人寿建成全球最大保险客户统一数据平台

  【主要内容】:2014年,中国人寿建立了集统一客户模型、百亿余条记录、2.5TB数据量于一身的全球最大保险客户统一数据平台。该平台有效整合了中国人寿全集团客户资源,是目前全球保险业最大的单体客户平台。平台技术架构和海量数据运行效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平台还搭建了综合查询、统计汇总分析、团体客户销售管理等典型应用,为集团各级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平台的上线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形成了集团统一客户视图。二是提升了服务。平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实现跨公司的信息查询,清晰展示“同一客户、多种保单”。三是改善了销售,集团内各业务板块可共享客户信息,实现集团化客户综合开拓。

  中国人寿统一客户平台的投入使用,意味着中国保险业在超大规模数据处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中国保险业大数据应用的成功案例。

  【专家点评】:陈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户统一平台的建设是现代保险公司发展方向,建设集团海量客户的统一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业务上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中国人寿率先实现了统一客户平台的建设,开创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新阶段。该平台的建设成功使中国人寿可以为所有客户按照标准化提供综合服务、形成集团服务的综合性优势、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中国人寿通过该平台形成的大数据中心、可开展客户服务、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公司发展等经营管理方面的智能化支持,掌控保险市场发展方向、挖掘现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优化服务能力并发展创新业务,在未来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该平台的建设成功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在超大规模数据处理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保险业大数据应用的典型案例,也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