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十一五”水利建设正式启幕
来源:水利部 更新时间:2012-04-14

本站讯(通讯员  徐涛)1月4日,无锡市政府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十一五”和2006年水利工作,并下达2006年度水利建设任务书。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无锡“十一五”水利建设正式启幕。

  过去的五年,是无锡治水工作思路实现重大转变的五年;是防汛防旱防台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的五年;是城乡水利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是城市水环境整治工作明显加强的五年;是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十五”期间,无锡流域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治太四项骨干工程——望虞河工程、太湖环湖大堤工程、武澄锡引排工程、湖西引排工程以及长江堤防达标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沿江13座建筑物均达到了设防标准,抗御长江洪水能力达到50年一遇;城市防洪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总投资约14亿元的运东大包围8大枢纽工程建设于2004年正式启动,仙蠡桥水利枢纽现已基本完工,江尖水利枢纽、寺头港节制闸、九里河泵站、伯渎港泵站正在加紧建设;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后水质明显改善,五里湖水质已从整治前的劣Ⅴ类,提高到Ⅲ-Ⅳ类,贡湖、小湾里等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城区26条主要河道的整治工作从2003年开始进行,目前进展顺利;88条小河浜的治理到2006年上半年将全面完成。整治后的河道河浜成为城市的一道道风景线,为老百姓提供了休闲的好场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至今年9月份,共封填深井1100眼,提前100多天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五年地下水禁采封井任务。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区域供水工程投资40亿元,共铺设供水管网2000多公里,使252万农村人口吃上了自来水。农村水利建设向纵深发展,5年中,全市共疏浚河道2963条,清除淤泥4834.1万立方米,新建、翻建防洪闸、排涝站1628座。2004年开始的全市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取得明显进展,目前80%的镇村河道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水利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完成了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了市(县)、区计算机网络,对城区37座排涝泵站实施了遥测、遥视系统监控,初步实现了水利信息化。

  走过亮点纷呈的“十五”,无锡水利迎来了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又一个五年发展关键期。无锡水利“十一五”发展,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信息化水利管理体系和现代水利发展服务体系这五大体系为总体目标,突出打造水利民心工程、水利生态工程和水利文化工程这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水生态环境,深化水利改革,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生态环境,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打造五个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十一五”期间,无锡将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城市防洪保安工程体系,继续开展武澄锡虞区、湖西区的新一轮治理,进一步做好长江大堤、太湖大堤、望虞河大堤等流域性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加快疏浚通湖入江河道,不断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进度,继续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加大村庄河道整治力度,推动万亩圩区达标建设,抓好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配合太湖局、省水利厅抓紧启动新沟河、望虞河、走马塘工程等流域性、区域性重点工程。“十一五”全市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达95.48亿元。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更是无锡城市水利建设的拼搏之年,2006年列入市级以及国家和省级建设计划的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达13.34亿元,其中列入无锡城市水利建设投资超过一半。2006年要全面完成江尖枢纽、仙蠡桥枢纽和城市防洪调度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寺头港节制闸、九里河泵站和伯渎港泵站工程,开工建设北兴塘水利枢纽、利民桥水利枢纽、严埭港水利枢纽,运东大包围配套工程和运西片防洪工程也将同步实施。除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外,城区26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88条城区小河浜综合整治工程、广唐联圩水系调整和河道整治工程也将于2006年全面完成。2006年还将继续实施梅梁湖生态清淤工程,全面完成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此外,2006年面上重点水利建设投资达1.85亿元,实施江阴市西横河整治工程、横山水库下游溢洪河道整治拓浚工程等八大重点水利工程;面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3.66亿元,全市2006年度农村水利建设计划完成总土方2100万方,小沟以上建筑物600座,修建防渗渠道200公里,新建机电泵站74座、改造机电泵站110座,加固圩堤138公里,疏浚县乡河道128条,村组河道清淤800万立方米。(无锡市水利局供稿)