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3月4日电(记者 杨双双)日前,省政府印发《山东电子口岸建设方案》,明确山东电子口岸着力解决“信息孤岛”,免费向社会提供“单一窗口”服务,以政企合作,企业运维方式,分3年建设完成。至2017年,“单一窗口”覆盖全省口岸业务等。
遵循信息化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的理念,依托省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通过云专享方式,搭建山东电子口岸。山东电子口岸由“单一窗口”门户网站、口岸数据交换系统、口岸基础数据库、跨部门口岸政务服务系统等组成。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交换,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
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山东电子口岸分3年建设完成:2015年,建设电子口岸平台基础设施,统一数据和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开发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抵离境(进出港)、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通关状态综合信息查询等系统,初步具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在全省12个海港口岸推行。实施中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逐步开发,稳步推进。2016年,重点开发快件邮寄物管理、集成放行、舱单申报、平台监控等系统。将货物进出口和运输工具抵离境(进出港)系统拓展到全省空港口岸。2017年,重点开发人员出入境、企业信用管理、企业资质、进出口许可证办理等系统,“单一窗口”覆盖全省口岸业务,初步实现口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通关环节和物流、金融等环节的信息交换、流程衔接、处理协同。
山东电子口岸还将开发部署企业信用管理、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集成放行、舱单申报、平台监控等专项系统。
按要求,山东电子口岸免费向社会提供“单一窗口”服务。电子口岸业务服务企业必须恪守公正、开放的原则,切实维护“单一窗口”的公共服务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